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翘嘴鮊

(2020-02-13 00:45:36) 百科综合
翘嘴鮊

翘嘴鮊

翘嘴鮊(Culter alburnus)是一种兇猛性鱼类,属鲤形目,鲤科,鮊亚科,鮊属。平时多生活在流水及大水体的中上层,游泳迅速,善跳跃。以小鱼为食。体长,侧扁。体背侧呈青灰色,腹侧白色,各鳍灰黑色。 生活于江河的中上层,是个体较大的兇猛肉食性鱼类。 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各地均有分布。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翘嘴鮊
  • 拉丁学名:Culter alburnus
  • :动物界
  • :脊索动物门
  • :鲤形目
  • :鲤科
  • 亚科:鮊亚科
  • :鮊属
  • :翘嘴鮊
  • 俗称:大白鱼,翘嘴白鱼,翘嘴鮊
  • 英文名:Topmouth culter 

形态特徵

体长,侧扁。腹棱自腹鳍至肛门。头长小于体高。吻钝,吻长大于眼径。口上位,口裂后端达鼻孔前缘的下方,下颌长于上颌,下颌向上翘。眼大。鳞小;侧线完全,前部浅弧形,后部平直伸达尾柄中央。背鳍末不分枝鳍条为光滑粗壮的硬刺;胸鳍尖,末端近腹鳍起点;臀鳍外缘凹入:尾鳍分叉深,叶端尖。体背侧呈青灰色,腹侧白色,各鳍灰黑色。头背面几乎平直,后部微 中。鳞小,侧线鳞83~93,大多为86~90。背隆起,体高与头长略相等;个体长200mm以下,鳍具有强大而光滑的硬刺,其起点的腹的,头长的比体高为大。200mm以上的个体则鳍起点与臀鳍起点之中央的稍前,至吻端与尾鳍相反,冬龄鱼体长可达615~648mm,体重达 基部的距离几乎相等,臀鳍21~25,基部较长,体重2.5~3.5kg,口上位。口裂伸至鼻孔前缘的垂直部位,鳔3室,中室大而圆,后室细小。腹腔膜银白色线下方。下咽齿3行,齿的顶端呈钩状。下颌肥厚, 背部及体侧上部为灰褐色,腹部为银白色,各鳍急剧突出而上翘。眼大,位于头的侧上方。鳃耙 灰色乃至灰黑色。细长,侧线前段稍向腹方弯曲。

生活习性

翘嘴鮊在我国分布较广,大中型水库和湖泊都有翘嘴鮊。翘嘴鮊属兇猛的肉食性鱼类。食慾旺盛,无论是在高气温或是在低气温的季节里都觅食。当翘嘴鮊身体长到20厘米时,就以小鱼为主要食物来源。翘嘴鮊多生活于水的中上层,游动迅速,有“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说法。4-9月为索饵旺盛期。翘嘴鮊喜风喜浪,有追风逐浪的习性。每天早晨和傍晚有阳光照射水面时尤为活跃。翘嘴鮊还喜群游。夜间也游动觅食。

生存环境

翘嘴鮊游动迅速,见到水面漂浮的小昆虫、浮游物质便追上去捕食,在有风有浪,早晨和傍晚有阳光照射到水面时,尤为活跃,而且是成群的“集体行动”。早晨7-8时和傍晚4-6时,是钓翘嘴鮊的两个“黄金”时间。翘嘴鮊多生活在河湾、湖湾、库汉等亮水区水草多、昆虫多的水域中、上层,也常在人们洗菜、淘米的水域及靠近菜园、打穀场的水域。翘嘴鮊适温能力相当强,能在低水温(5℃左右)及高气温(36℃)的条件下生活,而且很活跃。翘嘴鮊的视觉和嗅觉都十分灵敏,十分贪食。在初春季节,翘嘴鮊多在深水区生活,当气温不断回升后,便游向浅水区。进入初夏,水温达到18℃以上时,翘嘴鮊更为活跃,而且进入产卵期,这时为了排卵,常常在沟湾有水草、树丛等障碍物多的水域藉助这些障碍物排卵。雌鱼3龄达性成熟,雄鱼2龄即达成熟,亲鱼于6-8月在水流缓慢的河湾或湖泊浅水区集群进行繁殖活动。产卵后大多进入湖泊摄食或在江湾缓流区肥育。幼鱼喜栖息于湖泊近岸水域和江河水流较缓的沿岸,以及支流、河道与港湾里。冬季,大小鱼群皆在河床或湖槽中越冬。

生长特性

翘嘴鮊生长迅速,粗生粗养,体型较大,最大个体达15公斤以上,常翘嘴鮊见野生个体为1-10公斤,人工养殖的鱼苗,一周年达0.6-1公斤,两周年可达2-3公斤。一般而言,苗期至体重100克期间生长较慢,100-200克生长稍快,200-300克生长较快,300-2500克生长最快,3000克以上生长速度逐渐降低。同一批翘嘴鮊苗,其生长速度相对一致,雌雄鱼常年摄食(含严冬季节),个体差别不大,雌鱼在繁殖季节,也照常摄食,其生长速度不会因繁殖而减慢。

地理分布

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各水域,是闻名遐迩的“太湖三白”之一,我国平原诸水系均产,以湖北、安徽和黑龙江省产量最多。每年6-7月份和10-11月份为捕捞旺季。东北地区以冬季上捕捞为主,松花江所产最着名。
翘嘴鮊分布甚广,产于黑龙江、辽河、黄河、长江、钱塘江、闽江、台湾、珠江等水系的乾、支流及其附属湖泊中。

食性介绍

翘嘴鮊翘嘴鮊
野生翘嘴红鮊是以活鱼为主食的兇猛肉食性鱼类,苗期以浮游生物翘嘴红鮊(图5)及水生昆虫为主食,50克以上主要吞食小鱼小虾,也吞食少量幼嫩植物。人工繁殖出来的原种鱼苗,从内营养时期转向外营养时期开始,一直至商品鱼出售,全过程均可投餵人工饲料。如豆浆、黄粉、鳗料、蚕蛹粉、花生麸、黄豆饼或鱼糜、鱼浆、鱼粒等。3-4厘米以上可投餵全人工配合饲料,最好是浮性料,以及水生植物如青萍、红萍、嫩草、嫩菜等。当然,经重新驯化,也可重新吃活鱼。投餵优质人工饲料与投餵活鱼的生长速度无多大差别。

市场前景

翘嘴鮊在广东地区俗称长江和顺;长江中游俗称翘白、白鱼;长江下游俗称太湖白鱼。目前国内以江浙一带养殖最多,湖北、安徽、黑龙江也有一定的产量。
翘嘴鮊可以精养或混养,精养条件下一般投放800-1000尾10-12cm/尾规格的冬片鱼种,同时搭养少量鲢鱼、鱅鱼、鲫鱼等苗种,经一年养殖可达750g/尾左右的上市规格;也有一些地区利用翘嘴鮊与多种鱼类、虾蟹类混养。在不增加饲料投餵成本情况下,每亩投放翘嘴鮊50-300尾,增加饲料利用率的同时获得更好收益。
近几年翘嘴鮊价格比较稳定,2009全年750g/尾规格的翘嘴鮊收购价为8元/500g左右,规格越大、价格越高。相对于精养条件下4元/500g的养殖成本来说,利润空间颇高。2009年18尾/500g的冬片鱼种为18元/500g,夏花价格为200-300元/万尾,据苗场负责人估计,近几年翘嘴鮊商品价格较平稳,2010年种苗价格应该与2009年相差不大。

垂钓方法

翘嘴鮊是一种水面鱼,嘴大贪吃,春未至秋初,喜欢在水面上追食虫蛾,夜晚食性也很强。晚上八时至十二时用活的虫蛾作诱饵,很容易钓到。这种鱼,其肉白嫩,味道鲜美。
钓翘嘴白要用较粗的钓线,细了钓到大鱼易断线跑鱼,用十磅到十二磅的尼龙丝较理想。鱼竿以硬竿为佳。钓饵要用活的蝼蛄,蟋蟀,蚂蚱,蟑螂或小飞蛾。穿饵时钩子不可进得过深,轻轻地在脊背和脖颈之间的软处向脊背方向挂住即可,挂深了虫子易死。垂钓时可不用铅坠和浮漂,只需手拿钓竿不时上下点动吸引鱼儿吃钩。当你手感竿梢微微颤动即是有鱼吃钩应即提竿,挂住鱼后慢慢拉上岸来。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