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东海大米

(2020-04-26 16:14:03) 百科综合
东海大米

东海大米

东海大米,江苏省东海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誌产品。

东海大米具有“柔软油润、浓香持久、品质优良”等特性,併兼具南北大米之优势,既克服了南方大米米饭硬涩、适口性差的缺点,又克服了北方大米米饭热时柔软有光泽,冷后乾硬、柔软性差的缺点。

东海县水源丰富,气候适宜,所产大米品质优良,併兼具南北大米之优势,在中国国内大米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2008年12月10日,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对“东海大米”实施地理标誌产品保护。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东海大米
  • 产地名称:江苏省东海县
  • 品质特点:柔软油润、浓香持久
  • 地理标誌: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誌产品
  • 批准文号: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08年第132号
  • 批准时间:2008年12月10日

产品特点

感官特色

⑴组织形态和色泽:米粒晶莹透亮,光泽度好,粒型短粗,垩白粒率小,垩白度小,视觉感官好。
⑵滋味和气味:蒸煮时饭有清香味,米饭饭粒晶莹,口感绵软有弹性,饭味清香适口、香味持久,米饭冷后不硬且有光泽,口感好。

理化指标

出糙率≥80%,精米率≥70%,整精米率≥65%。垩白粒率小于28%,垩白度小于5%,长宽比1.5至1.7:1。直链澱粉含量为13.0%至18.0%,胶稠度≥66毫米,精米中蛋白质含量<9.0%。

产地环境

气候特徵

东海县属华北南区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受大陆性冷高压控制,天气寒冷乾燥;春季气温多变,乾旱少雨;夏季冷暖空气交汇,进入多雨季节,在副热带高压影响下,常出现高温和局部雷阵雨天气;秋季秋高气爽,光照充足。全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无霜期223天,年平均气温15.0℃,年平均降雨量913毫米,年总降雨量1093.9毫米,年日均温度大于10℃的时间长达207天,活动积温为4420℃,年日照时数2330小时,太阳年总辐射量117.6卡/平方厘米。特别是水稻抽穗、扬花、灌浆期间(9月上旬~10月中旬),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极其有利于籽粒灌浆和稻米优良品质的形成。

土壤特徵

东海县土壤类型丰富,有砂姜黑土、棕壤土、紫色土、潮土、水稻土和盐土等六个大类11个亚类17个土属46个土种,其中砂姜黑土542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37.4%。水稻主产区位于东部湖洼平原黑土淤土稻麦区,该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以砂姜黑土为主,耕层厚度15厘米以上,耕层土壤物理性粘粒含量44.00%~47.66%,土壤容重1.25克/立方厘米,土壤pH值6.8~7.5,土壤有机质含量1~1.5%,全氮含量1.16~1.73克/千克,速效钾110毫克千克速效磷平均14.2毫克/千克,土壤渗漏量15~20、土壤阳离子交换量27.25厘米。同时,水稻生产基地环境优良,土壤质地中性偏粘,保水能力较强,潜在肥力高,供肥性能缓慢,有利于作物后期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在水稻生长期间,砂姜黑土具有“托水、保肥”的作用,既能防止水分和肥料的流失,又能防止水稻后期的早衰,进而使得水稻生长后期水、肥供应充足,稻穀充实度高,米粒腹白小。
东海大米东海大米

水资源特徵

东海县水资源丰富,水稻生产用水主要来源于境内河流,该县境内河流均属沂、沭河下游水系,主要拥有新沭河、淮沭新河、蔷薇河、鲁兰河、石安河、龙梁河等16条干支河流。
东海大米东海大米

历史溯源

苏北地区历史上曾是水稻种植地。但自宋光宗绍熙黄河夺淮后,这里的农业自然环境开始恶化,原有水系瓦解,水利设施遭到破坏,旱涝灾害频发,大量耕作土壤被淤积层埋没,新淤积的土地又泛硷起盐,粮食产量很低且收成没有保障。1949年后,在治理淮河和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背景下,苏北地区(包括徐州、淮安宿迁、连云港、盐城五个县市,东海县属连云港市)。进行了以“旱改水”为重点的农业开发。“旱改水”是指发展水利灌溉事业,将原来的旱地变为水田种植水稻。使当地的农业生产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956年东海县白塔区富安乡红旗社1300亩的麦田洼地改种水稻。

生产情况

常年水稻种植面积保持在300万亩,亩均产量610公斤,稻穀总产量保持在180万吨。
截至到2009年,东海大米种植水稻面积100万亩左右。总产达50万吨以上。
2008年,成立了东海县黄川镇民和稻麦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保护农业生态资源、做强东海大米品牌、最佳化农业产业结构。
2015年,东海县种植国家地理标誌产品保护东海大米近8.67万平方米(130万亩)将有85%的耕地面积实现机械化插秧。

产品荣誉

2005~2009年,东海县连续4年被评为中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2008年12月10日,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对“东海大米”实施地理标誌产品保护。
东海大米东海大米

地理标誌

地域保护範围

东海大米地理标誌产品保护範围以江苏省东海县人民政府《关于明确东海大米地理标誌产品保护区域的请示》(东政发〔2008〕64号)提出的範围为準,为江苏省东海县所辖行政区域。
东海大米东海大米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徐稻3号、徐稻4号、连粳4号、连粳6号、淮优粳2号等经审定适合当地种植的粳稻品种。
二、立地条件
土壤为砂姜黑土,耕层厚度15厘米以上,土壤pH值6.8至7.5,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1.0%
三、栽培管理
  1. 播种:在5月上中旬,旱育秧每公顷净播种量750千克至900千克;湿润育秧每公顷净播种量300千克至375千克。
  2. 水稻移栽:旱秧每公顷栽插30.0至31.5万穴,移栽叶龄6.0至6.5叶;湿润秧每公顷栽插31.5至33万穴/667平方米,移栽叶龄6.5至7叶。每穴2至3苗,在6月25日前移栽结束。
  3. 水肥管理:水浆管理採取“浅水栽秧、深水活棵、薄水分櫱、湿润灌溉”。总茎櫱苗达到适宜穗数的80%时,分次断水搁田。孕穗期保持浅水层,抽穗至成熟期採取湿润灌溉、乾乾湿湿。收割前7天断水。每公顷施有机肥不少于15000千克,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总纯氮用量≤270千克/公顷,适当减少氮肥用量,提高氮肥在穗肥中的比例,增加钾肥用量。
  4.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收穫
做到单品种、单收穫、单脱粒、单加工。90%达到完熟时即可收穫,晾晒降低水分,水分含量≤14.5%。
五、加工技术流程
稻穀→筛选→去石→磁选→砻穀→谷糙分离→碾米→去碎米→色选→抛光→检验→成品→包装。

专用标誌使用

东海大米地理标誌产品保护範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江苏省东海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誌产品专用标誌”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