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引功法名。即击探天鼓,又称鸣天鼓。以两手掩耳抱头,用除大拇指外的其余八指叩击后脑勺。有通血脉、激发内气的作用。
基本介绍
- 功法名:击天鼓
- 治疗方式:穴位按摩
- 主要穴位:风府 哑门
- 治疗部位:面部、五官
概述
击天鼓:导引功法名。即击探天鼓,又称鸣天鼓。以两手掩耳抱头,用除大拇指外的其余八指叩击后脑勺。有通血脉、激发内气的作用。《道枢·太白还丹篇》:“以左右掌掩其耳,用其指击顶后,左三右四,是为击天鼓。”《圣济总录》卷一百九十九:“天鼓者,耳中声也。举两手心紧掩耳门,以指击其脑户。常欲其声壮盛,相续不散。一日三探,有益下丹田。”
动作
两手掌将耳翼向前压伏贴住耳孔,十指相对放在脖子后边,以中指和食指敲击风府、哑门两穴,则耳内有 咚咚响声,至少敲击36次。手指之敲击动作快慢以舒适自然为原则。
功理
由耳针图可以了解,耳部经穴通连各脏腑,然平时活动较少,风府穴为督脉、阳维脉、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对它敲击可以使面部和五官的疾患得到治疗。苏东坡说:“耳宜常弹”。“击天鼓”的功法使耳翼及耳内外各部肌肉组织活动起来,就可以治疗全身各脏器之疾患,对耳鼓膜塌陷、耳内蝉鸣能起改善作用。
风府:在后髮际正中直上1寸。
主治;头痛。项强、目眩、鼻衄、咽喉肿痛、中风不语、半身不遂、癫狂。
哑门:在后髮际正中直上5分。针灸《甲乙经》:在后髮际宛宛中,《素问》王冰注:去风府穴1寸。
主治:聋哑、项强、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