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书善,男,1940年9月生。陕西省商州市人。二级作曲,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分会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现为商洛地区戏剧创作研究室专职作曲。
2018年5月,被评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辛书善
- 性别:男
- 出生年月:1940年9月
- 籍贯:陕西省商州市
人物经历
七十年代末期,探索总结,将民间长期流传的地摊形态的"筒子"、"八岔"、"小调"三种小戏的剧种音乐,经过分析、选择、摈弃,整理加工,不断改进,反覆实践,使之升华、精炼,丰富和提高了"商洛花鼓"的音乐表现能力,使之更好地为剧情服务。为《屠夫状元》、《六斤县长》等四十多个剧目编配的乐章。其音乐作品在参加本省与全国性文艺调演活动中多次获奖。其中《山魂》获文化部音乐奖;《大云寺》获陕西省文化厅的优秀音乐设计奖;《泉水清清》获陕西省文化厅及商洛地区文化局音乐设计一等奖;《鸡毛蒜皮》获商洛地区文化局音乐创作一等奖;《花嫂招郎》获省文化厅及商洛地区文化局音乐创作三等奖,并在商洛地区"九七"新春文艺调演中获作曲二等奖。1986年受聘担任《中国戏曲音乐集成·陕西卷》商洛道清副主编。
2017年12月,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2018年5月,被评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评审意见
通过认真审核辛书善申报材料,认为辛书善作为商洛花鼓传人,较为全面的掌握了本项目的专业技能,为多部商络花鼓剧作谱曲,音乐基本功扎实,创作韵味深厚,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多次获得业内奖励;公开发表或整理相关论文和资料多篇,对自己艺术实践进行总结,在该剧种建设中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师承脉络清晰,传承有序。该申报人热衷于本项目传承,有较高的自觉性。经过评审组评审,该申报人辛书善符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评审标準,同意推荐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