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物质的风险评价》是2010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胡建英。
基本介绍
- 书名:化学物质的风险评价
- 作者:胡建英
- ISBN:9787030297693
- 类别:化学
- 页数:291页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年12月1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化学物质的风险评价》从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两个方面阐述了化学物质风险评价的原理、方法和套用。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人类健康为主题,首先介绍了化学物质对人类暴露评估,然后说明了致癌性和非致癌性化学物质的危害性评价方法,最后对致癌性化学物质的风险特徵进行刻画,主要是以癌症的发生率、社会费用损失或者剩余寿命的损失作为评价终点进行评价。第二部分是以生态安全为主题,介绍了不同的生物暴露的暴露评价,包括常用的数理统计方法、模型外推方法和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在环境基準制定和环境政策决策方面的运用。生态危害性评价包括了在不同层次上进行危害性评价的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适用範围。生态风险的评价通过对不同浓度下的危害发生的机率、生态损失和社会损失期望来描述风险。最后说明了这些方法在化学物质的管理、水质、食品、药品和环境等方面的安全基準制定,以及在政策制定和决策等方面的运用。
《化学物质的风险评价》既可作为环境科学、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参考。
图书目录
前言
第1章 化学物质的健康风险评价的发展历史和评价过程
1.1 化学物质风险评价和管理总体发展过程
1.1.1 危险管理和风险管理
1.1.2 风险/效益管理
1.2 风险评价的发展历史
1.2.1 美国健康风险评价的发展历史
1.2.2 日本风险管理
1.2.3 欧盟的风险评价和管理
1.2.4 国际组织在风险评价和管理中的活动
1.3 风险评价和管理的过程
1.3.1 危害性
1.3.2 毒性或者危害性评价
1.3.3 暴露评价
1.3.4 风险特徵
1.3.5 风险分类
1.3.6 风险管理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健康风险评价
2.1 化学物质危害性评价
2.1.1 危害性的分类
2.1.2 剂量-效应关係的解析
2.1.3 非致癌化学物质安全值的计算——基于动物实验数据
2.1.4 致癌化学物质的安全水平计算
2.2 暴露量评价
2.2.1 不同介质中化学物质浓度计算模型简介
2.2.2 不同暴露介质中化学物质的摄入量计算
2.2.3 暴露量的人群分布
2.2.4 基于环境浓度的暴露评价
2.3 风险计算
2.3.1 致癌物质的风险判断或者特徵化
2.3.2 非致癌物质的风险评价
2.4 标準制定:以饮用水水质标準为例
2.5 致癌和非致癌物质的比较风险
2.5.1 预期寿命损失的计算——致癌物质
2.5.2 非致癌物质λ(χ)的计算
2.6 基于PBPK模型的暴露量计算(铅案例)
2.6.1 外暴露评价
2.6.2 吸收量计算
2.6.3 血铅浓度的计算
2.7 汞的健康风险评价
2.7.1 汞的毒性评价:流行病调查数据
2.7.2 风险评价方法和日容许摄人量的设定
2.7.3 食用鱼等的甲基汞标準
2.7.4 中国的汞的风险计算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环境生态风险评价
3.1 化学物质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3.2 生态风险评价的终点
3.3 个体水平上的风险评价
3.3.1 毒性评价
3.3.2 风险计算
3.3.3 案例分析:SSD在壬基酚水质基準中的套用和风险评价
3.4 种群风险评价
3.4.1 种群风险评价终点(指标)
3.4.2 种群增长率计算
3.4.3 参数的获取方法
3.4.4 种群危害评价
3.4.5 案例分析1
3.4.6 在环境基準制定方面的套用
3.4.7 暴露评价
3.4.8 种群风险定量方法
3.4.9 种群模型的套用——基于野外生物种群保护的水质和沉积物的化学
……
第4章 风险管理中的成本收益分析
第5章 化学物质风险评价中的基础数学
附录
·收起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