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舒乙

(2020-02-07 07:35:34) 百科综合
舒乙

舒乙

舒乙,1935年生于青岛,北京人,满族,中国着名文学家舒庆春(老舍)之子。1954年9月留学苏联,历任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产化工研究所实习员,北京光华木材厂科研室主任、科长、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常务副馆长、馆长,研究馆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第七、八、九届政协委员,全国第九届政协委员,担任中国博物馆学会副会长、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民族联谊会副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是中国老舍研究会顾问。1992年,散文集《老舍的爱好和关坎》获满族文学奖。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舒乙
  • 国籍:中国
  • 民族:满
  • 出生地:山东青岛
  • 出生日期:1935年6月2日
  • 职业:工程师
  • 毕业院校:中国林业科学院
  • 主要成就:任中国博物馆学会副会长、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常务理事
    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常务理事
  • 代表作品:《老舍的爱好和关坎》、《老舍和朋友们》等
  • 父亲:老舍(舒庆春)
  • 母亲:胡絜青

个人经历

1954年,留学苏联,在列宁格勒基洛夫林业技术大学攻读林产化学工艺木材水解专业;
1959年,回国后被分配至中国林业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
1960年,入林科院南京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参加林业部组织的木材水解科研重点试验,完成中间试验和成果鉴定;
1978年,调北京市光华木材厂当工程师,后晋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78年,开始收集研究老舍,为研究老舍提供了最直接的和最真实的历史资料,首篇作品《老舍的童年》在《人民日报》连载;
1984年,调入中国作家协会,参加筹备中国现代文学馆;
1985年开馆后,历任副馆长、常务副馆长;
1986年,出版第一本散文专集,其创作一直以散文、传记为主,兼从事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研究,已出版《我的风筝》、《老舍》、《现代文坛瑰宝》等专着;
90年代,从事对俄文化交流活动;
1993年以后,负责筹建中国现代文学馆新馆;
1995年开始绘画,没有师从任何画派,且不学习母亲胡絜青的传统画派风格,走自己的路,用自己的方法绘画,举办12次画展;
2000年5月,中国现代文学馆新馆落成后于同年6月任馆长;
2000年,面对北京旧城区里成片的胡同和四合院迅速消亡的现实,他与全国政协委员梁从诫、弥松颐、李燕联合提出“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十条紧急建议”,担当起保护老北京的历史责任;
2002年至2007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致力于对城市文物及文化遗产的保护,写了《京杭大运河,残缺的辉煌》、《隋唐大运河,地下的辉煌》和《江南运河,水乡的辉煌》三篇考察实录,积极呼吁保护大运河。

作品

舒乙散文集
书名
出版时间
出版机构
父亲最后的两天
1985
《收穫》杂誌
老舍散记
1986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老舍的爱好与关坎
1988
中国建设出版社
老舍和朋友们
199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我的风筝
1998
陕西人民出版社
我爱北京·
1998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梦和泪
1998
作家出版社
小绿棍
1998
上海教育出版社
现代文坛瑰宝
1998
长江出版社
我的思念
1999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老舍的平民生活
2006
华文出版社

主要成就

1978年,领导科研室和中心实验室,荣获全国总工会颁发的“技术革新全国先进单位”称号;
1985年至2002年,担任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树立起一座中国现代文学的丰碑;
舒乙舒乙
1992年,散文集《老舍的爱好和关坎》获满族文学奖;
散文《老舍和朋友们》获第三届十月优秀散文奖;
《冰心心中的波澜》获全国第二届妇联好作品奖;
作品《都市精灵》列入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二课。

社会评价

留法画家朱德群评价其画:走自己的风格,走自己的路用思想去画,值得称讚和坚持。
当代油画大师詹建俊称他的中国画为“现代文人的现代画”。
舒乙舒乙
《中国民族》:舒乙先生不为研究而研究,不为写作而写作,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民族文学研究》:舒乙在父亲去世后从文,改行,是出于一种使命感,而不是为了沾父亲的光,他在文学上永远无法超过父亲,但他没有被父亲的光芒所遮盖,而是以自己的力量立足于文坛,值得钦佩。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