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风”M轮式装甲车(英文:Typhoon-M Topol Guardian),是俄罗斯研製的一款用于内卫、专用性很强的装甲车,将给俄机动战略飞弹的安全增加一道保险。据俄媒报导,俄军方还将为“颱风”M发展新的反破坏技术,以保护陆基战略飞弹发射井阵地。
“颱风”M轮式装甲车,是在BTR-82型8×8轮式装甲车基础上发展的,所以车体结构、底盘与BTR-82并无不同,即车首是驾驶舱,中部是载员舱,尾部是动力舱。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颱风”M轮式装甲车
- 英文名称:Typhoon-M Topol Guardian
- 国家:俄罗斯
- 装备类型:轮式装甲车
装备简介
2014年8月,俄罗斯在茹科夫斯基市举行的军备展上首次公开展示了用于保护机动式洲际弹道飞弹的“颱风”M型8×8轮式战斗反破坏车,令人眼前一亮。
颱风M装甲车内景

“颱风”M轮式装甲车,是在BTR-82型8×8轮式装甲车基础上发展的,所以车体结构、底盘与BTR-82并无不同,即车首是驾驶舱,中部是载员舱,尾部是动力舱。全车长7.7米、宽2.95米,战斗全重15.5吨。“颱风”M採用8×8驱动型式,前2对轮胎可以转向。轮胎为防弹轮胎,车上安装中央轮胎充放气系统,可随时调整轮胎气压。该车公路最大速度为100千米/小时,最大公路行程600千米,爬坡度60%,侧倾坡度40%,过垂直墙高0.5米,越壕宽2米。
技术特点
“颱风”M轮式战斗反破坏车,车顶上的三大部分装备从前向后分别是遥控武器站、摺叠式可升降雷达桅桿、无人机装甲容纳箱
颱风M装甲车内景

“颱风”M在水上行进时,打起车首的防浪板,靠车尾下方正中的单个螺旋桨推进,水上速度为10千米/小时。当浪高超过0.5米时,可竖起通气管不让水流进入发动机内。该车有防沉装置,一旦在水中损坏也不会很快下沉。
“颱风”M车顶上的装备与BTR-82完全不同,不但用一座遥控武器站替代了BTR-82车顶靠前位置的炮塔,而且车顶中后部加装了新型探测系统。车顶的鞭状天线也从BTR-82的1根增加到了5根,可看出通信能力的提高。
由于“颱风”M面对的主要作战对象不是敌方的装甲车辆,而是渗透的敌方特种部队或恐怖分子(充其量也就是乘坐民用车辆),这类目标防护力很弱,所以“颱风”M的遥控武器站所装的武器只是1挺单向弹链供弹的PKT型7.62毫米机枪。遥控武器站的光电观瞄系统包括热像仪、CCD相机和雷射测距仪。
在摺叠式升降桅桿后面是一个方形装甲箱,里面据称装的是1架小型无人机。与车载探测系统相比,携带微型光电吊舱的小型无人机任务半径可达10千米,而且其视野不存在探测死角。无人机由“颱风”M内部的炮长兼探测系统操作员控制,其所探测到的图像通过数据链传回“颱风”M,显示在炮长兼探测系统操作员以及车长的显示屏上。
“颱风”M没有加装全球新一代装甲车普遍採用的模组化装甲,全车的装甲防护力与BTR-82没什幺区别,仅比老式的BTR-80略微提高,车体正面可抵御12.7毫米枪弹,车体两侧仅能防御7.62毫米枪弹。同样,该车在防地雷能力上提高幅度也不大。不过,该车在车顶中部两侧加装了简易爆炸装置(IED)干扰机,可以干扰无线电遥控的IED。
总体看,“颱风”M是一款用于内卫、专用性很强的装甲车,将给俄机动战略飞弹的安全增加一道保险。据俄媒报导,俄军方还将为“颱风”M发展新的反破坏技术,以保护陆基战略飞弹发射井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