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现代舰船精华本 航母篇》里既包括现代航母的基础知识和发展状况,也包括对各国航母发展历史的分析和思考。当我们关注航母的发展时,首先会关注它的性能、吨位,会构思如何使用和发展航母,这本书会在这个层面提供大量的知识和观点。如果你想超越器物的层面,去了解航母的价值,探寻航母在一国大战略中应该扮演的角色,那幺这本书可以给你提供最专业和最权威的思考。
基本介绍
- 书名:大国重器:现代舰船精华本·航母篇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页数:223页
- 开本:16
- 品牌: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现代舰船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111448341, 7111448340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大国重器:现代舰船精华本·航母篇》近些年来一直在围绕“航母”这个话题做文章,力求全方位地剖析航空母舰,摸清航母设计和使用的关键问题,展望航母的发展走向。《大国重器:现代舰船精华本·航母篇》里既包括现代航母的基础知识和发展状况,也包括对各国航母发展历史的分析和思考。
作者简介
崔轶亮,《现代舰船》杂誌主编,负责本书组编工作,以研究军事为乐,以旁观历史为盼,以船头嘹望者为志,仍于学海中奋力张帆。
图书目录
前言
第1章美国航母的发展
现代航母的诞生
航母飞行甲板布局形式的演变
用进废退——美国海军反潜作战及其反潜航母的兴亡
核动力航母50年得与失
专家解读——航母核反应堆发展
从“企业”到“福特”
核动力航母现状
水面舰艇核动力系统
核动力航母真的更强吗?
第2章“福特”级航母解析
“福特”级航母採办流程
“福特”级航母的设计及技术特点
“福特”级航母先进的物流系统
“福特”级航母的虚拟设计与建造
超级航母是如何建造的?
登临犹比上天难—美国海军电磁弹射器研製现状
第3章美国航母舰载机的发展启示
看到然后征服—美国海军预警机的发展和启示
美国海军预警机的早期发展历程
美国海军第二代空中早期预警机
美国海军E—2舰载空中预警机
走进“鹰眼”
结构性失宠—解读S—3提前退役的原因和影响
“超级大黄蜂”的故事
美国海军X—47B舰载无人战斗机
让航母飞翔—海军无人机是怎样改变战争的
第4章苏联航母的发展历程
“基辅”级家族往事(上)
“基辅”级家族往事(下)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设计特点与评价
1143.6型舰与苏联航母的发展
世界现役或在建航母盘点
红色帝国的船台遗梦—追忆苏联“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五大关键技术
真实的谎言?
第5章苏联航母舰载机的发展历程
俄罗斯人眼中苏—33成军的经验与反思
飞向海洋的苏霍伊——从苏—27K到苏—33
图解苏—33舰载战斗机
苏—27K的试验机
俄罗斯海军现役苏—33舰载机
非典型性经验——苏式舰载直升机的发展与套用
苏式航母的甲板作业与作战使用分析
第1章美国航母的发展
现代航母的诞生
航母飞行甲板布局形式的演变
用进废退——美国海军反潜作战及其反潜航母的兴亡
核动力航母50年得与失
专家解读——航母核反应堆发展
从“企业”到“福特”
核动力航母现状
水面舰艇核动力系统
核动力航母真的更强吗?
第2章“福特”级航母解析
“福特”级航母採办流程
“福特”级航母的设计及技术特点
“福特”级航母先进的物流系统
“福特”级航母的虚拟设计与建造
超级航母是如何建造的?
登临犹比上天难—美国海军电磁弹射器研製现状
第3章美国航母舰载机的发展启示
看到然后征服—美国海军预警机的发展和启示
美国海军预警机的早期发展历程
美国海军第二代空中早期预警机
美国海军E—2舰载空中预警机
走进“鹰眼”
结构性失宠—解读S—3提前退役的原因和影响
“超级大黄蜂”的故事
美国海军X—47B舰载无人战斗机
让航母飞翔—海军无人机是怎样改变战争的
第4章苏联航母的发展历程
“基辅”级家族往事(上)
“基辅”级家族往事(下)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设计特点与评价
1143.6型舰与苏联航母的发展
世界现役或在建航母盘点
红色帝国的船台遗梦—追忆苏联“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五大关键技术
真实的谎言?
第5章苏联航母舰载机的发展历程
俄罗斯人眼中苏—33成军的经验与反思
飞向海洋的苏霍伊——从苏—27K到苏—33
图解苏—33舰载战斗机
苏—27K的试验机
俄罗斯海军现役苏—33舰载机
非典型性经验——苏式舰载直升机的发展与套用
苏式航母的甲板作业与作战使用分析
序言
航母是人类历史上威力最强大、结构最複杂、个头最庞大的常规武器。一艘超级航母可以搭载几十架高性能战斗机和支援飞机,这个机群可以控制数百海里範围的海域,摧毁任何闯入这个区域的敌人,无论这些敌人是从空中、海面还是水下前来。这种无与伦比的战斗力远远超出了其他任何常规武器,让航母成了现代海战中无可匹敌的霸王。
“当危机发生的讯息传到华盛顿,毫无疑问,每个人要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最近的航母在哪’?”1993年,当时的美国总统柯林顿在“罗斯福”号超级航母上演讲时说了这样一句话,之后这句话迅速蹿红,成为描述航母价值的经典名句,航母的确为美国的强大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海军依靠航母战斗群打败了太平洋战场上的强劲对手。冷战时期,美国大量部署航母,以期压制苏联在大洋上的进攻势头,而苏联则动用了大量资源,发展了专门用来对付航母的庞大作战系统,这个系统依靠大量“航母杀手”来发出致命一击,可是直到解体那一刻,为这些杀手指示目标的“眼睛”也没建成。有趣的是,在发展“航母杀手”的同时,苏联也没忘记发展自己的航空母舰。
冷战结束后,美国又依靠航母战斗群完成了一次次威慑、打击行动,许多国家都感受到了航母的巨大压力。
有人认为中国对航母的追求起自民国时期,但真正严肃地探讨航母问题则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707项目,《现代舰船》的前辈还曾参与该项目的前期準备工作。然而这次尝试无果而终,当时的中国实际上根本不具备发展如此複杂舰艇的能力。
恩格斯说:“现代的军舰不仅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而且同时还是现代大工业的缩影。”舰母的设计和建造对工业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建造一艘现代航母需要突破很多关键技术,比如航母要採用的动力、航母的内部结构设计、舰载机起降依赖的特种设备等,很多国家有能力设计建造数十万吨的民船,但却只有极少数的几个国家能设计数万吨的航母。
为了赢得与美国的军事竞赛,苏联把国防工业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甚至不惜牺牲民生,可就算用这种极端的做法,苏联海军也仍然没有获得可以比肩美国的先进航母——苏联解体前建成的“库兹涅佐夫”级(1985年下水)性能并不理想,甚至比不上美国海军1955年下水的“福莱斯特”级。“库兹涅佐夫”级的后续舰性能有所提高,但在苏联解体时,无论是同级的“瓦良格”号,还是更大、更先进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都还没完工——前者完工七成,后者才完工三成。这对苏联海军来说是巨大的遗憾。
20世纪80年代末围绕南沙诸岛的斗争提醒中国必须具备远海作战能力,必须发展航母。
2012年9月25日,续建完成的“瓦良格”更名为“辽宁”号正式服役,这是中国海军拥有的第一艘航空母舰,中国从此迈入了航母俱乐部。目前这个俱乐部里只有美国、英国、法国、义大利、印度、俄罗斯、巴西、西班牙、泰国和中国总共10个成员,中国是其中资历最浅的成员。
这个俱乐部非常特别,有人把它称为“富人俱乐部”或“强国俱乐部”,仿佛参加它的国家都是让人羡慕的成功国家,至少也是非常强大的国家。这种说法好像很有道理,但如果硬把航母看做是强大国家的标誌,那是不妥当的。航母再强大也终归只是一件海战武器,是否拥有它,以及需要多少艘取决于这支海军的需要——在哪里作战和需要打多大规模的战斗。而这些又取决于支配这支海军行动的海洋战略,海洋战略仍然不是最顶层的战略和终极目标,因为它取决于整个国家的大战略。
发展航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现代舰船》近些年来一直在围绕“航母”这个话题做文章,力求全方位地剖析航空母舰,摸清航母设计和使用的关键问题,展望航母的发展走向。蒙机械工业出版社诸位领导和同道的支持和关照,我们将与航母有关的优秀专题集合在一起,形成了这本精华本。
“当危机发生的讯息传到华盛顿,毫无疑问,每个人要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最近的航母在哪’?”1993年,当时的美国总统柯林顿在“罗斯福”号超级航母上演讲时说了这样一句话,之后这句话迅速蹿红,成为描述航母价值的经典名句,航母的确为美国的强大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海军依靠航母战斗群打败了太平洋战场上的强劲对手。冷战时期,美国大量部署航母,以期压制苏联在大洋上的进攻势头,而苏联则动用了大量资源,发展了专门用来对付航母的庞大作战系统,这个系统依靠大量“航母杀手”来发出致命一击,可是直到解体那一刻,为这些杀手指示目标的“眼睛”也没建成。有趣的是,在发展“航母杀手”的同时,苏联也没忘记发展自己的航空母舰。
冷战结束后,美国又依靠航母战斗群完成了一次次威慑、打击行动,许多国家都感受到了航母的巨大压力。
有人认为中国对航母的追求起自民国时期,但真正严肃地探讨航母问题则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707项目,《现代舰船》的前辈还曾参与该项目的前期準备工作。然而这次尝试无果而终,当时的中国实际上根本不具备发展如此複杂舰艇的能力。
恩格斯说:“现代的军舰不仅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而且同时还是现代大工业的缩影。”舰母的设计和建造对工业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建造一艘现代航母需要突破很多关键技术,比如航母要採用的动力、航母的内部结构设计、舰载机起降依赖的特种设备等,很多国家有能力设计建造数十万吨的民船,但却只有极少数的几个国家能设计数万吨的航母。
为了赢得与美国的军事竞赛,苏联把国防工业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甚至不惜牺牲民生,可就算用这种极端的做法,苏联海军也仍然没有获得可以比肩美国的先进航母——苏联解体前建成的“库兹涅佐夫”级(1985年下水)性能并不理想,甚至比不上美国海军1955年下水的“福莱斯特”级。“库兹涅佐夫”级的后续舰性能有所提高,但在苏联解体时,无论是同级的“瓦良格”号,还是更大、更先进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都还没完工——前者完工七成,后者才完工三成。这对苏联海军来说是巨大的遗憾。
20世纪80年代末围绕南沙诸岛的斗争提醒中国必须具备远海作战能力,必须发展航母。
2012年9月25日,续建完成的“瓦良格”更名为“辽宁”号正式服役,这是中国海军拥有的第一艘航空母舰,中国从此迈入了航母俱乐部。目前这个俱乐部里只有美国、英国、法国、义大利、印度、俄罗斯、巴西、西班牙、泰国和中国总共10个成员,中国是其中资历最浅的成员。
这个俱乐部非常特别,有人把它称为“富人俱乐部”或“强国俱乐部”,仿佛参加它的国家都是让人羡慕的成功国家,至少也是非常强大的国家。这种说法好像很有道理,但如果硬把航母看做是强大国家的标誌,那是不妥当的。航母再强大也终归只是一件海战武器,是否拥有它,以及需要多少艘取决于这支海军的需要——在哪里作战和需要打多大规模的战斗。而这些又取决于支配这支海军行动的海洋战略,海洋战略仍然不是最顶层的战略和终极目标,因为它取决于整个国家的大战略。
发展航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现代舰船》近些年来一直在围绕“航母”这个话题做文章,力求全方位地剖析航空母舰,摸清航母设计和使用的关键问题,展望航母的发展走向。蒙机械工业出版社诸位领导和同道的支持和关照,我们将与航母有关的优秀专题集合在一起,形成了这本精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