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培拉级两栖攻击舰(英语:Canberra- class Landing Helicopter Dock )是澳大利亚海军建造中的最新两栖攻击舰。
在“2000两栖作战会议”上,澳大利亚海军提出了“多用途辅助舰”(MRA)概念,是为此计画的起始。2003年。国防部长罗伯特·希尔宣布,根据“国防项目计画2048”(JP2048),将购买二艘新型多用途两栖攻击舰(LHD)。 两艘船将被命名为“坎培拉”号和“阿德莱德”号。
法国阿马里斯公司与西班牙纳凡蒂亚公司为此展开角逐。与此同时,澳政府与2005年批准了这项20亿澳元的预算。2006年5月3日,标书正式发布。由于西班牙纳凡蒂亚公司的方案更适合澳大利亚,同时该公司还同时出售霍巴特级驱逐舰,并允许澳大利亚自製舰艇,澳洲最终选择了西班牙方案。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坎培拉级两栖攻击舰
- 英文名称:Canberra-class Landing Helicopter Dock
- 服役时间:2014年
- 国家:澳大利亚
- 舰长:221.4米
发展沿革
为在亚太地区扮演更为积极的防卫角色,澳大利亚海军加紧更新主力战舰。
首舰“坎培拉”号下水

继8艘“安扎克”级飞弹护卫舰建成服役后,澳政府在2007年6月为海军新型“霍巴特”级防空驱逐舰项目选择了西班牙海军F-100级护卫舰的改型,同时决定以西班牙27000吨的胡安·卡洛斯一世号战略投送舰的改型作为新型“坎培拉”级多用途两栖攻击舰的设计。
虽然称作两栖攻击舰,但“坎培拉”级稍加改装就可摇身一变成为轻型航母。澳海军希望拥有航母的梦想已经存在了30年之久,“坎培拉”级服役后将重圆澳大利亚海军的巨舰梦。
新型两栖攻击舰要比澳海军之前的“墨尔本”号航母还要大,服役后将使澳大利亚军队能够遂行一系列作战任务,包括地区救灾、人道主义援助、支持维和行动以及警察维和和其他军事任务。它将极大地提升澳大利亚的兵力投送能力,以及提供有限的空中支援,成为澳大利亚海上远程作战的最大平台。
皇家澳大利亚海军军旗

首制舰“坎培拉”号在2014年11月28日正式交付皇家澳大利亚海军。
2015年12月4日第二艘坎培拉级两栖攻击舰阿德莱德号正式服役。
性能数据
该级舰採用了全通飞行甲板,岛式上层建筑。舰长221.4米,满载排水量25790吨,型深27.5米,吃水 6米,动力系统为四台总功率为三万五千马力的柴油发电机组,最大航速21节,续航力9000海里/15节。可搭载一千名武装士兵,同时运送一百五十辆车辆,包括M1A1主战坦克。坞阱可运送LCAC气垫登入艇。
还可起降6架S-70黑鹰直升机。由于採用直通式甲板,“坎培拉”号稍做改装,就可摇身一变成为轻型航母,搭载25-30架“海鹞”式战斗机或F-35B垂直起降舰载机。
本级舰
舰名 | 开工 | 下水 | 服役 |
---|---|---|---|
坎培拉 | 2009年9月23日 | 2011年2月17日 | 2014年11月28日 |
阿德莱德 | 2011年2月18日 | 2012年7月4日 | 2015年12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