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北京大学航空航天动力学与控制研究中心

(2020-08-07 10:38:59) 百科综合
北京大学航空航天动力学与控制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航空航天动力学与控制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航空航天动力学与控制研究中心隶属于北京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主要研究航空航天动力学与控制、飞行器仿真、非线性力学系统性能与控制、太空飞行器轨道机动导航与控制、飞行力学与飞行制导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北京大学航空航天动力学与控制研究中心
  • 简称:北大空天动力学与控制中心
  • 创办时间:2006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学校类型:理工
  • 主管部门:教育部
  • 学校属性:211、985
  • 所属地区:中国北京
  • 主要奖项:国防科工委科技成果二等奖等
  • 硕士点:力学系统与控制(含7个方向)
  • 博士点:力学系统与控制(含7个方向)

机构简介

北京大学动力学与控制研究中心是北京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重点研究机构,成立于2006年,主要从事国防科学和套用科学技术研究与管理的实体机构,北京大学动力学与控制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领域涉及航空航天动力学与控制、飞行器仿真、非线性力学系统性能与控制等方面。
航空航天航空航天
北京大学航空航天动力学与控制研究中心主持863计画项目2项,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主持和参与教育部等部委项目8项。
北京大学航空航天动力学与控制研究中心招收和培养“力学系统与控制专业”硕士和博士生,主要研究内容为:複杂力学系统控制、多智慧型体协同动力学与控制、近空间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实时控制、太空飞行器轨道机动导航与控制、飞行力学与飞行制导等。

研究内容

北京大学航空航天动力学与控制研究中心研究方向有:
1、鲁棒控制;
2、关联繫统稳定性;
3、 冗余输入控制;
4、複杂动态网路分析与控制;
5、 航空航天飞行器控制;
6、现代控制理论;
7、飞行力学;
8、飞行器导航、控制与制导;
9、複杂高速机动运动的先进控制技术;
10、近空间高速飞行动力学与控制的关键科学问题;
11、卫星轨道机动控制技术。

机构领导

北京大学航空航天动力学与控制研究中心主任:段志生;
北京大学航空航天动力学与控制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剑影

专家学者

段志生
目前任职:
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力学系统与控制博士点);
段志生段志生
北京大学航空航天动力学与控制研究中心主任。
教育工作经历:
1987.9-1990.7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师範学校中师
1990.9-1994.7 内蒙古师範大学数学系 本科
1994.9-1997.7 内蒙古大学数学系 硕士
1997.9-2000.7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博士
2000.7-2002.6 北京大学 博士后
2002.6-2003.7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讲师
2004.6-2005.5 澳大利亚Monash大学 访问学者
2003.8-2008.7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副教授
2008.7-2008.8 香港城市大学Research Fellow
2008.8- 北京大学工学院 教授
研究领域:
鲁棒控制, 关联繫统稳定性, 冗余输入控制,
複杂动态网路分析与控制, 航空航天飞行器控制
背景资料:
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自动化学会複杂性专业委员会委员;
全国複杂网路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际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I Regular Papers (2008-2009);Dynamics of Continuous, Discrete & Impulsive Systems: Applications & Algorithms Associate Editor
国内期刊控制理论与套用编委
杨剑影
担任职务:
杨剑影杨剑影
北京大学工学院全职研究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力学与空天技术系特聘研究员.;
北京大学航空航天研究所副所长.;
北京大学航空航天动力学与控制研究中心副主任。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控制理论;飞行力学;飞行器导航、控制与制导;複杂高速机动运动的先进控制技术, 近空间高速飞行动力学与控制的关键科学问题, 卫星轨道机动控制技术。
教育经历
北京理工大学工学博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后。
工作经历
主要从事飞行器自动控制。目前负责两项863课题。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中英文论文多篇。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