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当代艺术理论:分析美学导引

(2020-04-05 06:21:16) 百科综合
当代艺术理论:分析美学导引

当代艺术理论:分析美学导引

《当代艺术理论:分析美学导引》从共时性的角度来做出分析美学的导论,聚焦于分析美学的最核心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基本介绍

  • 书名:当代艺术理论:分析美学导引
  • 作者:刘悦笛 着
  • 译者:凌金良
  • ISBN:9787516161791
  • 页数:391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年05月 (1版1次)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在纵向地梳理分析美学史的基础上,本课题试图从共时性的角度来做出分析美学的导论,聚焦于分析美学的最核心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试图“以点带面”地将整个分析美学的基本样貌呈现出来。我们认为,分析美学与艺术哲学研究的“最核心”问题应该由如下的几对问题构成的:⑴ “艺术本体”——“艺术本质”;⑵ “艺术再现”——“艺术表现”;⑶ “审美经验”——“审美属性”;⑷ “艺术评价”——“艺术价值”;⑸ “艺术起源”——“艺术终结”。前三对问题相对而言是更加重要的,而对这些问题的反思,也是分析美学贡献最突出的地方。其中,有两对问题形成了“相反”的并置关联,比如,再现与表现分别涉及到艺术与外在世界、内在世界的不同关联,再如,起源与终结分别言说的是艺术的历史开端与结束的问题;其余的三对问题则构成了“相联”的并列关係,比如对艺术的本质的追问与对艺术本体的追问是可以相互深化的,再如审美经验与审美属性问题更是内在相关的,而且艺术评价问题最终也会导向艺术的价值论。在本课题当中,我们选取了“本体——本质”、“再现——表现”、“经验——属性”、“评价——价值”及“终结”问题进行梳理,因为艺术起源问题更多与考古学和人类学相关,而评价与价值问题也暂时不被列入其中,试图给出一整套分析美学与艺术哲学的导论。

目录

前言为何当代?理论何为?
第一章艺术到底是什幺?
第一节杜尚的《脚踏车轮》
第二节艺术是“开放概念”
第三节“艺术界”框定艺术
第四节“惯例性”的定义
第五节“历史性”的定义
第六节艺术作为“丛概念”
第七节述评:艺术本质论
第二章艺术何以非西方?
第一节非洲土着造物头饰
第二节原始艺术是艺术吗?
第三节艺术与非艺术之分
第四节功能与非功能之间
第五节文化与跨文化之际
第六节述评:非西方定义
第三章艺术品如何存在?
第一节伦勃朗原作还原为赝品
第二节艺术是单一还是複合的?
第三节艺术是自来还是他来的?
第四节记谱与非记谱两个系统
第五节作为类型与殊例的艺术
第六节述评:艺术本体论
第四章艺术品因何类分?
第一节库奈里斯的“总体”
第二节作为“个体化殊例”
第三节作为“活动的类型”
第四节作为“活动的对象”
第五节作为“施行的活动”
第六节“大众艺术”本体论
第七节“混合类型”本体论
第八节述评:艺术形态学
第五章审美与艺术相关吗?
第一节库苏斯以观念反审美
第二节从古典到当代的转型
第三节审美与判断的二律背反
第四节艺术的审美定义理论
第五节审美与非审美之争辩
第六节述评:艺术经验观
第六章审美经验由何确定?
第一节培根的肖像三联画
第二节“为审美经验辩护”
第三节“审美经验的神话”
第四节“审美经验的终结”
第五节“审美经验的复兴”
第六节述评:审美经验论
第七章艺术如何去再现?
第一节皮格马利翁的雕刻
第二节解析再现论的传统
第三节反错觉说与相似论
第四节维根斯坦的启示
第五节“再现性的观看”
第六节“视觉的双重性”
第七节作为“假装”的再现
第八节“再现”与“再现为”
第九节“新再现主义”理论
第十节述评:艺术再现观
第八章艺术如何来表现?
第一节罗斯科的“色块”音乐
第二节解析传统表现论
第三节“表现性”的更新换代
第四节表现作为“隐喻性例示”
第五节多维“意义”的表现
第六节“情感”的複合表现
第七节述评:艺术表现论
第九章艺术以何作评价?
第一节布尔乔亚的大蜘蛛
第二节艺术评价的诸多类别
第三节艺术批评的诸多种类
第四节工具论的认知主义
第五节多元主义与一元论
第六节述评:艺术批评学
第十章艺术价值在何处?
第一节昆斯艺术商业帝国
第二节艺术价值诸多类型
第三节活动论的工具主义
第四节审美的非实在主义
第五节价值观的普遍主义
第六节述评:审美价值论
结语艺术终结之后与生活美学兴起
第一节艺术终结在哪里?
第二节回归到生活美学
第三节重建中国艺术观
后记

作者简介

刘悦笛,“生活美学”倡导者与“分析美学”研究者,2003年起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博士后,美国富布莱特访问学者,曾任国际美学协会(IAA)五位总执委之一,中华美学学会副秘书长兼常务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美学》杂誌执行主编之一,Comparative Philosophy 杂誌编委。主要着作有《生活美学》、《分析美学史》、《艺术终结之后》、《视觉美学史》、《生活中的美学》、《当代中国美学研究(1949-2009)》(合着)、《世界又平又美》、《无边风月:中国古典生活美学》(合着)。主编 Subversive Strategie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当代中国艺术激进策略》,布里尔出版社2011年版)、Aesthetics Of Everyday Life: East and West (《生活美学:东方与西方》,剑桥学者出版社2014年版)、《美学国际:当代国际美学家访谈录》、《文化巨无霸》。译着有《美学、心理学和宗教信仰的演讲与对话集(1938-1946)》、《艺术及其对象》、《环境与艺术》、《全球化的美学与艺术》。在《国际美学年刊》和《东西方思想杂誌》等发表英文论文多篇。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哲学、美学伦理与文化艺术,在中国美术馆等策划多次艺术展览,其《生活美学与艺术经验》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