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全程飞行试验

(2020-06-12 09:44:44) 百科综合
全程飞行试验

全程飞行试验

全程飞行试验是包含测试发射、陆上测控、海上测量、海上护航和通信、气象、水文、航空、后勤保障等在内的飞行试验。其特点有:射程远、落区新,飞弹从西北飞弹试验基地发射场区起飞到达太平洋指定海域,要飞跃地球经度70多度,斜穿地球纬度48度,试验射程9000多公里;规模大、战线长,包括测试发射、陆上测控、海上测量、海上护航和通信、气象、水文、航空、后勤保障以及组织指挥等10多个系统;技术複杂、综合性强,飞弹测试发射系统、陆上和海上测量系统以及其他保障系统,都是由众多複杂的技术设备构成。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全程飞行试验
  • 外文名:Full flight test
  • 试验内容:测试发射、陆上测控、海上测量等
  • 特点:射程远、落区新、规模大等
  • 系统组成:飞弹测试发射系统、陆上测量系统
  • 举例:朝鲜潜射弹道飞弹全程飞行试验

我国的洲际地地飞弹全程飞行试验

1977年9月,中共中央批准于1980年进行洲际地地飞弹全程试验。1978年12月,国防科委组织制定了洲际地地飞弹研製、试验靶场、工程测绘、陆上测控、陆海通信、水文气象、航空保障、测量船基地建设、远洋测量船队、护航舰队、组织指挥、政治工作、后勤保障、外交宣传等14个方面的工作计画或协同计画,要求各有关单位,大力协同、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在此期间,张爱萍多次强调必须在1979年12月31日前完成洲际地地飞弹全程试验的一切準备工作。

特点

全程飞行试验的特点有以下三点:

射程远、落区新

飞弹从西北飞弹试验基地发射场区起飞到达太平洋指定海域,要飞跃地球经度70多度,斜穿地球纬度48度,试验射程9000多公里。落区远离中国大陆,附近无岛岸可利用,测量船队要在複杂的海况下,完成弹头再入段弹道和落点测量、打捞回收数据舱以及各种试验保障任务。

规模大、战线长

这次大型试验,包括测试发射、陆上测控、海上测量、海上护航和通信、气象、水文、航空、后勤保障以及组织指挥等10多个系统。直接参加试验任务的团、站、室、队611个,人员6.93名,参试主要设备6820台(套)。参试人员和设备遍布中国大陆各地和广阔的国际海域,形成了一条近万公里长、上千公里宽的试验工作带。

技术複杂、综合性强

飞弹测试发射系统、陆上和海上测量系统以及其他保障系统,都是由众多複杂的技术设备构成。所有的参试人员和系统构成了洲际地地飞弹全程试验的有机整体,任何一点疏忽或设备仪器发生故障,都将影响整个试验任务的完成。进行这样複杂的试验,不仅要求参试人员具有娴熟的技术,而且要求试验组织领导者具有高超的指挥艺术。

朝鲜潜射弹道飞弹首次全程飞行试验完成

2016年8月24日早晨,韩联社报导,朝鲜今日5时30分许发射了一枚潜射弹道飞弹。稍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表示这枚飞弹落入了日本“防空识别区”。这是朝鲜首次成功进行潜射弹道飞弹飞行全过程试验,此前朝鲜的多次试验均未取得完整成功。
朝鲜“北极星”潜射弹道飞弹,这是一种固体燃料飞弹,部分技术可与我国巨浪1飞弹相提并论。
韩联社报导称,韩国联合参谋本部发表的讯息表示,朝鲜是在今日5时30分许从鹹镜南道新浦近海向半岛东部海域发射飞弹的。
分析称,这次发射在美韩气动“乙支自由卫士”演习后两天进行试射, 可能与抗议这次演习有关。
日本读卖新闻报导称,安倍晋三在今天早上表示“朝鲜潜艇发射的飞弹首次进入了日本防空识别圈,这是对日本安全的严重威胁,暴力和仇恨对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造成严重的危险。”
朝鲜此前的4次潜射飞弹试验中前3次都是飞弹出水过程和出水后发动机点火试验,而7月9日进行的试验中飞弹凌空爆炸。目前尚不清楚是朝鲜主动引爆还是飞弹出现故障。儘管这些试验没有取得完全的成功,但表明朝鲜在潜射弹道飞弹研製方面正不断取得进步。
朝鲜飞弹飞入日本“防空识别区”意味着飞弹完整飞行了数百公里,这对于朝鲜来说是巨大的技术成功。
但今天的飞行试验中,朝鲜飞弹首次落入日本“防空识别区”,也就是说其已经完整飞行了数百公里。此次发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首次完成潜射飞弹完整飞行过程试验,让朝鲜距离拥有实用潜射弹道飞弹又近了一大步。
朝鲜目前进行的潜艇水下发射试验用的是本国自行製造的小型潜艇,但朝鲜手中拥有多艘苏联解体后辗转获得的退役629型(G级)常规动力弹道飞弹潜艇,该艇可携带两枚潜射弹道飞弹。朝鲜也可以自行製造尺寸与629型相似的国产潜艇,目前其在国内主要潜艇製造基地正在建设可容纳大型潜艇的船坞。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