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数是决定齿大小的因素。齿轮模数被定义为模数制轮齿的一个基本参数,是人为抽象出来用以度量轮齿规模的数。目的是标準化齿轮刀具,减少成本。直齿、斜齿和圆锥齿齿轮的模数皆可参考标準模数系列表。
随着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定製的大批量生产齿轮很多都使用非标的模数,使其意义被弱化。
如果齿轮的齿数一定,模数越大则轮的径向尺寸也越大。模数系列标準是根据设计、製造和检验等要求制订的。对于具有非直齿的齿轮,模数有法向模数mn、端面模数ms与轴向模数mx的区别,它们都是以各自的齿距(法向齿距、端面齿距与轴向齿距)与圆周率的比值,也都以毫米为单位。对于锥齿轮,模数有大端模数me、平均模数mm和小端模数m1之分。对于刀具,则有相应的刀具模数等。标準模数的套用很广。在公制的齿轮传动、蜗桿传动、同步齿形带传动和棘轮、齿轮联轴器、花键等零件中,标準模数都是一项最基本的参数。它对上述零件的设计、製造、维修等都起着基本参数的作用(见圆柱齿轮传动、蜗桿传动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齿轮模数
- 外文名:Gear modules
- 类型:齿轮术语
- 场合:齿轮製造等
- 特徵:模数越大,轮齿越高也越厚
- 1:2
计算公式
模数m = 分度圆直径d / 齿数z = 齿距p /圆周率π

从上述公式可见,齿轮的基本参数是分圆直径和齿数,模数只是人为设定的参数,是一个比值,它跟分圆齿厚有关,因而能度量轮齿大小,是工业化过程的历史产物。
相关计算:
国标参数
我国规定的标準模数系列表(GB/T 1357-1987)
第一系列 | 0.1 | 0.12 | 0.15 | 0.2 | 0.25 | 0.3 | 0.4 | 0.5 | 0.6 | 0.8 | |
1 | 1.25 | 1.5 | 2 | 2.5 | 3 | 4 | 5 | 6 | 8 | ||
10 | 12 | 16 | 20 | 25 | 32 | 40 | 50 | ||||
第二系列 | 0.35 | 0.7 | 0.9 | 1.75 | 2.25 | 2.75 | (3.25) | 3.5 | (3.75) | 4.5 | 5.5 |
(6.5) | 7 | 9 | (11) | 14 | 18 | 22 | 28 | (30) | 36 | 45 |
注:选用模数时,应优先採用第一系列,其次是第二系列,括弧内的模数儘可能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