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F12激波风洞项目于2008年1月启动,是8个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製项目之一,耗资4600万元,2012年5月顺利通过验收。这是一个典型的自主创新的实验设备,以中国独创的反向爆轰驱动方法为核心,克服了自由活塞驱动技术的弱点,集成了五大关键创新技术,设计、加工、建造及调试工作均由中国人负责,安装调试工作历时两年,取得了一次性安装、调试、验收合格、获得试验结果的成就。
基本介绍
- 中文名:JF12激波风洞
- 验收时间:2012年5月
- 耗资:4600万元
- 研发国家:中国
风洞性能
JF12激波风洞整体性能优于国外同类产品,可复现25至40公里高空、5到9倍声速的高超声速飞行条件。“高超声速发动机需要的实验时间至少需要60到70毫秒,已经能做到100毫秒,国外的相关风洞大约为30毫秒。中国的喷管直径可达2.5米,实验舱直径3.5米,都明显优于国外同类风洞。JF12激波风洞里的‘风’,速度最高可达Ma 9,温度可达3000摄氏度左右,真可以说是个‘超级风洞’。Ma 9意味着,从北京到纽约的飞行时间,可以由现在的14小时缩短到2小时。”

风洞组成
主体是一根架起来半人多高、金属质地的长管子,265米的身长居世界激波风洞长度之首。姜宗林说,做出这个相貌平平的管子并不容易,项目组首创了超高压、大口径合金钢管设计技术和超高压爆轰段夹膜机设计技术,并与北方重工合作突破了高强度合金钢管大口径深孔加工技术。JF12激波风洞的研製推动了我国重大科研装备的设计与加工技术的发展。
相关事件
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前理事长、着名空气动力学家张涵信院士参观JF12激波风洞,并在留言簿上写下感言:“创新理论,成功实践,中国製造,世界领先”。JF12风洞的研製依据我国独创的爆轰驱动方法,并进一步发展了一系列的自主创新技术,开启了我国大型气动实验装备建设由仿製到创新研製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