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AA-9空空飞弹是前苏联/俄罗斯自行研製并装备国土防空截击机的第三种远距雷达型空空飞弹,属于第三代远距空空飞弹。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苏联AA-9空空飞弹
- 翼展:900mm
- 弹长:4.15mm
- 弹径:380mm
基本资料

20世纪80年代初,前苏联专为新型的米格-31截击机研製了一种重型的中远距空对空飞弹,该弹的编号为R—33,北约国家称之为苏联AA-9空空飞弹。苏联AA-9空空飞弹採用窄长的边条式弹翼。 尾舵位于弹翼之后, 其翼展比弹翼稍大一些。从总体布局上看 , AA-9与美国的AZM54AH不死鸟”颇多相似之处,弹径也一样,同为 0.381米。该弹的长度约为4.15米,亦与“不死鸟”差不多。但AA—9的发射重量达 490千克、比“不死鸟”略重一些。AA-9 是目前现役空对空飞弹中最重的,其有效射程可达100千米。
主要数据
1990年的改进型对轰炸机迎头攻击是最大射程达120千米以上。
最大射程:120km
最小射程:10~20km 最大速度:M3.5 使用高度:25000~28000m(最大) 最大过载:4~6g 制导系统:惯导和指令修正中制导加半主动雷达末制导 战斗部:高爆炸药,重47kg 动力装置: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重:490kg 弹长:4.15mm 弹径:380mm 翼展:900mm
最大射程:120km 最小射程:10~20km 最大速度:M3.5 使用高度:25000~28000m(最大) 最大过载:4~6g 制导系统:惯导和指令修正中制导加半主动雷达末制导 | 战斗部:高爆炸药,重47kg 动力装置: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重:490kg 弹长:4.15mm 弹径:380mm 翼展:900mm |
最小射程:10~20km
最大速度:M3.5
使用高度:25000~28000m(最大)
最大过载:4~6g
制导系统:惯导和指令修正中制导加半主动雷达末制导
动力装置: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重:490kg
设计特点

AA-9採用多功能雷达导引头,具有下视、下射能力,既可打入侵的超音速战略轰炸机,也可用于攻击低空飞行的巡航飞弹,能同时拦截4个目标。 AA-9採用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以加大飞弹燃儘速度和平均速度。它在米格-31M上用的是冷发射方式。
该弹的外形结构与美国的“不死鸟”运距空空飞弹相似(仅最大射程差一些,为120km,“不死鸟”最大为200km),而与前苏联/俄罗斯的所有近/中距空空飞弹有很大不同。它有4片切梢三角形弹翼和4片矩形尾翼。内部结构分为5个舱段:雷达天线罩、制导和引信、战斗部、发动机、控制舵机。制导方式包括惯导和指令修正中制导加半主动雷达末制导,与其配用的机载制导雷达为“拦阻网”L波段脉冲都卜勒电子扫描雷达,搜寻距离360km,可同时跟蹤10个、攻击4个目标,既可攻击飞行高度26000~28000m的高空侦察机,也可攻击飞行高度25~50m的低空入侵的攻击飞机和巡航飞弹。飞弹採用主动雷达引信,其条状天线分布在弹体外测。
建造背景

苏联AA-9空空飞弹是前苏联/俄罗斯自行研製并装备国土防空截击机的第三种远距雷达型空空飞弹,属于第三代远距空空飞弹。该弹由位于莫斯科的“三角旗 ”(Вымпел)机械製造设计局,于1972年开始研製,1982年进入苏联前线战术空军部队服役。该飞弹的系统代号和编号分别为К-100(K- 100),空军使用代号为Р-33(R-33)。它是目前世界上已服役的质量最大、射程最远的空对空飞弹。弹制导方式为,前几秒钟由程式控制,然后用无线电指令修正弹道,靠近目标后改用接收目标的雷达回波进行跟蹤,在离目标20米之内可将任何作战飞机击落。
装备P-33飞弹的米格-31战斗截击机可藉助相控阵雷达同时跟蹤10个目标,并将飞弹导向其中4个目标,也可以通过相控阵雷达对目标进行断断续续照射来制导飞弹。P-33飞弹可用于简单和複杂气象条件下,在有自然和电子干扰和以地面为背景的情况下,全方位攻击各种机动目标和非机动目标,如飞机、直升机,以及巡航式飞弹。目前,在俄罗斯国土防空兵中只有米格-31战斗截击机装备有这种飞弹。
西方和北约集团按照自行确定的对苏联武器装备的命名规则,给予该系列空空飞弹的编号和命名为AA-9“阿摩司”(Amos)。 该弹在设计思想上与美国海军舰载战斗机F-14装备的AIM-54“不死鸟”空空飞弹相似,与机载火控雷达相配合,实施远距拦射攻击。据西方早期报导,该弹採用主动雷达末制导,但在1991年巴黎航展上展出的型号是採用半主动雷达末制导,因而比採用主动雷达末制导的型号要便宜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