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8空空飞弹是中国自行设计製造的空空飞弹,由西安东方机械厂大批生产,其生产线是全国工程化实力最强、质量最为可靠的。
霹雳-8空空飞弹仿製以色列的“怪蛇-3”型空空飞弹生产的一种红外寻的制导的飞弹,具有全向攻击能力。
霹雳-8空空飞弹操作简单、维护简易、性能优异、可靠实用。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都装备了霹雳-8近距格斗飞弹,具体机型有歼-7E、歼-8B和歼-8D。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霹雳-8空空飞弹
- 英文名称:PL-8 Air-to-air Missile
- 前型/级:霹雳-7空空飞弹
- 次型/级:霹雳-9空空飞弹
- 国家:中国
- 弹长:3米
- 弹经:160毫米
- 弹重:120千克
- 引信:主动微波近炸或红外近炸
- 导引头:氮致冷锑化铟
- 飞弹类型:空空飞弹
发展沿革
20世纪80年代末,以色列向中国提供了少量"怪蛇"3飞弹并转让了相关技术,弥补了中国在高机动性近距格斗飞弹方面的空白。很长时间以来,霹雳-8飞弹直到1995年后才逐渐撩开神秘的面纱。

1982年,中国与以色列签订契约,购买怪蛇-3飞弹,并引进该飞弹及其配套产品的专有生产技术,以洛阳空空飞弹射击研究所为基础,建设发展中心;
1983年9月15日,八号工程正式启动,开始执行引进契约;
1983年春,开始批量生产。
1991年3月举行的新加坡亚洲防务展上,CATIC展出了由霹雳-8H和715- I双管37毫米高炮组成的弹炮合一系统。展会上的材料把霹雳-8H描述为一种高机动性的红外线制导飞弹,携带10千克的高爆破片战斗部,最小射程500米,最大射程15000米。
20世纪90年代初在消化PL-8技术的基础上,中国空空飞弹研究院推出了试验用的PL-8H护卫舰舰载型飞弹,后来又研製出改良型飞弹PL-8B。PL-8B与PL-8外形最大不同是寻标器头罩玻璃以非透明材料製作。1993年PL-8B定型靶试成功,1994年开始服役,空军对其质量可靠性非常满意,因此亦获得技术兵器罕见的免检待遇。该生产线除了生产PL-8和PL-9空空飞弹外,也承接其它军工产品。

PL-8/怪蛇III的知名度也许稍逊于同代的美国AIM-9L响尾蛇飞弹,然而除个别零件外,其整体性能并不逊色于后者。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曾从友好国家弄到一批AIM-9L,由于其接口与PL-8相同,可不经改装直接试射,结果表明最重要性能之一的不可逃逸区小于PL-8。
技术特点
霹雳-8空空飞弹採用十字形双鸭式气动外形布局,鸭式舵面位于飞弹重心之前,同装在尾部的大翼展、大面积弹翼相配合,可减少舵面偏转回响时间,提高飞弹的机动性,并提供飞弹最大平衡攻角,提高近距格斗时的安全性。此外,旋转式尾翼可提高舵面横滚控制效率;固定式前翼可增大舵面效应,减少偏航力矩。该弹在结构上的另一特点,是将飞弹分为前、后2个舱段,以利于维护使用,而不是按飞弹各部件分为多个舱段。该弹的性能特点,是具有自动搜寻截获能力、大机动过载和离轴发射能力、以及高的毁伤目标能力。

霹雳-8採用鸭式气动外形布局,但尾翼尺寸较大,且呈现上大下小的倒梯形,安装位置距弹体后端较远,因此易于辨认。在许多图片上,霹雳-8头部常套有黄色保护罩,而其它系列的“霹雳”飞弹一般用红色保护罩。霹雳-8教练弹仅装有弹体后部的弹翼,也较易区分。
霹雳-8空空飞弹和中国以往的飞弹相比,性能上具备三大优势:使用了推力更大的火箭发射器,机动性更强;安装了高性能红外线导引头,具备大离轴角发射能力;能够与头盔瞄準具相连线,飞行员可以“指哪打哪”,增强了赢得空战的几率。
性能数据
弹体参数 | |
---|---|
弹长 | 2.9-3米 |
弹径 | 0.157米 |
翼展 | 0.86米 |
弹重 | 115-120公斤 |
战斗部 | 引信採用发动雷达加触髮式,作用距离7~10米,主动微波近炸或红外近炸 破片式弹头铸有2500颗钢珠,杀伤半径13米,重11公斤 |
飞弹射程 | 最小射程500米 最大射程15公里 |
最大速度 | 2.5马赫 |
使用高度 | 最大使用高度20公里 |
命中机率 | / |
制导方式 | / |
动力装置 | 最大过载35g,导引头最大离轴发射角20度 |
总体评价
PL-8从以色列引进的不光是技术,更重要的是完整的当代先进生产流程和优良的质量管理体系,后者的影响远超出PL-8和飞弹行业本身,它令中国军工产业潜移默化与西方接轨,其深层意义远超一般人所想像。
霹雳-8虽然性能较好,但也有自己的缺点,那就是重量较大,其重量达到120公斤,不但远远高于AIM-9L的90公斤,也高于R-73的105公斤,可以说是现役最重的近距空空飞弹,衍生的问题就是载机适应能力较差。我国在引进怪蛇-3之初进行载机测试时,就感觉歼-7重量偏轻,挂上飞弹后,重心后移,发射时冲击力大,飞行员难以控制,因此当时批量生产的歼7II型飞机实际上难以挂载霹雳-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