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环境工程和模拟试验(上)》概括介绍了空间环境工程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工程套用。分上、下两册,上册为空间环境工程,下册为动力学环境工程。L册重点论述卫星空间环境试验中的真空技术、低温技术、太阳辐照技术,空间模拟器设计,热控试验方法等。下册重点论述卫星环境振动、冲击,声学试验方法与测试技术,结构模态分析与试验等。《卫星环境工程和模拟试验(上)》可供从事航天工程与质量保证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基本介绍
- 书名:卫星环境工程和模拟试验
- 出版社:中国宇航出版社
- 页数:430页
- 开本:32
- 品牌:中国宇航出版社
- 作者:柯受全
- 出版日期:1993年11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800345753
内容简介
《卫星环境工程和模拟试验(上)》:飞弹与航天丛书.第5辑·卫星工程系列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
1.1 环境分类及卫星环境工程的组成
1.2 卫星环境工程中的环境模拟
1.2.1 空间环境模拟
1.2.2 动力学环境模拟
1.3 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2章 空间环境效应与模拟试验
2.1 概述
2.2 空间真空环境效应
2.2.1 压力差效应
2.2.2 真空放电效应
2.2.3 热辐射效应
2.2.4 真空出气效应
2.2.5 材料蒸发、升华和分解效应
2.2.6 乾摩擦、黏着与冷焊效应
2.3 空间太阳辐照环境效应
2.3.1 辐射热效应
2.3.2 辐射紫外效应
2.4 空间其他重要环境效应
2.4.1 粒子辐照环境效应
2.4.2 弱磁场环境效应
2.4.3 磁层亚暴环境效应
2.4.4 微重力环境效应
2.4.5 原子氧环境效应
2.4.6 微流星体环境效应
2.4.7 空间碎片环境效应
2.4.8 电浆环境效应
2.4.9 高层大气环境效应
2.5 热真空试验技术
2.6 空间其他重要环境模拟与试验技术
参考文献
第3章 空间环境模拟试验设备
3.1 热真空试验设备
3.1.1 试验目的与要求
3.1.2 设备组成
3.1.3 中国热真空试验设备
3.2 空间模拟器
3.2.1 用途与要求
3。2.2 设备组成
3.2.3 典型空间模拟器
3.2.4 发展趋势
3.3 专用空间环境模拟试验设备
3.3.1 真空冷焊与乾摩擦试验设备
3.3.2 轴承润滑试验设备
3.3.3 冷热交变试验设备
3.3.4 太阳电池标定试验设备
3.3.5 雷射点火模拟试验设备
3.3.6 X射线望远镜空间环境模拟检测试验装置
3.3.7 红外定标试验设备
参考文献
第4章 真空环境模拟技术
4.1 热真空试验设备的真空获得技术
4.1.1 热真空试验设备对真空环境的要求
4.1.2 真空获得方法
4.2 空间模拟器的真空获得技术
4.2.1 空间模拟器对真空环境的要求
4.2.2 空间模拟器真空获得的进展
4.3 火箭发动机高空试车台的真空获得技术
4.3.1 火箭发动机高空试车台的作用
4.3.2 火箭发动机高空试车台的抽气系统
4.3.3 高高空和超高空试车台的研究
4.4 空间模拟室的真空测量
4.4.1 真空测量的特点
4.4.2 KM4空间模拟室的真空测量
4.5 空间模拟室的真空检漏技术
4.5.1 检漏的一般问题
4.5.2 检漏方法的选择
4.5.3 组件检漏方法
4.5.4 总体检漏方法
4.6 空间模拟室的污染监控
4.6.1 污染源
4.6.2 污染监测
4.6.3 污染控制
参考文献
第5章 真空容器的设计与製造
5.1 概述
5.2 结构设计
5.3 大门开启机构
5.3.1 结构型式
5.3.2 结构设计
5.3.3 实例
5.4 製造工艺
5.4.1 製造工艺要求
5.4.2 主要工艺
5.5 卫星运动模拟器
5.5.1 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5.5.2 结构型式
参考文献
第6章 冷黑环境模拟技术
6.1 概述
6.2 冷黑环境模拟的误差分析
6.2.1 误差分析
6.2.2 液氮热沉的评价
6.3 热沉结构设计
6.3.1 结构方案
6.3.2 热沉材料
6.3.3 热沉壁板方案的选择
6.3.4 深冷泵的结构设计
6.3.5 热沉进出口结构与支承结构
6.4 热沉的设计计算
6.4.1 液氯热沉的设计计算
6.4.2 深冷泵的设计计算
6.5 热沉製造工艺
6.5.1 工艺準备
6.5.2 热沉的焊接
6.5.3 热沉的检验
6.6 热沉表面黑度
6.6.1 有机涂层
6.6.2 铝的阳极氧化着色
6.6.3 铜和不鏽钢镀黑镍
参考文献
第7章 低温系统
7.1 液氮系统
……
第8章 空间外热流环境的红外模拟技术
第9章 太阳辐照环境模拟技术
第10章 热真空环境模拟的控制
第11章 卫星热平衡和热真空试验技术
第12章 空间其他重要环境的模拟技术
1.1 环境分类及卫星环境工程的组成
1.2 卫星环境工程中的环境模拟
1.2.1 空间环境模拟
1.2.2 动力学环境模拟
1.3 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2章 空间环境效应与模拟试验
2.1 概述
2.2 空间真空环境效应
2.2.1 压力差效应
2.2.2 真空放电效应
2.2.3 热辐射效应
2.2.4 真空出气效应
2.2.5 材料蒸发、升华和分解效应
2.2.6 乾摩擦、黏着与冷焊效应
2.3 空间太阳辐照环境效应
2.3.1 辐射热效应
2.3.2 辐射紫外效应
2.4 空间其他重要环境效应
2.4.1 粒子辐照环境效应
2.4.2 弱磁场环境效应
2.4.3 磁层亚暴环境效应
2.4.4 微重力环境效应
2.4.5 原子氧环境效应
2.4.6 微流星体环境效应
2.4.7 空间碎片环境效应
2.4.8 电浆环境效应
2.4.9 高层大气环境效应
2.5 热真空试验技术
2.6 空间其他重要环境模拟与试验技术
参考文献
第3章 空间环境模拟试验设备
3.1 热真空试验设备
3.1.1 试验目的与要求
3.1.2 设备组成
3.1.3 中国热真空试验设备
3.2 空间模拟器
3.2.1 用途与要求
3。2.2 设备组成
3.2.3 典型空间模拟器
3.2.4 发展趋势
3.3 专用空间环境模拟试验设备
3.3.1 真空冷焊与乾摩擦试验设备
3.3.2 轴承润滑试验设备
3.3.3 冷热交变试验设备
3.3.4 太阳电池标定试验设备
3.3.5 雷射点火模拟试验设备
3.3.6 X射线望远镜空间环境模拟检测试验装置
3.3.7 红外定标试验设备
参考文献
第4章 真空环境模拟技术
4.1 热真空试验设备的真空获得技术
4.1.1 热真空试验设备对真空环境的要求
4.1.2 真空获得方法
4.2 空间模拟器的真空获得技术
4.2.1 空间模拟器对真空环境的要求
4.2.2 空间模拟器真空获得的进展
4.3 火箭发动机高空试车台的真空获得技术
4.3.1 火箭发动机高空试车台的作用
4.3.2 火箭发动机高空试车台的抽气系统
4.3.3 高高空和超高空试车台的研究
4.4 空间模拟室的真空测量
4.4.1 真空测量的特点
4.4.2 KM4空间模拟室的真空测量
4.5 空间模拟室的真空检漏技术
4.5.1 检漏的一般问题
4.5.2 检漏方法的选择
4.5.3 组件检漏方法
4.5.4 总体检漏方法
4.6 空间模拟室的污染监控
4.6.1 污染源
4.6.2 污染监测
4.6.3 污染控制
参考文献
第5章 真空容器的设计与製造
5.1 概述
5.2 结构设计
5.3 大门开启机构
5.3.1 结构型式
5.3.2 结构设计
5.3.3 实例
5.4 製造工艺
5.4.1 製造工艺要求
5.4.2 主要工艺
5.5 卫星运动模拟器
5.5.1 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5.5.2 结构型式
参考文献
第6章 冷黑环境模拟技术
6.1 概述
6.2 冷黑环境模拟的误差分析
6.2.1 误差分析
6.2.2 液氮热沉的评价
6.3 热沉结构设计
6.3.1 结构方案
6.3.2 热沉材料
6.3.3 热沉壁板方案的选择
6.3.4 深冷泵的结构设计
6.3.5 热沉进出口结构与支承结构
6.4 热沉的设计计算
6.4.1 液氯热沉的设计计算
6.4.2 深冷泵的设计计算
6.5 热沉製造工艺
6.5.1 工艺準备
6.5.2 热沉的焊接
6.5.3 热沉的检验
6.6 热沉表面黑度
6.6.1 有机涂层
6.6.2 铝的阳极氧化着色
6.6.3 铜和不鏽钢镀黑镍
参考文献
第7章 低温系统
7.1 液氮系统
……
第8章 空间外热流环境的红外模拟技术
第9章 太阳辐照环境模拟技术
第10章 热真空环境模拟的控制
第11章 卫星热平衡和热真空试验技术
第12章 空间其他重要环境的模拟技术
序言
《卫星环境工程和模拟试验》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众多专家共同编着的。本书概括介绍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建院20余年来在环境工程方面的主要成就。其主要特点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全书各章除必要的基本概念叙述和理论推导外,偏重于工程套用。这是国内一本比较完整和详尽地叙述卫星空间环境和动力学环境模拟技术的书。
本书分上、下两册,上册为空间环境工程,下册为动力学环境工程。上、下两册各属不同学科领域,互相独立。上册重点论述卫星空间环境试验中的真空技术、低温技术、太阳辐照技术,空间模拟器设计,热控试验方法等。下册重点论述卫星环境振动、冲击、声学试验方法与测试技术,结构模态分析与试验等。
本书可供从事航天工程与质量保证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本书分上、下两册,上册为空间环境工程,下册为动力学环境工程。上、下两册各属不同学科领域,互相独立。上册重点论述卫星空间环境试验中的真空技术、低温技术、太阳辐照技术,空间模拟器设计,热控试验方法等。下册重点论述卫星环境振动、冲击、声学试验方法与测试技术,结构模态分析与试验等。
本书可供从事航天工程与质量保证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