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赔偿》是派拉蒙影业公司出品的犯罪片,由比利·怀尔德执导,弗莱德·麦克莫瑞、芭芭拉·斯坦威克主演,于1944年4月24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改编自詹姆斯·M·凯恩的同名小说,讲述了菲利丝与保险业务员瓦尔特为了诈领巨额保险金,于是合计谋害狄金森的故事。1945年,该片获得第1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
基本介绍
- 导演:比利·怀尔德
- 主演:弗莱德·麦克莫瑞,芭芭拉·斯坦威克
- 发行公司:派拉蒙影业公司
- 对白语言:英语
- imdb编码:tt0036775
- 中文名:双重赔偿
- 外文名:Double Indemnity
- 其它译名:双重保险、双重生活
- 製片成本:927,262美元
- 类型:黑色电影、剧情、犯罪
- 片长:107分钟
- 上映时间:1944年9月6日
- 色彩:黑白
- 主要奖项:第1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
第1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
剧情简介
保险代理人沃尔特(弗莱德·麦克莫瑞 饰)在卖汽车保险时认识了车主的美艳妻子菲利丝(芭芭拉·斯坦威克饰)。在这位蛇蝎美人的煽动下,聪明的代理人沃尔特设下了赔偿金额加倍的死亡陷阱。沃尔特与菲利丝合计谋害菲利丝的丈夫,以便诈领巨额保险金。而菲利丝丈夫的保单上有一附笔,若因死于火车轮下则可获得双倍赔偿。
一切进行的非常顺利,菲利丝的丈夫死掉了,沃尔特和菲利丝两人的爱情和金钱似乎都有了保障。然而,保险调查员凯斯却觉得事有蹊跷,于是开始调查整个事件。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
沃尔特·奈夫 | 弗莱德·麦克莫瑞 | ---- |
菲利丝·狄金森 | 芭芭拉·斯坦威克 | ---- |
巴顿·凯斯 | 爱德华·罗宾逊 | ---- |
Sam Garlopis | 福图尼奥·博纳诺瓦 | ---- |
Mr. Jackson | Porter Hall | ---- |
Lola Dietrichson | Jean Heather | ---- |
Mr. Dietrichson | Tom Powers | ---- |
Nino Zachetti | Byron Barr | ---- |
Edward S. Norton, Jr. | Richard Gaines | ---- |
Joe Peters | John Philliber | ---- |
Joe Peters | James Adamson | ---- |
Pullman Porter | James Adamson | ---- |
Train Conductor | 埃德蒙·科博 | ---- |
Conductor | Kernan Cripps | ---- |
Redcap | Harold Garrison | ---- |
Man in Drug Store | Eddie Hall | ---- |
Man | George Magrill | ---- |
Fat Shopper in Market | Constance Purdy | ---- |
Pullman Conductor | Dick Rush | ---- |
Pullman Porter | Floyd Shackelford | ---- |
Pullman Porter | Oscar Smith | ---- |
Man Reading Book | 雷蒙德·钱德勒 | ---- |
Pullman Porter | Billy Mitchell | ---- |
职员表
製作人 | 原着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选角导演 | 美术设计 | 服装设计 | 布景师 |
---|---|---|---|---|---|---|---|---|---|---|
Buddy G. DeSylva Joseph Sistrom | 詹姆斯·M·凯恩 | 比利·怀尔德 | Charles C. Coleman Bill Sheehan | 雷蒙德·钱德勒 比利·怀尔德 | John F. Seitz | 米克罗斯·罗兹萨 | Harvey Clermont | 哈尔·佩雷拉 | 伊迪丝·海德 | Bertram C. Granger |
参考资料来源
角色演员介绍
- 沃尔特·奈夫演员:弗莱德·麦克莫瑞成功的保险代理人。他偶然认识了狄金森先生的第二任妻子菲利丝。菲丽丝向沃尔特暗示她想谋害丈夫,以便诈领巨额保险金。沃尔特在坚持职业原则与接受美色诱惑之间选择了放弃理智。于是,他设下了赔偿金额加倍的死亡陷阱。
- 菲利丝·狄金森演员:芭芭拉·斯坦威克狄金森先生的妻子,蛇蝎美人。她本来是一名普通的护士,负责照顾狄金森深爱的太太。在狄金森太太过世之后,她用自己的年轻和美貌吸引了狄金森。在瓦尔特来到她家以后,她向瓦尔特诉说了丈夫的诸多不好之处。在她的煽动下,瓦尔特愿意参与她的杀夫计画。
- 巴顿·凯斯演员:爱德华·罗宾逊沃尔特·奈夫的好友,保险公司的调查员,他对狄金森先生之死产生的怀疑,于是着手调查整个事件。
参考资料来源
幕后花絮
影片段预告絮
- 导演最初设计的结局是凯斯目睹沃尔特走进毒气室。
- 男主角沃尔特·奈夫最初叫沃尔特·奈斯,但比利·怀尔德后来发现有一个叫沃尔特·奈斯的人居住在比佛利山,而且恰巧也是保险业务员,为了避免给他造成不良影响,才改为沃尔特·奈夫。
- 片中有一场戏是沃尔特和菲利丝在作案之后无法发动汽车,这个场景是导演比利·怀尔德后来扩充的情节,因为比利·怀尔德在结束一天的拍摄之后,同样无法发动汽车。
- 芭芭拉·斯坦威克佩戴的金色假髮是导演比利·怀尔德的主意。
- 在编写剧本过程中,比利·怀尔德同雷蒙德·钱德勒相处得并不融洽,两人常常产生争执。
- 沃尔特·奈夫的角色最初由乔治·拉夫特扮演;由于乔治·拉夫特坚持与原着截然相反的结局,这也导致他失去出演该片的机会。
穿帮镜头
- 当沃尔特第一次吻菲利丝时,画面中沃尔特的扮演者弗雷德·麦克默里的手上戴有戒指,这个纰漏直到后期製作时才被发现。
- 菲利丝射中奈夫之后,奈夫抓住了小臂,但当他离开时,握住的却是大臂;而在最后一段中,血是从奈夫的肩部流出来的。
- 片中有一场戏是菲利丝躲在门外偷听沃尔特同凯斯的谈话时,差点被开门的凯斯发现;这段情节不可能在现实中发生,因为美国公寓的门都是朝里开的。
参考资料来源
获奖记录
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方 | 获奖情况 |
---|---|---|---|
1945年 | 第1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 | 《双重赔偿》 | 提名 |
第1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 | 比利·怀尔德 | ||
第1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剧本 | 雷蒙德·钱德勒、比利·怀尔德 | ||
第1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 芭芭拉·斯坦威克 | ||
第1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摄影(黑白) | John F. Seitz | ||
第1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音响效果 | Loren L. Ryder | ||
第1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配乐 | 米克罗斯·罗兹萨 |
製作发行
发行公司
时间 | 名称 | 国家 |
---|---|---|
1944年 | 派拉蒙影业公司 | 美国 |
1945年 | Paramount Pictures | 芬兰 |
1946年 | Paramount | 法国 |
1947年 | Motion Picture Export Association | 荷兰 |
1998年 | Image Entertainment Inc. | 美国 |
2000年 | Argentina Video Home (AVH) | 阿根廷 |
2004年 | Universal Home Entertainment | 美国 |
2005年 | 4 Front Video | 英国 |
2006年 | Madman Entertainment Pty. Ltd. | 澳大利亚 |
2006年 | Universal Studios Home Video | 美国 |
2006年 | Versátil Home Vídeo | 巴西 |
上映日期
时间 | 国家 | 时间 | 国家 |
---|---|---|---|
1944年4月24日 | 美国 | 1947年3月6日 | 西班牙 |
1944年11月27日 | 瑞典 | 1947年8月9日 | 义大利 |
1944年12月7日 | 澳大利亚 | 1948年4月5日 | 丹麦 |
1945年8月24日 | 葡萄牙 | 1950年6月6日 | 西德 |
1945年10月26日 | 芬兰 | 1952年3月28日 | 奥地利 |
1945年 | 土耳其 | 1953年12月12日 | 日本 |
1945年 | 比利时 | 2002年7月5日 | 墨西哥 |
1946年7月31日 | 法国 | 2012年6月25日 | 英国 |
影片评价
《双重赔偿》是影史最伟大的黑色影片之一。影片的电影风格以及重重的悬念都对悬念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一部经典黑色电影,《双重赔偿》有着成熟老练的镜头语彙,精巧大器的结构以及寓意深刻的内涵。《双重赔偿》表面上是指双倍赔偿的保险金,它既是该片故事的核心,也是人物行为的最主要动力源,同时也是引发悲剧的导火索,几乎所有的矛盾冲突和剧情都和它有关。该片的剧情不仅起伏跌宕,而且扣人心弦。然而在情节层面之下,该片的片名和剧情其实还包含着编导的道德寓意。该片告诉观众贪慾不仅毁灭了片中男女主角的灵魂和肉体,还毁灭了他们的爱情和生命。(《新世纪剧坛》评)
《双重赔偿》是黑色电影的代表作,它具有黑暗而压抑的背景气氛以及黑色电影的标準元素。该片在创意和细腻这两个方面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片中有一场戏是男女主人公一起出现在超市中,导演将整场戏一分为二,并为利诱到威逼的节奏转变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在超市这种公共场所中,男女主人公小心说话的危机感既有生活逻辑的真实,又充满了戏剧张力。这一细节的细腻处理,不但準确地展现了人物的内心活动,更体现了导演独具匠心的创意。(《南方都市报》、《新世纪剧坛》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