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9)》(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2009年中国金融发展和改革开放面临新形势,维护金融稳定面临新挑战。中国金融行业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防範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健康、安全运行。
基本介绍
- 中文名:2009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19日
- 发布单位:中国人民银行
- 主要内容:金融稳定报告
总结
《报告》认为,2008年中国克服特大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金融改革和创新继续稳步推进,金融基础设施继续得到加强,金融体系总体稳定安全。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共同维护金融稳定。
《报告》指出,2008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金融体系运行的巨观环境良好;金融改革成效显着,金融开放继续推进,金融创新不断加强;外汇储备继续保持增长,应对外部冲击能力不断增强;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和居民收入继续保持增长,实际支付能力进一步提高;金融市场继续保持健康发展,总体运行平稳;金融安全网建设继续推进,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基于对我国2008年银行、证券和保险业的分行业评估,《报告》指出,2008年我国金融业总体实力稳步提高,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本外币存贷款余额继续提高,资本充足率达标银行数量进一步增加。证券期货机构经营稳健,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建设稳步推进。保险业资产实力有所增强,日益成为最佳化金融结构、提高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力量。金融机构贯彻落实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强内部管理,防範金融风险,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相关行业
银行业
报告认为,当前银行业要处理好支持经济发展和防範金融风险的关係,既要避免盲目惜贷也要防止盲目放贷,积极防範信用风险。一是要把握信贷的投放节奏,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注意防範低水平重複建设可能引发的信贷风险。二是要继续最佳化信贷结构。适当控制对一般加工业的贷款,限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关注集中放贷行为的潜在风险,降低信用风险集中度。再就是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强化信贷监督和内控建设,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和重点行业企业信贷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信贷风险事件。四是运用信贷资产重组、转让和其他信用风险管理工具,适度分散信贷风险。五是加强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密切监测房地产价格波动,积极开展压力测试,动态评估房地产的信贷风险。
下一阶段银行要加快业务创新,保持利润的合理增长,继续最佳化盈利结构。一个是抓住当前扩内需和保增长的市场契机,大力调整信贷结构,积极开展一些符合国家政策导向,而且经济资本回报率比较高,有利于最佳化结构的信贷业务,提高信贷收益水平。二是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紧密结合当前形势和市场需求变化情况,推动中间业务加快发展,进一步提高手续费、佣金和非信贷资金收益比例。三是要提高创新能力,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金融的创新力度,开发一些有特色的新产品和新业务,避免过度同质化、低水平竞争,同时提高综合的盈利能力。四是做好金融谘询和代客理财服务,强化理财产品的风险管理,改善理财业务的盈利状况。五是完善信贷风险定价机制,科学平衡风险与收益,追求合理回报。
民间信贷业
报告认为民间借贷增强了经济运行的自我调整和适应能力。但民间借贷活动不规範容易滋生高利贷、非法集资、金融欺诈和洗钱犯罪等活动,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因此,报告认为必须採取强有力措施,规範和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首先是要完善法律制度,引导民间借贷规範发展,要促进多层次信贷供给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为此,必须採取有力措施,规範和引导民间信贷健康发展。一是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强化法律和市场约束,积极引导民间信贷规範发展;促进多层次信贷供给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二是要区别对待分类管理,保护正常的民间借贷,严厉打击非法的集资活动。还有要进一步发展正规金融,增强正规金融引导民间借贷的能力,形成民间借贷和正规金融和谐共存的环境。四是加强金融知识和舆论宣传教育,充分揭露非法金融活动的危害性,提高民众金融风险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还要建立一个监测调控体系,将民间借贷纳入经济金融监测和巨观调控视野,防範民间借贷潜在风险向银行业传导。
相关工作
《报告》提出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贯彻落实金融促进经济发展各项措施,创造有利于金融稳定的巨观经济环境;继续深化金融改革,提高金融业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发挥危机应急处置机製作用,切实防範系统性金融风险;切实改善融资结构,提升金融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能力;改进金融监管制度和方法,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稳步推进金融创新,提升金融业整体竞争力;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为国际金融稳定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