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信访事项查询试行办法》意在为规範信访事项查询活动,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有关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根据《信访条例》、《上海市信访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上海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上海市信访事项查询试行办法
- 类型:法律
- 适用于:上海
- 实质:法律
办法内容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规範信访事项查询活动,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有关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根据《信访条例》、《上海市信访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範围)
信访人向本市各级政府信访机构或有关行政机关查询投诉请求信访事项的办理情况,有关机关接受查询请求、反馈查询结果的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查询原则)
信访事项查询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一)谁主管、谁负责;
(二)方便信访人;
(三)接受、反馈查询準确、及时;
(四)保护信访人合法权益。
第四条(信息系统的建立)
各级行政机关应当充分利用现有政务信息网路资源和计算机技术,建立互联互通的信访信息系统,为信访人查询信访事项办理情况提供便利。
第五条(反馈责任)
有关机关接受查询请求后,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将查询结果反馈给信访人。第二章查询的主体及範围
第六条(查询申请的主体)
信访人向本市各级政府信访机构或有关行政机关提出投诉请求并收到有关机关的《受理告知单》后,可以查询该事项的办理情况。
第七条(接受查询的主体)
办理投诉请求信访事项的有关机关负责接受、反馈该信访事项办理情况的查询。
对信访事项作出处理的行政机关分立、合併、撤销的,由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负责接受、反馈信访事项的查询;职责不清的,由本级政府指定的行政机关负责。
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机关职责範围内的信访事项,由受理机关依其职权範围分别接受、反馈该信访事项的查询。
有抄送的信访事项,由办理机关向抄送机关了解情况后,负责接受、反馈该信访事项的查询。
第八条(查询範围)
信访人可以申请查询其所提出的投诉请求的办理进度和办理结果。
涉及纪检、监察的投诉请求的查询,按照纪检、监察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处理。第三章处理程式
第九条(查询申请的提出)
信访人的投诉请求由行政机关受理后,信访人可以持《受理告知单》和身份证明,到受理机关接待场所提出查询信访事项办理进度和结果的申请。
第十条(委託查询)
信访人不能或不宜到指定场所提出查询申请的,可以委託其他人代为提出查询申请。
但特殊情况的除外。
委託他人代为提出查询申请,应当持《受理告知单》、查询委託书、委託人的身份证明到受理机关接待场所提出查询申请。
查询委託书应当包括信访人姓名(名称)、联繫方式、身份证明複印件,委託人姓名、联繫方式,委託事项,信访人签名或盖章等。
接受查询的有关机关在接受委託查询时,应当核对《受理告知单》、委託人身份证,收下查询委託书,并与信访人取得联繫,确认委託情况。
第十一条(查询单的填写)
信访人查询投诉请求的办理情况时,应当填写查询单。
查询单包括信访人姓名(名称)、联繫方式、《受理告知单》编号以及查询事项等。
第十二条(查询申请的登记)
对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查询申请,接受查询的有关机关应当指派工作人员当场予以登记。
第十三条(查询结果的反馈)
查询申请登记后,可以当场反馈的,应当给予当场反馈。
不能当场反馈的,应当在15日内告知办理进度或结果。
第十四条(反馈形式)
接受查询的有关机关可以採用信函、电话、电子邮件、当面反馈等形式反馈查询结果,并予登记。
查询人要求给予书面答覆的,应当给予书面答覆。
第十五条(查询次数及告知义务)
信访事项在办理过程中,信访人可以申请查询该信访事项的办理进度,但申请查询的间隔时间应当不少于30天;
信访办理、複查、覆核程式终结的,信访人可以查询该信访事项的办理结果,但有关机关已将办理结果答覆信访人的,不再受理重複查询申请。
第十六条(不予查询的範围)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机关可以不提供查询:
(一)匿名信访事项;
(二)涉及国家秘密的信访事项;
(三)涉及商业秘密的信访事项;
(四)涉及个人隐私的信访事项;
(五)信访人在信访事项中明确要求保密,而未能提供本人身份证明的;
(六)已受理查询申请,反馈了信访事项办理结果,并告知不再重複受理的;
(七)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的其他情形。
符合前款第(二)项至第(七)项规定的,有关机关应当自收到查询申请之起15日内,将不提供查询的理由告知信访人。
第十七条(法律责任)
接受查询的机关在受理查询申请过程中违反本办法,未及时反馈信访人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并对有关工作人员进行批评、教育。
但因信访人未提供準确查询线索的除外。
第十八条(归档管理)
接受查询的机关应当将查询中形成的文书整理后归档。第四章附则
第十九条(参照执行规定)
本市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接受、反馈信访事项查询的工作,参照本办法执行。
对外国人、无国籍人和外国组织信访事项查询申请的接受、反馈工作,参照本办法执行。
施行时间
第二十条(施行时间)
本办法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