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法律规範体系建构》一书的出版社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作者是张辉 。本书介绍了上市公司法的基本概念及其规範。
基本介绍
- 书名:上市公司法律规範体系建构
- 作者:张辉
- ISBN:9787509718766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图书信息
丛 书 名: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者文库·政法社会系列出版时间:2010-11-01版 次:1页 数:254装 帧:平装开 本:16开所属分类:图书 > 法律 > 商法
内容简介
上市公司法律规範既源于公司法,又相对独立于公司法。实际上,以上市公司治理为中心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法律规範,且显露出资本市场法律规範主导的趋向。但目前没有一部成文法以“上市公司法”命名,上市公司的法律调整仍处于不同效力层级、不同性质(综合性和专门性)的法律规範堆积在一起的状态。是採取上市公司集中统一立法的形式,还是明确授予资本市场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的立法权,从而在客观上将上市公司法律规範纳入资本市场法律规範的範畴,抑或保持目前分散且堆积式立法的现状,但通过创设某种机制使上市公司法律规範之间保持融合,再或者有其他路径?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仅基于资本市场的影响,上市公司的法律规範就已不可能由一部法律完成,而只能选择以公司法或资本市场法律规範为主导的方式来完成上市公司法律规範体系化建构的任务。若选择前者,则必须给予资本市场监管机构制定上市公司组织法的权力,以回应资本市场立法实践的需要;若选择后者,则必须对公司法和证券法的法制功能进行重新定位,以为扩充证券法对上市公司组织法的规範功能提供法律上的依据。
作者简介
张辉,女,汉族,吉林长春人。2002年9月至2007年7月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2007年9月至2009年4月在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出站后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商法研究室工作。迄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学术着作4部,译着1部,另参与完成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等组织的多项课题。主要获奖情况为: 《公司社会责任:法律的位置》一文获得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2009年度商法学优秀论文一等奖;《证券执法和解制度研究》(参与课题)荣获2007年度中国证监会稽查集体嘉奖。
·查看全部>>
目录
引言——上市公司法律规範的演进路径
第一章 资本市场与上市公司法律规範的联结点
第一节 主体性联结点:上市公司
一 上市公司的双重地位
二 股东与投资者的法律地位和法律保护
三 董事的身份及法律规範构成
第二节 功能性联结点:资本市场功能
一 融资功能
二 投资功能
三 流通功能
第三节 规範性联结点:证券法与公司法
一 法律规範上的关联
二 立法技术上的关联
第二章 资本市场法制的挑战与上市公司法律规範体系
第一节 资本市场法律规範整理
一 资本市场法律规範的形式
二 资本市场法律规範的内容
第二节 上市公司法律规範的另类形成路径
一 上市公司法律规範的基本形式
二 政府监管规则的公司法化
三 证券上市规则的公司法化
四 公司治理準则的公司法效力
第三节 上市公司法律规範执行机制的构建
一 上市公司法律规範的内部执行机制
二 上市公司法律规範的外部执行机制
三 上市公司法律规範的司法执行机制
第四节 公司法法制功能检视
一 公司法法制功能解释
二 公司法法制功能虚化现象
第五节 上市公司法律规範的体系化思考
一 上市公司与公司类型化
二 上市公司法律规範的立法机制
三 上市公司的法律规範体系
第三章 资本市场竞争推动的上市公司治理规则的趋同性
第一节 资本市场竞争性发展的态势
一 资本市场竞争的主角:资本市场监管机构和证券交易所
二 资本市场竞争的方式:规则竞争
三 资本市场竞争的结果:上市公司治理规则趋同
第二节 上市公司治理规则趋同的两个样本
一 样本一:美国法:
二 样本二:欧盟公司法
第三节 上市公司治理规则趋同的两种形式
一 形式趋同
二 功能趋同
三 资本市场因素的权重差异
第四节 上市公司治理规则趋同的四种方式
一 强制性立法方式
二 法院裁判方式
三 倡导性规範方式
四 上市公司自我选择方式
第四章 资本流动性与上市公司法律规範重构
第一节 资本流动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动
一 股权结构的公司法意义
二 资本流动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影响
三 上市公司立法对股权结构变动的应对
第二节 交叉持股与上市公司法律规範建构
一 交叉持股——资本流动的结果
二 交叉持股的公司法规制
三 交叉持股的资本市场法律规範
第三节 公司集团化与上市公司法律规範模型建构
一 公司集团化的一般现象
二 公司集团化现象的公司法应对
三 小结
第四节 资本市场收购与上市公司法律规範建构
一 资本市场收购对上市公司治理的监督
二 上市公司法律规範对资本市场收购的态度——反收购措施的运用
第五节 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上市公司法律规範的发展
一 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理念:市场化
二 徵集委託投票制度检视:股改实践与立法
三 股改进程与上市公司治理规範化
四 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上市公司法律规範的变革压力
第五章 中国上市公司法律规範的特殊问题
第一节 中国上市公司法律规範的现状
一 以资本市场监管法律规範为主体的体系构成
二 以资本市场监管权为基础的法律执行
三 指引性规则在我国上市公司法律规範体系中的地位
四 相对独立的理论研究状况
第二节 中国资本市场的独特视角:对上市公司法律规範的影响
一 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发展
二 监管与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矛盾
三 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结构
第三节 中国公司集团化的特殊形成及法律规範
一 中国公司集团化的特殊形成
二 中国公司集团的法律规範
三 中国公司集团的上市模式选择
第四节 国有企业改革对上市公司法律规範设计的影响
一 国有企业上市——资本市场的使命
二 国有股份流通的限制:限制资本流动性的措施
三 国企改革发展与上市公司法律规範设计
四 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拥有一支朝气蓬勃的青年研究队伍,他们多数是毕业于本院研究生院和全国许多着名大学的博七生、硕士生,有的曾出国求学。他们接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基础知识扎实,目光敏锐,视野开阔。目前,在经济学、哲学、宗教学、社会学、法学、国际问题、文学、语言学、史学等主要学科领域,正有越来越多的青年研究人员承担起重要的研究工作。他们中间有的已经崭露头角,有的已经成为博士生导师、学术带头人,在学科建设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为社会科学提供了机遇,同时,研究事业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新问题。其中一个亟待解决的困难就是学术着作出版难的问题。社会科学研究主要是通过论着的形式作用于社会,出版问题得不到解决,研究成果就难以产生其应有的社会效应,研究人员的劳动价值也就得不到社会的承认。目前,学术着作出版难已经成了一个困扰研究人员的普遍的社会现象。名家的着作尚且难出版,青年人的就更难了,对青年科研人员来说,学术成果能否被社会所接受比物质生活待遇好坏似乎更为重要。因此,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关係到科研队伍的稳定和研究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根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