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蚊(crane fly),双翅目(Diptera)大蚊科(Tipulidae)昆虫。体细长似蚊,足长。有的很小,长的可达3公分(1.2吋)。飞行慢,常见于水边或植物丛中,不叮咬人或牲畜。牧场大蚊(Tipula simplex)卵小而黑,产在阴湿处。孵出的幼虫细长,皮坚韧而褐色。幼虫通常食腐败植物;有些种类的幼虫肉食性;有的危害穀类和牧草的根。一冬都进食,到春天进入休眠。成虫口器退化,无法进食。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大蚊
- 拉丁学名:Tipulidae
- 别称:蚊子杀手、猎蚊
- 界:动物界
- 门:节肢动物门
- 亚门:六足亚门
- 纲:昆虫纲
- 亚纲:有翅亚纲
- 目:双翅目
- 亚目:长角亚目
- 科:大蚊科
- 亚科:大蚊亚科
- 属:大蚊属
- 英文名:crane fly
习性
大蚊的幼期一般生活在潮湿的泥土中,通常取食土壤中的腐烂物质,有些种类也危害植物的根,成为水稻的一害。因此,在稻丛中常见到大蚊的成虫用前足抓住叶片,后面的两对足伸得直直的垂吊着,摇摇晃晃的身体象是在荡鞦韆。如果不去触动它,又好像一具乾枯的虫尸,原来它是以装死迷惑敌人。部分种类的雌性大蚊在遇险时会从后部产卵器后向远处射出卵以求自保,距离甚远,最远可达20厘米。
分类
大蚊属双翅目,大蚊科(Tipulidae),不咬人的。与吸血传病的蚊虫,只能算是远房亲戚。

形态
大蚊小至大型,体细长少毛。灰褐色至黑色。头大,无单眼,雌虫触角丝状,雄虫触角栉齿状或锯齿状。主要特徵是中胸背板有一“V”形沟;翅狭长,Sc近端部弯曲,连线于Rl,Rs分3支,A脉两条。平衡棒细长。足细长,转节与腿节处常易折断。幼虫圆柱形或略扁,头部大部骨化,腹末通常有6个肉质突起。陆生、水生或半水生。

分布
在南方地区居多。
其它
大蚊看来像巨型的蚊子,似乎相当可怕,可是事实上,在差不多6000种之中,是不会叮人或叮其他动物的。它们的幼虫通常生活在水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