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疱型脚气是脚气的一种,皮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对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均有较大影响。不合理、不规範的诊断与治疗常导致脚气治癒率低、复发率高。脚气是夏季发病率最高的一种传染性皮肤病,盛夏双脚出汗多,脚气真菌活动活跃,应抓紧防治。
基本介绍
- 西医学名:水疱型脚气
- 中医学名:脚癣
- 其他名称:香港脚
- 发病部位:脚部
- 主要症状:脱皮,脱屑微痒,冬季裂口,夏天起泡
- 主要病因: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断髮毛癣菌
- 多发群体:运动员,煤矿工人,士兵,糖尿病及爱滋病患者等
- 传染性:有传染性
- 治疗特点:方便,安全
- 治病原理:疏风祛湿、清热解毒
病因
1、脚气的致病菌以红色毛癣菌为主, 其次为须癣毛癣菌、断髮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等。
2、脚气的发病与环境和季节等因素有关, 湿热地区和高温季节尤为多见;
3、脚气与一些特定的人群或职业有关, 易感人群有运动员、煤矿工人、士兵、糖尿病及爱滋病患者等, 与足部多汗、穿紧的鞋子或免疫功能受损等因素有关;
4、脚气具有家族聚集性和传染性, 在游泳池、浴池等公共场所或在家庭中接触患者用过的物品可造成传播;
5、患者自身也可在不同解剖学部位之间传播, 如脚气可引起甲癣、手癣、体股癣等。脚气复发率高, 约84%的患者平均每年发作2 次以上。
治疗
脚气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显着的影响, 调查显示脚气对患者的工作、社交及日常生活有明显的影响; 超过半数的患者因为瘙痒而影响睡眠; 继发细菌感染的患者高达40%
脚气滋生主要与所处环境有关。防止脚气的发生其实也方便易行。比如,患有脚气的人,更应每天换洗袜子,避免穿球鞋或长靴,减少脚底与脚趾汗液积存,以免让真菌有滋生的机会。晚上常用热水泡泡双脚。洗脚盆和毛巾要专用。洗完脚要用毛巾擦乾。发现脚趾间或脚底板有些发痒不适时,及时用脚气药物擦涂。脚气脚臭患者可配合使用含有纳米银纤维的AUN纳米银抗菌防臭袜,可以协同杀灭脚部600多种细菌,达到迅速完全无异味,彻底根治脚气脚臭的效果。有临床明显症状时要坚持用药,万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顾头不顾脚。值得提醒的是,糖尿病患者因脚部血液循环较差,因此患上脚气的几率比常人高,如果只当一般皮肤炎处理,涂上类固醇的药物后,还有可能引起严重后果。
中医治疗
(1)枯矾、黄柏、五倍子、乌贼骨,任选一种研末备用,洗净脚后撒于患处。适用于糜烂型脚气
(2)苦参、白藓皮`马齿苋、车前草各30克,苍朮、黄柏各15克,每日煎洗1-2次。对水疱型或有感染时套用有良好效果。
(3)白凤仙花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任选—种,放入半斤醋内,浸泡一天后,于每晚临睡前泡脚20分钟。连续治疗7天,对角化型有良效。
(4)木瓜30克,甘草30克。将上药水煎取汁,侯温后足浴5—10分钟,每日2次,每天1剂,连续5—10天。 (5)藿香30克,黄精、大黄、皂矾各12克,米醋1000毫升。将上药切碎置米醋中密封浸泡一周后;去渣,备用(浸泡时每天摇动数次),使用时取药液每天浸泡2—3次,每次20—30分钟,连续5—10天。
(6)丁香15克,苦参、大黄、明矾、地肤子各30克,黄柏、地榆各20克。上药水煎取汁,而后将药液候温洗足,每次10—15分钟,每日5—6次,每日1剂,每剂可用2次。
(7) 葛根,白矾、千里光各等量。将上药烘乾研末,密封包装,每袋约重40克,每次取粉剂1袋倒入盆中,加温水约1000~2000毫升,混匀足浴,每次20分钟,7日为1疗程,连续1—2个疗程。
(8)白鲜皮40克,苦参、黄柏、苍朮各30克,防风20克,荆芥穗、枯矾各10克,蛇床子、地肤子、黄精、藿香各50克,葱白4枚。上药加水约3000毫升煮沸,待温时将双脚浸泡在温液中lO—15分钟,每日2次,一般用药4-5剂即可。
(9)白醋500克浓缩至250克,加去皮大蒜头、花椒各30克浸泡2天,用醋液浸泡患处,日2次,1次10分钟,7天即可。
(10)除了上述方法,还可直接涂抹一些纯中药药膏,比如说之类的,能有效杀灭深层真菌,防止脚气复发。
患者饮食
手足癣患者饮食宜清淡,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湿热下注和风湿蕴积型手足癣者,应多吃能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薏苡仁、山药、白扁豆、白豆蔻、绿豆、芹菜、金针莱、香椿、冬瓜、黄瓜、苦瓜、西瓜、鲫鱼、黑鱼等。
护理
一、饮食
避免可乐饮料、穀类、加工食品、糖等食物。应摄取大量的生鲜蔬果、烘鱼 及烘鸡肉(不含皮)。勿食油炸、油腻食物。
二、脚部卫生
将生蒜切成小片,放入鞋内一起穿几天。这些蒜头将被皮肤吸收。穿棉製的吸汗袜。让鞋子透气,并且每日更换袜子。
三、脚的养护
肢气会出现皮肤开裂、流脓及间歇性的灼热感等症状,这时不要在脚上覆盖任何东西,并使脚部充分地休息。虽然这种发炎本身不具危险性,但若掉以轻心,则可能恶化并导致细菌感染。
四、漫泡盐水溶液
以每47毫升的温水加2茶匙盐的比例泡製盐水溶液,将脚浸入此混合液中,一次浸5―10分钟,反覆地做到情况好转为止。盐水溶液有助于提供一种不适合霉菌生长的环境,并减少流汗过量。
五.在患部涂药
用盐水浸过后,用买来的药膏轻轻地涂在感染所涵盖的部分,天天2-3次,并轻轻地将药擦人。
危害
小小脚气都有哪些你所不知道的危害?
1.引发湿疹,手足皲裂和疼痛:首先,由于真菌是外来的,它在啃皮肤后破坏了皮肤最外的緻密保护层,使皮肤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加上真菌本身的代谢物的作用,很容易引发湿疹,出现水疱,脱皮等现象,特别是传到手部的时候,因手经常受到化学品的刺激,很不容易治癒,给工作和生活带来许多的不便。而在冬春季,还会因此发生手足皲裂,轻者有明显不适感,重者行走时可有明显疼痛。
2.破坏指趾甲,播散到身体其他部位引起体癣、甲真菌病等:当癣菌啃完脚趾的皮肤后,它会垂涎有丰富角蛋白的趾甲,特别是当因穿鞋过紧等原因损伤了趾甲后,它会很快钻进去,破坏指(趾)甲。而当因搔抓等原因指甲上感染有真菌时就会带到身体的其他部位,使真菌落脚生根,继续啃身体它处健康的皮肤,同时排泄废物引起炎症,也就是体股癣等。特别是身体素质较差或肥胖,多汗,多油的人很容易发生体股癣,甚至大面积发生,常误为红斑狼疮等其他疾病。
3.引起脚臭:脚臭发生的原因主要与局部多汗和细菌真菌感染有关;脚气许多人足部多汗,当穿不透气的鞋时,汗水把局部皮肤的最外层角质层泡软,寄生在局部的细菌和真菌能分解皮肤代谢物,产生难闻的恶臭,分解汗液中的尿素产生刺鼻的氨,加上汗液中含有的乳酸等本身有类似于优酪乳的味道,几种味道混合在一起就成了难闻的臭味,特别是当脚在鞋子内捂了很长时间后,脚臭的味道更重。》》推荐阅读:如何拒绝夏天的“第一场”脚气
4.传染他人,成为疾病的传染源:患有脚气的人是脚气传染的主要根源,当足落地时,带有真菌的皮屑就撒落在家里的地板上,拖鞋里,当另外一个人湿脚走过或粘上它时,饥饿的真菌可不会放过这幺好的饱餐和能安营扎寨的机会,它表面有一层粘附物质就很容易达上新的脚部。引发它人或家人感染上脚气或其他真菌病。这也是许多家族中多人感染的根源。
5.引起丹毒,血管炎,甲沟炎等:因为痒得很厉害,病人会有意无意去搔抓,搔抓很容易捞破趾间较嫩的皮肤;一旦皮肤出现很小的破损,会有一种叫做链球菌或葡萄球菌的细菌乘机钻进去,沿淋巴管上行,造成局部的炎症和不适,引发局部感染:如甲周感染形成甲沟炎甚至甲周或甲下脓肿,疼痛很明显,稍不注意得拔甲。另外在足背或小腿处出现红肿,发热,疼痛,行走困难,形成丹毒,淋巴管炎,重者还会引起周边的血管发
预防
1、要保持脚的清洁乾燥,汗脚要治疗.勤换鞋袜,趾缝紧密的人可用草纸夹在中间,以吸水通气.鞋子要通气良好。
2、不要用别人的拖鞋、浴巾、擦布等,不要在澡堂、游泳池旁的污水中行走。
3、公用澡堂、游泳池要做到污水经常处理,用漂白粉或氯亚明消毒,要形成制度,以防相互传染脚气。
4、防鞋柜传染脚气。
如果家中有人患脚气,被真菌污染的鞋子在阴暗不通风的鞋柜中,很容易使真菌大量繁殖。而且,散落在鞋柜里的皮屑,也带有很多真菌.本来很乾净的鞋子,如果放在这样的鞋柜里,就可能沾染上带菌的皮屑和被邻近的"髒鞋"所污染,感染真菌,如果穿了这样的鞋子,就可能患上脚气或灰指(趾)甲。
因此,专家提醒说,脚气患者不仅要积极用药物治疗上,平时更要注意清洁鞋袜,还要特别注意的是,鞋柜也要经常通风、晾晒。如果鞋柜不能移动,应定期用消毒液擦洗或是放入乾燥剂,祛除潮气。
清洁鞋柜的同时,别忘用乾抹布把鞋子擦拭乾净,并在鞋内塞入一些用香料、茶叶、竹炭做成的除臭包,以消除病菌、异味。
另外,选择鞋柜时注意,别挑选向里斜放式的,因为这种设计很不利于清洁,而向外斜放式的鞋柜,易拿、易清理。
鞋柜里存放的鞋,最好以家庭成员,分出不同的鞋区,如男用、女用、儿童用等区域,也可以按常用和不太常用来区分,以避免相互间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