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上海套用技术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020-01-02 12:09:23) 百科综合
上海套用技术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上海套用技术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上海套用技术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原上海化工高等专科学校的化工系、精细化工系和原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的化工系,迄今已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上海套用技术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前身 : 上海化工高等专科学校的化工系、
  •  办学历史:50多年 
  • 职工总数 : 138人

学院简介

50多年来,上海套用技术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本着与时俱进的思想,通过不断的改革和磨合,一直适应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为上海化工行业培养了一万余名毕业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成为上海化学工业生产、科研和管理上的骨干。所涉行业相当广泛:有能源、医药、香精香料、食品、材料、表面处理、生态环境化工等。目前该学院有精中求细的专业,目标是培养高、精、尖的人才;还有边缘学科的交叉专业,目标是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套用型的人才。近年来,该学院在科研方面投入了越来越多的精力和财力,当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基于其货真价实的套用性和潜在的研发能力,该学院得到了国家、上海市及各大企业的大力支持。每年的科研经费可达1000万,仅2011年的横向科研经费可达1500多万,这些企业多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带,内地的主要集中在河南、湖北、新疆等地。纵向项目可达150多万,其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及上海市教委的项目等。
近年来,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引进了大量的新型人才,有资深的东方学者,海内外着名的教授及博具潜质的博士,为我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使整个学院的科研氛围更加浓厚活跃。

师资队伍

目前设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化学工程、套用化学、工业催化、製药工程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化学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点,现有在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11名。共设化学工程与工艺、套用化学、製药工程、环境工程和给排水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近2000名。
全院教职工总数138人,其中专任教师134人,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25名,教授24名,副教授37名,拥有博士学位教师64名。现有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画项目首席科学家1名,上海市“海外名师”1名,上海市“东方学者”2名,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2名,上海市”曙光学者“2名,上海市”晨光学者“1名。

科研概况

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建设。目前,套用化学学科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套用化学专业为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为上海市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套用化学(分析及监测,中新合作)专业是上海套用技术学院(简称SIT)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和纽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简称AUT)科学工程学院合作办学项目,AUT承担该项目三分之一的主干课程。学生在符合双方学校规定的要求后,SIT颁发理学学士学位,AUT授予套用化学学士学位。
近几年来,学院教师在电镀、涂装工艺、精细化学品合成、节能减排、稀土功能材料和工业催化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套用开发工作,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出版了一些专着,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新产品等多项奖项。为了使科研验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向前推进,为了给科研工作的老师提供更加有力的条件,为了资源能够更加充分的利用,学院成立了五个研究所:药物创新研究所、化工技术研究所、电镀工程研究所、套用催化研究所、环境工程研究所。
(一)製药工程研究所
该研究所的着眼点是解决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及产品质量检控规範化,以求得最大社会和经济效益。其工作重心在于开发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型药物、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及精细化工等方面。
(二)化工技术研究所
化工技术研究所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贴近市场需求,主要解决如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环保、轻工等各个方面的现场工艺技术及大型现代化化工设备改进问题。
(三)电镀工程研究所
化工学院电镀工程具有五十余年办学历史,是国内率先创建的专门从事表面精饰工艺施工、工艺设计、工艺研究开发、分析检测及污染控制等工作的部门。通过电化学方法在铝、钛、铜、铁等基体材料表面製备超疏水表面,接触角可以达到150度以上,具有超疏水性能和自清洁作用,在建筑、交通运输、家用电器等领域有广泛的套用前景;超疏水表面还具有流体减阻作用,在化工管道流体输送过程中可以降低流体输送能耗。微米和亚微米级银粉是製备各中电子导电浆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太阳能电池领域,银导电浆料是製备太阳能电池导线的必用材料,每MW太阳能电池需用导电浆料量在90kg左右,每kg导电浆料的价格在12000元,全球未来导电浆料市场在150亿元的规模。
(四) 套用催化研究所
“套用催化研究所”是于2005年12月底在卢冠忠校长的直接关心和指导下,在科技处和化工系党政领导班子的帮助和领导下成立的。现有成员1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成员中有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上海市领军人才1人、上海市曙光学者2人。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重点科研项目、上海市教委重点科研项目和上海市曙光计画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20多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60多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40多项,其中已授权4项。
(五)环境工程研究所
环境工程是一门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方法研究环境污染产生的机理,提出源头、过程和末端整个过程的保护和治理方案的专业。该研究所以城市为服务对象,改善和提高城市中居民的生存环境,推进城市环境生态建设、环境污染处理、环境管理等。採用抽滤法和萃取脱模法製备结构完整的三种有机/无机複合介孔膜,分别为MCM-41型、SBA-15型及SBA-16型有机/无机複合介孔膜。该方法简便、快捷、节能、高效,不仅很好的保持了膜的完整性。而且极大地降低了合成成本。该有机/无机複合介质膜保留了介孔材料的高吸附性能,尺寸效应和生物兼容性能,且与以往的无机複合介孔膜相比,该产品的机械柔韧性更好,不易破裂,化学性能更加稳定且价格更加低廉。该产品的创新之处在于合成方法较为新颖,採用硬模板比较新颖。在水处理、膜反应器、装饰、气味调节、环境分析等反面具有很好的套用前景。

机构设定

委员会

院学术分委员会
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院教学工作分委员会

教研室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研室
有机化学教研室
物理化学教研室
表面精饰教研室
精细化工教研室
化学工程和工艺教研室

实验室

基础化学实验中心
无机化学实验室
分析化学实验室
有机化学实验室
物理化学实验室
套用化学实验中心
精细化工实验室
表面精饰实验室
化工实验中心
化工原理实验室
化工工艺实验室

研究所

电镀工程研究所
套用催化研究所
化工技术研究所
药物创新研究所
环境工程研究所
分析测试中心

学院领导

职务姓名
院长
吴范宏
书记
孙小玲
副院长
韩生
副院长
任玉杰
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
杨军
院团总支书记
王震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