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塔那摩监狱(Guantanamo Bay detention camp)是一美国军方于2002年时在古巴关塔那摩湾海军基地所设定的军事监狱。
关塔那摩监狱是美军2002年1月在关塔那摩基地建立的一座监狱,最初的目的是临时关押拘留者,但美国军方逐渐将这个临时关押拘留者的场所改建成了一个长期使用的监狱。整个拘留营区是由D营、鬣鳞蜥营与X营等三个营区所组成,该单位经常被简称为Guantanamo或Gitmo(起源于该单位的缩写GTMO)。根据美方的说法,该拘留营内所关的都是被俘获的敌方战斗人员,而负责营区运作的单位是关塔那摩联合特遣部队。统计显示,关塔那摩监狱平均每名在押人员每年耗资大约90万美元,可称“全球最昂贵监狱”。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关塔那摩监狱
- 外文名:Guantanamo Bay detention camp
- 其它译名:关塔那摩湾拘押中心
- 设定年份:2002年
- 位置:古巴关塔那摩湾
- 营区:三角洲营、鬣鳞蜥营、X光线营
地理位置
关塔那摩是古巴的一个省,位于古巴东南部,省会为关塔那摩市。关塔那摩湾长约19公里,宽约9公里,在市区南面20公里处,靠近连线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向风水道。美军关塔那摩基地面积为117平方公里,现有两个机场、一个码头,以及海水淡化厂等设施。
关塔那摩监狱外景

由于基地三面临海,一面有重兵把守,并且有仙人掌和灌木形成的天然屏障,拘留者脱逃和外来者闯入的可能性很小。因此,阿富汗战争后,美国将大批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成员关押于此。该监狱关押了来自40多个国家的600多名“恐怖分子”。美方认为他们是“非法战斗人员”,不是战俘,因此不享有《日内瓦公约》所规定的任何权利。时至今日,美国军方仍然不肯对关押在古巴关塔那摩监狱里的拘留者进行起诉或释放,这些被拘留者的身份始终不能得到明确的定义。(2003年,9·11袭击的主谋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被抓获,关在关塔那摩湾的监狱中。--摘自《南方周末》第1420期)
关塔那摩监狱距离加勒比海只有几公尺,但是这些被关押的人从来没有看到过它蔚蓝色的海水。他们每天看到的只是密密麻麻的铁丝网围墙,而离“集中营”不远处就是天堂一般的海滩。监狱建在美国海军基地的一侧。这块117.6平方公里的土地是属于古巴的。从2002年1月以来,这个基地对布希政府来说有不寻常的重要性。它变成为关押“战斗的敌人”一个理想的地方,五角大楼把那些被怀疑与宾·拉登基地组织合作的人或是基地组织的成员称为“战斗的敌人”。他们都是2001年9月11日纽约恐怖攻击事件以后被逮捕的。
关塔那摩监狱

监狱所在的三角洲营地气温高达摄氏35度,湿度达到90%,几乎让人窒息。监狱由5个区组成,其警卫分成中级和高级,探访者只能到1、4、5三个区,2、3区和惩罚牢房因安全的原因不能造访。
对华盛顿来说,关塔那摩是一个享有治外法权的海军基地,这意味着它不必向本国的法庭报告其活动,也不必向其他国家的法庭报告活动,更不用说古巴的当局了。因此,关塔那摩是一块法律上的边缘地带。拘留者关在这里没有罪名,也不能请律师,或是进入司法程式。犯人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或是哪一天会被释放,他们没有被判刑。
相关地区
关塔那摩海湾
海湾呈马蹄形,分内港与外港两部分,长20公里,宽8公里,入口处宽仅3公里,巨轮可自由出入,为世界着名的天然良港。东临向风海峡,扼大西洋进入加勒比海的通道,战略位置重要。从1903年起,关塔那摩湾一部分被美国强占为海军基地:基地面积共117平方公里,其中港湾水面70平方公里,沿岸陆地47平方公里。港湾北岸及西岸的凯马内拉镇仍属古巴管辖。但出海须通过美军控制。
关塔那摩市
古巴东南部重要城市关塔那摩省省会。位于位于古巴东南部,距关塔那摩湾16公里的高地上,西南距圣地亚哥60公里,是重要港口城市。人口24.4万(2008)。始建于1819年(有资料称1797年)。原为法国流亡者居住地。周围甘蔗、咖啡、可可、香蕉产区的重要贸易中心。有製糖、咖啡加工、酿酒、朱古力、製盐等工业。有铁路、公路通凯马内拉(外港)和圣地亚哥。该市分为26个街区 (barrios)
关塔那摩监狱

古巴太空人阿纳尔多·塔马约诞生在关塔那摩市,他是西半球第一个不是美国人的太空人、历史上第一位讲西班牙语的太空人,也是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太空人。
关塔那摩省
古巴最东端的省份,面积6167.97平方公里,人口51.1万(2008),首府在关塔那摩,主要城市为巴拉科阿。
关塔那摩的建筑和文化与古巴其他省份大不相同,最初的定居点是由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人建立的,英国力量曾占领该地40年,带来了大量苏格兰-爱尔兰裔居民,1805年,海地脱离法国独立,3.5万法国人从海地逃难到关塔那摩,并建立了很多咖啡和可可庄园。
欧巴马

本省距海地最近距离仅80km,晴朗的夜晚,在本省最东端可以看到海地的灯光,关塔那摩还有部分牙买加移民。本省北部为雨林,全古巴最湿润的地方,南部是炎热、乾旱之地,有仙人掌生长。
本省共辖10个县区:巴拉科阿(Baracoa)、凯马内拉(Caimanera)、萨尔瓦多 (El Salvador)、关塔那摩 (Guantánamo)、伊米亚斯 (Imías)、迈西 (Maisí)、曼努埃尔·塔梅斯 (Manuel Tames)、尼塞托·佩雷斯 (Niceto Pérez)、南圣安东尼奥 (San Antonio del Sur)、亚特拉斯(Yateras)
古巴共产党关塔那摩省省委书记:路易斯·安东尼奥·托雷斯·伊里瓦尔 (Luis Antonio Torres Iríbar)
历史与现状
1898 年美西战争接近尾声时,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走全部古巴,将其纳为保护国,并在关塔那摩湾建立了“关塔那摩美国海军基地”。 1901 年2月,美国总统威廉·麦金莱签署普拉特修正案,法案规定美国有权对古巴实行军事干涉,并要求古巴让岀部分领土给美国建立军事基地和开採煤矿等。普拉特修正案作为附录写入了古巴宪法。根据这一法案,美国在 1903 年从第一任古巴总统Tomás Estrada Palma 手中获得一份租借关塔那摩湾部分土地的永久性租契,起始日期为1903 年2月23日 。
1905 年Palma 再次当选总统,反对人士置疑选举程式合法性,进而发动起义。为支持当时政府,1906 年美国再次岀兵侵入古巴,占领直到1909 年才结束。古巴人认为普拉特修正案允许美帝国主义入侵其领土,因此 1934 年此法案废弃。同年两国签署一项新的条约,保留了美军对关塔那摩湾的租契,并允许古巴和其贸易伙伴免费使用此湾。租金原来为一年 2000 美元,以金币形式支付;1934 年同时也改成相当于1934年4085美金的等值通货。除此之外还加入一项条件,规定只有当美国和古巴政府双双同意后这项租契才能废止,或美国放弃基地财产。关塔那摩湾海军基地驻扎超过 9500 名美军,(2005 年4 月),截至2005 年是美国唯一设在共产主义国家领土上的军事基地。
基地与古巴边境的“500米大门”

卡斯楚上台后,除唯一一次外,一直坚决拒绝兑付租金,原因在于他认为这个基地是非法的。儘管美国和古巴之间没有外交关係,但美国同意将古巴的通缉犯遣返,古巴也同意将在关塔那摩湾犯罪的嫌犯押送至美国。
古巴人对美国占领自己的领土一直极为不满。 1969 年的《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52 条规定,如果一款条约是在一方威胁或犟行施加的情况下签署的(在这里就是 1903 年美国将普拉特修正案写入古巴宪法),则此条约无效。古巴政府以此为据强烈谴责这款条约和关塔那摩美军基地的存在。
古巴政府切断了通向基地的水源供给,迫使美国首先从牙买加运水,后来又建立了海水淡化设备。时至今日,此基地能够在水电方面自给自足。美国在冷战期间岀于担心古巴袭击基地,在周围布满地雷,地雷带长达几十公里,是世界上最恐怖的雷区之一。如今只有两位古巴老人(据美联社报导,2012年12月底,随着79岁的拉·罗萨和和82岁的亨利退休,关塔那摩基地再无古巴通勤人员)每天穿过东北门到基地工作,不过古巴政府禁止美军对古巴人的招募。
关塔那摩基地曾经是美国海军最主要的训练和保养基地。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所有海军战舰都要经过在这个基地进行实弹演习之后才能正式部署,美国海军曾经利用关塔那摩湾修理他们的很多军舰。
20 世纪后期,基地的主要作用是收留在公海上拦截的古巴和海地难民,不过从 2002 年起,基地的一小部分(X 射线拘留营、三角洲拘留营和回声集中营)用来关押在阿富汗和其它地区抓捕的基地组织和塔利班嫌犯。一次公开转移拘留者是在2004 年9月22日,10名拘留者从阿富汗押解至此。最后共有几百名美国认定的恐怖分子在关塔那摩基地关押,但没有经过任何罪名指控和司法审判。
基地自己拥有一个发电厂和一个淡水处理中心。1964年2月6号,古巴领导人卡斯楚为了报复美国惩罚进入美国水域的古巴渔民而切断了关塔那摩基地的淡水供应,在基地造成大面积恐慌。从那以后,美军誓言自力更生,不再依赖古巴政府的协助。基地每天发电80万千瓦小时,净化海水近1300万公升,不仅足以保证美军的需求,还可以满足所有拘留者的用水,以及关押设施内排风扇,探照灯等大量用电的需要。
古巴的华裔人口据说占国家人口总数的10%,大多聚居在古巴东部,和基地很近。在五、六十年代,基地曾有超过3500古巴人工作,其中2000华人。当时他们做一些军舰的修补和补给工作。
多年来,不能通过合法途逕到基地工作的古巴人为了赚到美元就想办法非法越境。而美古两国在1995年签署了相互遣返的条约,所有被美军抓到的非法越境者都必须被送回古巴。在美军开始在关塔那摩关押恐怖嫌犯之后,古巴政府主动表示,如果有拘留者逃离到古巴境内,古巴政府也将把他们交还给基地的美军。
监狱起源
关塔那摩基地一直是美国与古巴关係的晴雨表,两国在边境地区驻军的多少反应出双方关係远近的波动。在1962年底的古巴飞弹危机中,这里还成为美苏冷战的最前线,据说美国当时还在基地部署了核武器以防万一。1995年7月,鑒于古巴对美国的军事威胁削弱,美国海军将在关塔那摩基地进行的舰队训练和维护活动迁到美国本土和波多黎各进行,喧嚣一时的关塔那摩基地几乎回到了一百年前的寂静之中。
2001年9月11号,美国遭受前所未有的恐怖攻击。一个月之后,阿富汗战争打响。美军在阿富汗战场抓获了上千名恐怖组织嫌疑犯和阿富汗的非正规军。由于恐怖嫌犯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军队,所以他们不具备战俘身份,对他们的关押和审讯办法因而也和《日内瓦公约》等国际公约中的要求不同,而美军急于了解宾·拉登的下落,需要在一个安全和方便的环境从这些武装分子口中蒐集情报。 被抓获的这些拘留者不能被关押在美国本土,因为不经审判就无限期关押嫌疑犯在美国是违法的。面临巨大的时间压力,又从未单独关押过人数如此众多的外国籍拘留者,五角大楼在2001年底开始仓促选择可以关押这些恐怖嫌犯的地点。候选名单上除了位于古巴的关塔那摩基地之外,还包括一些远东太平洋地区岛屿上的美军基地,英属的印度洋岛屿迭戈加西亚等。出于法律和安全上的考量,美军甚至考虑使用可以随时移动的大型监狱船。 由于担心在东南亚的恐怖活动活跃,而使用迭哥加西亚岛需要与英国签署新的租约,五角大楼最终选中了紧邻美国,而又与世隔绝的关塔那摩基地作为关押和审讯基地组织高级成员的地点。
关塔那摩基地的古炮台

美国之所以选择关塔那摩湾为新的拘留营,有一点原因来自于这个地区的特殊法律地位。因为关塔那摩湾的主权属于古巴,美国政府声称关押嫌犯的地区在法律上并非美国领土,所以这些人无法拥有如关押在美国领土上时会享受的美国宪法所赋予的权利。但在 2004 年的“拉苏尔诉布希案”中,美国最高法院否决了美国政府的辩护,多数裁定关塔那摩基地的拘留者有权向美国法院申诉,引证是美国对关塔那摩湾有唯一的控制。
拘留营区
D营
该营为中心最主要拘押营,内设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营。
大部分拘留者被关押在一、二、三营,他们穿着橙色囚服,关押在警卫森严的单人牢房里,牢房地面上画有一个箭头,指明了麦加的方向。比较顽固的拘留者每天只有30分钟的放风时间,而那些合作的拘留者被转移到监管较松的囚室,这里是被美军称做“希望之国”的第四区。他们穿白色囚服,与其他拘留者吃睡在一起,每天有9个小时的放风时间。而被美军判定属于最危险的人则关押在第五营里。

耗资1600万美元建成的五号营于2004年5月投入使用。营区主体建筑为一栋两层四翼结构的楼房,楼内有近100间牢房,每个楼翼都有盥洗室、浴室和文化活动室。楼翼间区域为铁丝网隔开的约40平方米的户外活动区。该营拘留者每天可在户外活动4小时。
从五号营出来,需通过两道装有电磁感应安全装置的铁门方可进入六号营。于2006年11月投入使用的六号营耗资3700万美元建成,可同时关押160名拘留者,内设门诊和牙科,使拘留者在营区便可直接接受治疗,六号营号称是关塔那摩拘押中心硬体设施最先进的单体拘押设施。
从五号营出来,需通过两道装有电磁感应安全装置的铁门方可进入六号营。于2006年11月投入使用的六号营耗资3700万美元建成,可同时关押160名拘留者,内设门诊和牙科,使拘留者在营区便可直接接受治疗,六号营号称是关塔那摩拘押中心硬体设施最先进的单体拘押设施。
7号营主要关押重犯并保持最高级别警戒。
鬣蜥营
“鬣蜥营”被用来暂时关押待释拘留者。
X射线营
已闲置多年。
相关信息
服务设施
医院
拘押中心医院紧挨着四号营。医院内设19张病床,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床位扩至30张。此外,医院配有诊室、放射室、手术室和药房,能够向拘留者提供外科、内科、牙科和心理谘询等全天候的治疗服务。医院的重症监护病床被设定在两个“铁笼”内。
图书馆
图书馆为拘留者準备有包括英语、阿拉伯语、普什图语、乌尔都语等18种语言在内的约1.4万册图书、期刊和杂誌,三种日报,以及300多盘DVD影视剧,工作人员和看守定期根据拘留者的具体要求将文化读物直接送到他们手中。
全球最贵
2013年五角大楼估算,军方每年耗资1.5亿美元用于运转关塔那摩的监狱和军事法庭系统。关塔那摩监狱眼下关押166人,人均每年耗资大约90万美元,可称“全球最昂贵监狱”。与关塔那摩监狱相比,美国境内最高安保等级监狱在押人员给狱方带来的开支最高为平均每年6万美元,所有联邦监狱平均每名在押人员每年耗资3万美元。
智库美国进步研究中心副主席肯·古德表示:这座监狱自2002年开始关押嫌疑人,难以计算一共花费多少钱,缘由是政府才把这座监狱的花费公布在预算中。
监狱探秘
X光营地
2002年1月6号,第一批主要由海军陆战队员组成的美军“联合作业160号部队”飞抵关塔那摩为建立拘留中心做準备。五天之后,首批被美军称为“敌方战斗人员”的拘留者共20人被从阿富汗押解到关塔那摩基地的“X光营地”。因为美国从未承认过阿富汗的塔里班政权,被抓获的部分前塔里班官员也一同被送到关塔那摩。
X光营地是一个以最快速度搭建起来的简易的临时设施。许多人都记得当时囚禁犯人的好象笼子一样的囚室,穿着桔红色囚服的犯人从阿富汗抵达之后被摘下眼罩和护耳接受医疗检查,他们必须戴着口罩是为了防止肺结核等传染病感染。
体检之后美军会收取每一名拘留者的指纹,给他们拍照,并在他们的手腕上戴上写有拘留者编号的手鍊。如果拘留者要求,他们可以给家人寄一张明信片告知他们的下落。如此登记注册之后拘留者就被带到X光营地近似露天的囚室。
这个连房顶都没有的简易设施剥夺了拘留者所有的隐私权,连拘留者上厕所也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X光营地在投入使用后由于不符合各种人权标準而不断遭到国际红十字会官员和媒体的批评。而且由于接近古巴,有的记者可以从古巴一边的一家山顶餐厅内任意拍到拘留者活动的镜头。
监狱外景

五角大楼因此决定在基地内另外建立更加正规,更加永久性的关押设施。一个被命名为“三角洲营地”的全新拘留中心在2002年2月27号破土动工。三角洲营地在2002年4月代替X光营地变成关塔那摩最主要的一个关押拘留者的基地。这里面有几层的铁丝网。一般的拘留者到这以后先进初级的囚室,表现比较好再进条件比较好的囚室。
三角洲营地关押着近六百名拘留者,被几层铁丝网重重围住。在这里看守或是审讯拘留者的美军被称为“在铁丝网那边工作的人”。而只有身临其境,你才会觉得这种说法一点也不夸张。
这里到处是高高低低,各式各样的铁丝网。铁丝网后面发亮的银色圆柱体是每一排牢房顶上的排风扇。这里虽然没有电网,但是有岗楼上和营地内外巡逻的美军重兵把守,立体警戒。除了拘留者之外,他们对于记者也格外小心。就连在门外拍摄记者现场出镜也有详细的规定:比如,不能在镜头中同时出现两个岗楼,不能将镜头缓慢地从一个岗楼摇向另一个,只能拍静止不动的画面等等。
三角洲营地
所有进入三角洲营地的人都要先过第一道门检查,锁好第一道门,检查没有问题之后再开第二道门的锁放行。许多不愿暴露身份的美军都用军用胶布盖住制服上的名字。据说,有的拘留者在看到美军军装上的姓氏之后曾经威胁有朝一日施加报复。

三角洲营地内目前共有六个不同的关押区。拘留者抵达基地之后先进第三区,如果表现良好,又肯和审讯人员合作,在30到45天之后就被转到第二区,再过30到45天即可以到第一区。在前三区的拘留者都被单独关押在这样的囚室里:面积大约是6英尺乘8英尺,铁门非常的重,进来以后,就是他们自己用的厕所。这里因为没有窗户,都是铁丝网建成的,所以通风很好。每个拘留者可以得到一本用他自己的语言写的古兰经。古兰经总是摆在比较显眼的地方,军警不得触摸古兰经。在第一,二,三区的拘留者每两天有30分钟放风的机会,放风之后每人有10分钟的洗澡时间。
至少四名美军军警每天24小时在牢房的过道里值班。他们必须不停地走动巡视,每30到45秒钟观察一次每个人负责的拘留者。唯一的例外是拘留者上厕所时女性军警不可以监视,拘留者上厕所的时候被允许遮住囚室的门,到完成以后再打开。
这样象笼子似的囚室被一些国际红十字会官员批评好象是“养狗的地方”。美军解释说囚室使用加硬铁丝网而不是固体墙壁的设计,除了利于通风之外还有方便军警监视拘留者行为的好处。据军方透露,一些拘留者曾经有过自杀企图。如果值班的军警发现任何自杀行为必须立即制止,同时通知医疗急救人员到场抢救。
负责看押拘留者的军警说,多数拘留者在大部分时间都比较安静。许多拘留者每天朝向麦加的方向祈祷。不过,负责整个关押和看守任务的美国军官:“拘留者中会出现抗拒管理的暴力行为,他们向美国军警扔东西、骂人,不仅这样,有的拘留者还试图抓住军警,试图把他们拽进囚室里去。”因此每次军警和拘留者接触时必须格外小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美国军官介绍说:“需要的时候,我们会打开这里的锁。这个门打开之后我们会把食物放到这个平台上。同时,对于囚室里的拘留者来说,如果我们需要把他们带出来,去放风或是看医生,他们要从那边把手伸出来,我们给他们戴上手铐,下面再戴上脚铐。”
在美国的监狱系统工作了26年的孟德斯军士长说,这些拘留者除了文化背景不同以外和其它他接触过的拘留者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他们没有接受教育和“劳动改造”的机会,因为他们是身份未定的“拘留者”。
关塔那摩监狱

在这里,美军利用改善关押设施的条件来鼓励拘留者和美军合作,提供有效的情报,表现好的拘留者被“晋升”到可以集体生活的第四区。
第四区
第四号营地是表现比较好的拘留者,他们可以集体住在一间囚室里面。这里有指向麦加的方向,他们另外得到的“奖品”还包括一个彩色的祈祷用的垫子。
美军将第四区称为“希望国度”。这里的拘留者每人可以得到两套近似中东地区传统服装的白色囚服,而且可以参与多人游戏等。美军表示,可以穿上这样的白色囚服,和其它的拘留者一起几乎正常地生活是鼓励拘留者提供情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第五区
2004年5月投入使用的第五区是关塔那摩基地最新,最现代化的关押设施。这个耗资3100万美元建成的坚固水泥建筑中关押着50名不肯与美军合作但又有重要情报价值的要犯。这里犯人的囚室跟审讯室只有几步的距离,所以非常的方便给他们随时带到审讯室里来审讯。所有的设施都是符合美国标準的最现代化的设施,同样有监视器和拴住拘留者的铁环,而且他们的一切行动都是在24小时的监视之下。
坐在隔壁的美军情报分析员可以通过这面镜子监视审讯室里所有的活动,并且用这样的遥控器拉近或者推开镜头观察和记录拘留者的各种反应。和其它的关押设施相比,第五区的囚室更有一种威摄力:厚厚的水泥墙,沉重的铁门,带有警示意味的绛红色。这里的一切都可以通过计算机遥控。囚室的铁门一起开关的时候发出的声响令人心悸。
公布名单
美国当地时间2006年4月19日晚,美国国防部公布了古巴关塔那摩监狱拘留者的详细资讯。这是美国军方首次正式公布关塔那摩拘留者名单,引起广泛关注。五角大楼这份资料显示,曾关押在关塔那摩的拘留者共558人,几乎所有人都被冠以“敌方战斗人员”的称号,但只有很少人受到正式指控。
这些拘留者来自41个国家,其中沙特和阿富汗最多,分别为132人和125人。叶门紧随两者其后,总计107人。美国媒体称,因为美国政府怀疑这些人与恐怖组织“基地”及塔利班有关,或者曾对美国安全造成威胁,所以被囚禁在此。而这些拘留者几乎都是在美国全球反恐战第一轮行动中被逮捕的,其中很多已被关押在关塔那摩近4年。

名单上既有2002年就被关押在关塔那摩的来自澳大利亚、被指与袭击驻阿富汗美军有关的希克斯,也有在阿富汗用手雷炸死了一名美军军医的加拿大人——19岁的卡得尔,还有一些“知名度较小”的拘留者,沙特人穆哈迈得卡塔尼就是其中一员。他涉嫌参与“9·11”恐怖攻击,被美国列为排名第20位的劫机犯。儘管外界一直认为他被关押在关塔那摩,但美军方一直拒绝承认。
2006年3月,美国国防部在联邦法院的要求下对美国媒体公布近5000页档案,包括部分拘留者名单。4月,国防部又公布了附加的2600多页的档案,为外界了解对拘留者的军事听证会提供了更多信息。此次名单公布同样是迫于联邦法院的压力。
2013年,美国每年维护关塔那摩海军基地设施费用至少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亿元),而维护监狱就需要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3亿元),堪称世界上最昂贵监狱。自从关塔那摩监狱2002年1月11日开放以来,那里已经关押过779名恐怖嫌犯,现在依然有22个国家的149名嫌犯在押。
2014年7月8日,关塔那摩监狱目前收押149名恐怖嫌犯,他们每天通过画画或读书打发时间。而监狱守卫只能在古巴唯一的麦当劳中就餐,并在滚球棒球场发泄多余精力。

关塔那摩监狱,依然是美国巨大海军基地的一部分。这个基地位于古巴东部,1903年时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以2000金币租下,相当于美国每年向古巴支付4000美元(约合人民币24804元)租金。美军在此建造永久性海军基地。
犯人信息
犯人装束
头罩
面罩和风镜牢固地限制头部的运动,极低的可见度杜绝了可能对看守的任何袭击,透气性极差,让犯人几乎窒息。
耳套
几乎听不见任何声音,这样拘留者就无法交谈不可能互换信息,也摸不清方向,当然也不可能反抗看守的命令。
眼罩
戴上风镜后,看不到其他拘留者在哪,也不可能找到逃跑的出口,犯人间眼神的交流也不可能,长时间戴将毁坏视力。
面罩
戴上它,犯人认不出谁是谁,无法交换意见,这样的幽闭会毁坏呼吸系统。
囚服
坚硬的连体制服让行动很困难,没有口袋,拉链,腰带,任何武器都藏不到身上。犯人可能因过热时常精疲力竭。
手铐
双手被紧紧锁在一起,不可能用写和画来传达袭击信号,时间一长,手腕上会出现一道道血印伤口。
体验手记
“整个囚室被阴森恐怖的漆黑笼罩着,死一般的寂静几乎令人窒息,沉重的手铐和脚镣把我的四肢弄得僵死……忍受着这样非人的折磨,却不能呻吟哪怕半点声音。我的头上被戴上面罩和黑色风镜,身上这橘红色的连体制服勒得我几乎停止了呼吸;口鼻被面罩捂住,手上还戴着手套;听说嗅触这些感官全被剥夺了。”
英国记者史蒂芬亲身体验了在关塔那摩的“待遇”。
“我被戴上眼罩推进囚室,立刻失去了方向,好像得上了幽闭恐怖症。由于戴上厚厚的手套的双手还被手铐夹得紧紧的,即使摸索着前进都很困难。
关塔那摩监狱的囚犯们

起初,那可耻的制服只是稍稍有些令人不舒服,该死的手铐和头上那些装置简直令人愤怒,接着,我被它们弄得麻木了,后来,我就开始感到绝望般地痛苦———眼睛开始不自觉地流泪,汗珠在眉毛上打转,我的四肢已经死亡,所以只好蜷缩着蹲在地上。
我竭力去呼吸,但是除了脸上的面具那令人作呕的气味什幺也闻不到。庞大的耳套剥夺了我的听觉,所以我根本不去呻吟了,有什幺用处?沉重的脚镣让我寸步难行,当被踩了脚的时候也只能忍受,这样的境遇里呆30分钟就好像半个世纪那幺难熬。
最后当我被解除镣铐,脱去囚服,从黑囚室里放出来的时候,外边的光亮几乎把我的眼睛刺瞎。好几分钟,我都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地。 ”
狱中经历
2003年6月16日,《纽约时报》对曾被关押的关塔那摩“战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採访,听他们讲述战俘营里的绝望故事。
30岁的塔利班战士苏勒曼·沙阿是坎大哈人,他在获释前曾在关塔那摩战俘营被关押了整整14个月。当他跟记者谈起这14个月的感受时心有余悸地说:“那是一种对命运捉摸不定的恐惧,因为有人说,这是美国人为服150年监禁而修的监狱!”
和苏勒曼一样,已经获释的关塔那摩战俘们没有一个控诉他们曾经遭到过肉体的虐待,但比肉体虐待更可怕的是精神上的折磨。在他们刚刚被送达关塔那摩的头几个月时间里,他们人人都被圈在只有3米×2米的小“鸽子笼”里,四周还围绕着铁丝网。这些“鸽子笼”被分成区,每个区内关押10人或者20人。“小鸽子笼”有木顶。
苏勒曼说:“我们就在那幺小的空间里吃、喝、拉、撒、祈祷。每个人有两条毯子、一个祈祷用的垫子,睡觉和吃饭都在地上。每个星期,战俘们只有一次外出机会,那就是洗一分钟的澡!大约过了四个半月,我们开始不干了,大家都一起绝食,经过这番争取,他们才把我们的洗澡时间延长到5分钟,每周还可以锻鍊一次。说锻鍊其实就是一个星期有10分钟的时间,在一个约有30英尺长的大笼子里踱踱步。”
另一名叫萨阿·穆罕默德的战俘说:“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不让我们说话,不让我们站着或者在牢房里走动。所以刚开始真的无法忍受。最可怕的是,每天下午,我们的牢房没有任何的阴凉,太阳直接晒进来。几个月后,我们被关押到新修的牢房里,终于有了自来水和床。现在的情况会好一些,比如说一个星期可以有两次,每次15分钟沿着牢房走的放风,并且可以洗一个澡。另外,每天用扩音器放五次的祈祷。”
监狱内高度戒备的牢房照片

20岁的萨阿·穆罕默德是2001年11月在阿富汗北部地区被俘虏的,随后便送交美军,然后被飞机运到关塔那摩。这位获释的巴基斯坦年轻人说:“我一直想自杀,我自杀过四次,因为我实在无法忍受那里的生活。儘管我们的宗教反对自杀,可那里的生活实在太难了,所以许多人都试图自杀。他们把我当成犯人来看,可我却是清白无辜的。”
相关美军
美军生活
在关塔那摩基地,如果不接近关押拘留者的“三角洲营地”,其实感觉这里和其它的美军基地差不多。这里的生活方便,日用品供应齐全,还有号称“古巴唯一的麦当劳”餐厅。每天早上,基地会奏起美国国歌,军人无论是在做什幺,此时都要停下来敬礼,之后再继续手中的工作。
自从美军在2002年开始在这里关押恐怖嫌犯之后,大批的“联合作业部队”人员进驻关塔那摩基地,包括2800名直接负责看守和审讯拘留者的美军,以及其它保全和后勤人员。在联合作业部队抵达之前,这里只有300到400军人。基地的总人口数大约是2600人,包括服务人员,契约工,教师,所有人,还有外籍劳工,而基地有八九千人。”
囚犯踢足球(美军方提供)

许多负责看押拘留者的军警住在离关押设施不太远的“美国营地”。有600名美军在这个区居住。他们的那些房子是提前做好然后搭建起来的,所以没有窗户。没有窗户是因为很多人值不同的班。在有人睡觉时避免有日光干扰他们。
基地长年乾燥高温。因为没有报纸或是广播,美军在居住的地方每天升起不同颜色的旗子,告知士兵当天的气温和日晒指数。白旗表示凉爽,黑旗表示酷热,美军需要参照天气变化随时补充水分。
25岁的韩国裔军警崔罗德说,这是他第一次执行看押拘留者的任务,在工作中不出差错的关键是不要和拘留者之间有私人性质的交流:“我们在工作时必须保持专业性。许多时候有的军警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很长的时间,所以他们在和拘留者说话的时候可能会涉及私人性质的内容,比如,他们会和拘留者谈起在他们家里发生的事,这是不允许的。我们和拘留者讲话时要保持专业性质。”
联合作业部队中每一支部队部署的期限大约是一年,想家是在这里的美军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了保证美军的士气,基地为士兵提供了网际网路,长途电话,健身房以及出海潜水或是钓鱼等多项服务。许多士兵还定期到基地的小教堂参加活动,缓解情绪上的波动。其中,看电影最受欢迎,营地每晚都放映露天电影,一般是最新大片。
国际争议
2004 年无罪释放的三名英国人宣称,营中美军对拘留者实施持续不断的拷问、性虐待、强行注射药品和宗教迫害等暴行。三人发布了115 页的卷宗详细描绘这些指控。他们同时也谴责英国当局知晓此事但没有干预。这些人的声明得到两位法国前拘留者、一位瑞典前拘留者
和一位澳大利亚前拘留者的支持。而美国海军部长戈登· 英格兰回应道,一位海军总监察长已经对关塔那摩基地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论是 “ 执行过程都是高标準的 ” 。
监狱管理方準许听话的囚犯拥有的物品

前拘留人员 Moazzam Begg2005 年 1 月 25 日 被关押 3 年后释放,他指责美国军人对他及其它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被抓捕的拘留者严刑拷打。在释放后第一次广播访问中,他声称“亲眼见到两个人被暴打得不成样子,我觉得应该是被打死了。”
2004 年11月30日 ,《纽约时报》发表了美国政府泄漏出的一份内部备忘录中的摘选章节,内容是国际红十字会的一份报告。报告中称一些行为 “ 等同于严刑拷问 ” :用大声的噪音或音乐刺激拘留者,将拘留者置于长时间的非正常温度环境中,还有殴打等。报导还指出基地存在着一个行为科学小队,又叫作 “ 饼乾 ” ;同时基地的医生将机密的医疗信息透露给审问官(如拘留者的弱点和恐惧症等),使拘留者对基地的医疗人员失去信任、疑心重重。和红十字会平时人道主义行动遭遇的情况相同,他们进入基地调查也是有条件的:不许将调查结果透露岀去。有不同来源的讯息证实,红十字会各部内曾爆发激烈的辩论和争吵,因为有一些参与调查的人员希望将报告公之于众,或直接和美国政府对峙。《纽约时报》还披露,政府和五角大楼在 7月就已经看过红十字会的报告,但对调查结果嗤之以鼻。美联社报导(《卫报》)、路透社报导。报告在 5 月泄漏岀时,新闻首先岀现 在其它报纸如上(《卫报》)。红十字会对此做岀了回应。
2005年5月31日 ,美国总统小布希对国际特赦组织发布的一份最新人权报告进行抨击。 报告指岀在关塔那摩和其它美军监狱中有持续不断的虐囚行为,批评此监狱就像 “ 当代的古拉格集中营” ,而小布希作为回应称此报告 “荒谬”,美联社新闻。布希发表评论的同一天,美联社又发布另一篇报导,指岀阿富汗部落族人告发所谓的恐怖分子实际上是另有目的:要把他们卖给美国人,赏金从 3000 到 25000 美元不等,而在军事法庭上拘留者对此也进行了证实。因为美联社之前依据《信息自由法》提起过诉讼,使美国政府不得不发布相关记录。
2005 年7月21 日 ,美国军方证实被关押在关塔那摩监狱的52 名拘留者开始绝食,抗议在没有经过审判的情况下以恐怖嫌疑人的身份将他们拘押了三年多。2005年8月8 日,87名拘留者开始绝食,其中10人需要强制鼻管餵食,抗议对他们的无限期拘押、得不到公正审理,以及美军基地对他们的不人道待遇。12 月25日,又有46人加入了绝食的行列。对于一些绝食拘留者被美军强制餵食的问题,人权团体表示了质疑。 2006 年3 月9 日,来自英国和美国等7个国家的260 多名医生在医学杂誌《柳叶刀》上刊登一封联名信,呼吁监狱管理部门準许在押犯人绝食而死。5月29 日,关塔那摩监狱发言人说,又有75名狱中拘留者新近开始绝食,以此来声援3 名已绝食数月的拘留者。
看守将一名囚犯用小车推着去审讯室进行审讯

2006 年2月16 日,联合国公布一份该监狱问题的报告,呼吁美国要幺对被关押者进行审判,要幺立即将其释放。美国白宫发言人拒绝了联合国的这份报告中关于关闭该监狱的建议。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敦促美国政府根据联合国的这份报告,儘快关闭关塔那摩监狱。
2006年3月3日,美国五角大楼公布了被关押在关塔那摩监狱的数百名恐怖嫌疑犯的姓名和国籍等身份信息。 这是美军方首次公布该监狱拘留者身份。
监狱关闭
2009年1月22日,美国总统欧巴马签署行政命令,下令一年内关闭关塔那摩监狱。根据这些命令,除一年内关闭关塔那摩监狱外,欧巴马还将委派一个政策小组研究在30天内就未来如何处置该监狱关押的拘留者提出建议。他还要求所有美国政府人员在审讯恐怖犯罪嫌疑人时严格遵守陆军作战手册中的审讯条例,禁止酷刑;欧巴马还命令法务部研究被关押在美国本土的一名加拿大籍恐怖犯罪嫌疑人是否有权就他被拘押一事起诉美国政府。欧巴马上述举动意味着包括关塔那摩基地监狱和特别军事法庭在内的美国羁押和审判恐怖犯罪嫌疑人的现行体系将被废止。
2016年2月,美国总统欧巴马将关闭关塔那摩军事监狱计画提交国会。美官员说,计画书将建议把这些囚犯送回他们的国家或交给第三国,另把一些囚犯送到美国本土保全最森严的监狱关押。
其他信息
监狱的中国人
2006年5月9日,位于古巴关塔那摩湾的美国关塔那摩基地,美军上尉Dan Byer带领记者参观关塔那摩监狱原X营。图/CFP
编者按:4名关押在关塔那摩监狱的维族人于2006年6月14日抵达百慕达。另有13人将于晚些时候前往太平洋小国帛琉。这些已被中国政府称为“东突恐怖分子嫌犯”的关塔那摩中国人,再次受到了国际舆论的关注。美国新总统欧巴马上台之初就立刻签署行政命令,于2006年之内关闭“美国历史上悲伤的一页”——虐囚丑闻不断的关塔那摩监狱。17名被关押在其中的中国维族人反而成为了能否成功关闭关塔那摩的关键。他们怎幺被美军俘虏的?在关塔那摩狱中的情况如何?今后又会怎样?中国外交部要求美国将17名“东突”分子引渡回中国,反对任何第三国接收这些恐怖疑犯。
被捕
阿迪尔·哈奇木江离开了中国。他当时24岁。据他的律师称,他先是去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希望能在那儿做点小生意。2001年6月,他决定离开比什凯克,前往土耳其打工——对于维族人来说,土耳其有着非常接近的语言和文化,前往土耳其学习和打工,一直是维族人“留洋”的首选目标。
律师说,阿迪尔·哈奇木江买不起机票,準备从巴基斯坦过境伊朗。逗留等待签证期间,巴基斯坦当地的维族人建议他,去阿富汗的一个小山村等着吧,那儿有一个维族人的村落。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界并没有严格的边防,哈奇木江很顺利地转到了阿富汗。
在那里,他认识了阿布·巴克尔·卡西姆。在国内,卡西姆是个皮衣匠人,他2000年年中离开新疆。2001年前后,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开始大力遣送“非法滞留”的中国人。阿富汗一些地区依然在塔利班的控制之下。卡西姆于2001年9月抵达了这个他都记不住名字的村庄。他在口供中强调,自己是在这里等待“签证”,他也希望去土耳其。
全部22名被捕并关押在关塔那摩的中国人都先后在这个被认为是恐怖主义训练营的村庄呆过。这个村庄距离Tora Bora山区不远,属于塔利班资助的一个训练营。全村仅有一支AK-47步枪。哈奇木江和卡西姆都承认曾经接受过步枪训练——不到半个小时的讲解,每人打了3发子弹。
美军公布的卷宗显示,Tora Bora山区距离巴基斯坦边境不到10公里,是阿富汗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重要基地。2001年10月7日,当美国及其联军开始第一轮的“永久自由”行动时,第一个遭到轰炸的就是这个山区。这个“恐怖主义训练营”迅速瓦解,人员逃散。其中的22人,在此后的逃亡过程中,分别被巴基斯坦警方和当地部落民抓获,然后被交给美军。
前中央情报局(CIA)驻巴基斯坦高级官员John Kiriakou在2008年接受採访时表示,“如果一个巴基斯坦或者阿富汗的村民绑着一个人来到你面前说,这人是个恐怖分子,你会怎幺办?他如果真的是呢?”“我们只有把所有这些人都送往关塔那摩,在那儿有审讯小组,有翻译,有时间慢慢审查这些人。”John Kiriakou解释说。
根据2001年小布希签署的一项命令,只要美国军方认为是“国际恐怖分子”的非美国公民,美军都可以抓捕之。此后,22名中国人被抓捕,拘禁在关塔那摩4至7年不等。
关押
关塔那摩是一个美军驻扎了一百多年的军事基地,但主权属于古巴。因此,对押送到此地的“恐怖分子嫌犯”,可以在不受美国法律乃至“日内瓦条约”的约束下,通过审讯获取更多有关恐怖主义情报。在740名被关押过的恐怖嫌犯中,仅剩下大约200名依然在押于关塔那摩,而其中,仅有23名够上起诉标準。过分注重情报而忘记蒐集证据以及证据合法性,再加上关塔那摩在虐囚、刑讯逼供等方面声名狼藉,几乎可以肯定,大部分案子在法律面前都将面临严重的质疑。
阿迪尔·哈奇木江的律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的委託人在抵达关塔那摩之后接受了一段时间的询问。但当美军发现他们并没有什幺价值之后,这些人就被遗忘了。
直到2004年7月,关塔那摩才设立了“战斗人员身份审查特别法庭”,包括22名中国人在内的大多数关塔那摩被关押人员第一次接受正式的“法庭聆讯”。而在此之前,包括阿迪尔·哈奇木江和阿布·巴克尔·卡西姆在内的5名中国人已经被军方认定并非“敌方战斗人员”。
来自波士顿的律师萨宾·威列特志愿接下了这个案子。他向记者表示,他决定向更高的司法系统提请抗诉。就在抗诉要接受聆讯之前10天,2006年5月5日,这5名中国人被释放,并被转移到了阿尔巴尼亚。他被法务部告知“你已经没必要抗诉了”。
威列特继续为其他17名中国维族人提供辩护,但语言沟通障碍和委託人对美国司法系统的不了解、不信任加大了难度。“有一天,其中一名中国人的床单被没收了。因为有其他人尝试用床单自杀。但这位中国人并不理解,他以为是抗诉程式导致了监狱当局对他进行迫害。在当天的聆讯最后,他向我表示,算了,不要继续了。这不值得。”威列特回忆说,“对于他们来说,追求自由的抗诉,还不值一条被单。”
理论上来说,所有22人依然是中国公民。卷宗显示,22人中的大多数在中国曾因参与分离主义活动的罪名,被判刑或者刑事拘留。
中国政府将这22人依然判定为东突恐怖主义嫌犯。中国外交部2006年6月11日再次要求美国将17名“东突”分子引渡回中国。发言人秦刚说,中方要求美方履行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和国际反恐义务,停止向任何第三国移交恐怖疑犯,儘早将他们遣返中国。中方也反对任何第三国接收这些恐怖疑犯。
第二天,美国政府宣布,将有4名在押维族人被送往百慕达。他们将在那里获得难民身份。据中新社最新报导,太平洋小国帛琉同意安置剩下的13名维族人。
据了解,美国为了安置这些曾经有拘留者颇费周折,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报导说,欧洲各国都不愿轻易接收。该报报导说:“一部分拘留者本来是可以按照国籍遣返回国,但美国政府以担心这些拘留者回国后受到‘迫害’为由拒绝将他们正常遣返。可美国政府又不愿意开放本国国门接纳他们,国防部长盖茨就曾明确表示,这些人即使释放,也绝不能允许他们移民到美国。”
瑞典国家广播电台的资深记者Randi Mossige Norheim曾採访过被关押在关塔那摩的维族人哈奇木江,她说,如果这些人一旦获得难民身份,将很难遣返。
对于中国来说,如果希望追回剩下的13名“嫌犯”,必须要在这些人被转运到第三国之前取得成功。因为,一旦成功落地通过海关,其他国家的政府也可能就无能为力了。
离开
先期获释的哈奇木江、卡西姆等5人,先是到了阿尔巴尼亚,他们一开始生活在阿尔巴尼亚的国家难民中心,等待难民身份审查。
据了解,哈奇木江后来找到了一个前往瑞典参加人权论坛,讨论关塔那摩话题的机会。抵达斯德哥尔摩之后,他立刻申请了瑞典避难。哈奇木江有一个姐姐生活在瑞典,那儿也有维族人的社区。
起初,瑞典移民委员会拒绝了他的避难申请,理由是,哈奇木江已经获得了阿尔巴尼亚的避难身份,他不能在瑞典再次申请。而移民法庭推翻了这一决定。考虑到哈奇木江所获得的阿尔巴尼亚避难身份并非来自他自己的意愿,而他自己又在瑞典有亲属,2009年4月30日,瑞典移民法庭最终决定,哈奇木江可以留在瑞典。他也是惟一一个可以居留于欧盟国家的中国籍前关塔那摩关押人员。
无论是阿尔巴尼亚或者瑞典,“前关塔那摩拘留者”的身份标籤都激起了当地国民的严重关切。瑞典国家广播电台的资深记者Randi Mossige Norheim向记者解释说,瑞典国民的关切,除了对这些人的怀疑之外,更多人也希望自己的国家能比美国人在关塔那摩做的更好。
据了解,卡西姆已经在阿尔巴尼亚开始工作。他和另外三名留在阿尔巴尼亚的维族人同时为一家穆斯林开的义大利风味餐厅打工。阿尔巴尼亚政府依然支付卡西姆和他的朋友们的房租和电话费。但到2006年年底,这项资助将停止。
另外四名抵达百慕达的人向媒体透露,想在百慕达开家餐馆谋生。百慕达群岛的宗主国英国政府正对4人进行安全审查,然后决定是否对百慕达当局提出质疑。在採访中,4人坚持说他们并不是恐怖分子。
相关事件
据伊朗新闻电视台报导,2011年1月11日,173人身着橙色囚犯服、头戴黑色头罩扮成拘留者模样在美国白宫前示威,要求政府关闭关塔那摩监狱。
当天是美军关塔那摩监狱建立9周年纪念日。示威者装扮成拘留者的模样要求政府关闭该监狱。示威者还抨击美国总统欧巴马并没有遵守关闭承诺。
示威者假扮囚犯

示威者还发表声明,敦促国会与欧巴马政府合作关闭关塔那摩监狱,并且释放仍被押在那里的上百名拘留者。
2002年1月11日,美军在位于古巴关塔那摩的海军基地建立了这座监狱,约800人曾被关入其中。
虽然美国总统欧巴马竞选时曾承诺将关闭关塔那摩美军监狱,但是2011年1月7日欧巴马签署2011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禁止政府动用国防资金转移该监狱在押人员。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这无疑将使欧巴马关闭关塔那摩监狱的计画再次受挫。
据俄罗斯媒体报导,2011年3月7日,美国总统欧巴马解除了持续2年的禁令,重新恢复位于古巴境内关塔那摩监狱的使用。
欧巴马当天发表声明称,重启关塔那摩监狱,是出于对美国防恐战略的考虑。“我认为,美国司法制度在打击基地组织的战争中是一种重要的武器。为了确保国家安全,巩固美国价值观,美国政府将会继续运作我们的司法系统。”
欧巴马还在声明中宣布,那些对美国国土安全构成威胁但并没有被定罪的嫌犯,将仍然被关押在关塔那摩监狱。欧巴马还保留了将部分审判移交至美国本土民事法庭进行的权利。此前,移交审判的行为多次遭到共和党以及一些民主党议员反对。
美国总统欧巴马23日发表讲话,宣布一系列措施,重启关闭关塔纳摩监狱努力。他同时呼吁国会放鬆对转移关塔纳摩囚徒的限制。
欧巴马在讲话中说,关闭关塔纳摩监狱在政治上面临很多障碍,但作为美国反恐战争的一部分,这一监狱必将成为历史上的一个污点,如果不能将其关闭,美国政治家们也将留下骂名。他呼吁国会取消对转移关塔纳摩囚徒的限制。
为关闭这一监狱,欧巴马要求国防部立刻开始在美国国内寻找替代设施,以举行针对恐怖嫌疑人的军事审判。他说,自己将任命特使,专门负责向第三方国家转移关塔纳摩囚徒。此外,他还宣布结束向叶门转移囚徒的禁令,以开始相关囚徒的审核程式。欧巴马说,这些行动的目的在于确保可向其他国家转移的囚徒得到转移,而恐怖嫌疑人则在美国的刑事或军事法庭上受审。
关塔纳摩监狱关押着166名囚徒,其中包括“9·11”袭击主谋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这样的重要恐怖嫌疑人,也包括86名已被确认没有任何恐怖罪行或只是低级武装人员的囚徒,可以转移至第三方国家或送回其祖籍国接受相应监督。由于虐囚等丑闻,关塔纳摩监狱臭名昭着。
欧巴马曾在2009年就任总统时承诺,在一年内关闭关塔纳摩监狱,但由于受到共和党方面的阻力,一直未能成功。他本人此前也基本放弃了这一努力。在23日的讲话后,国防部长哈格尔宣布国防部将立刻开始执行欧巴马的相关命令,共和党方面则表示,关塔纳摩监狱并不是处理恐怖嫌疑人的一个完美办法,但欧巴马必须拿出扎实的替代方案来。
趣闻轶事
关塔那摩监狱图书馆证实,关塔那摩监狱犯人最爱借阅的书籍是英国女作家JK罗琳所着的《哈里·波特》魔幻系列小说。关塔那摩监狱还关押着385名涉嫌恐怖主义活动的犯人,其中多数是穆斯林。关塔那摩图书馆图书管理员麦吉称,犯人们喜欢看宗教书籍,但他们也非常喜欢看《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她说:“就小说着作而言,翻译成阿拉伯文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是最受欢迎的。”监狱当局已定购了《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第7本《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徒》,这部小说是该系列小说的最后一本。根据监狱方面的规定,犯人有权每周借阅数本书籍。
美国爱荷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表示,将于2007年8月出版关塔那摩监狱在押者的诗集,印刷数约5000册。这本诗集名为《来自关塔那摩的诗:在押者的表白》,共84页,收录了17名在押者的作品。这些诗作由一些自愿为在押人员代理律师的人士收集,经美国国防部审查后,译成英文出版。诗集编辑是北伊利诺伊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马克·福尔科夫。他也是17名在押人员的代理律师之一。
关塔那摩监狱囚犯权利的听证会

谈及出版诗集的目的,福尔科夫说:“出版这些诗歌是一种方式,好让公众听到这些在押人员的声音。” 美国国防部发言人认为,这些在押人员把诗歌当作“他们对抗西方民主理念和作战对象的战斗工具……儘管关塔那摩监狱一些在押者为创作他们所谓的诗作付出了努力,这不能改变这些作品的性质,他们创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艺术。”
福尔科夫说,这些在押者“绝大多数从来没写过诗”,入狱后,他们用诗歌记录自己的境遇,抒发心情。因为缺少纸和笔,他们用小石子把诗作刻在泡沫塑胶杯上,或用牙膏写下来。他说,这些诗作在在押人员之间秘密传递。狱方发现后,没收了大部分诗作。因为怀疑在押者藉此暗通讯息,狱方毁掉了这些刻有诗作的塑胶杯等。有些在押者出狱后通过回忆,重新写出了这些诗。而有些诗作经五角大楼审查后,从在押者传到福尔科夫和其他律师手中。福尔科夫收到后,萌发了把它们出版的念头。
诗作绝大多数表达了宗教信仰、对童年和故土的怀旧思绪以及对家人的热切思念。也有一些诗充满了愤怒、质疑和理想破灭的沮丧情绪。比如,有一首诗描写诗人与大海的对话:“我们的锁链是否让你不快?……你在嘲弄我们受到的监禁。我想一头扎入你怀中,游回我的家乡……我困在这座小岛监狱,而你,大海,正和我的俘获者串通一气,看守着我。”
苏丹人阿米·哈吉原是一名记者,为总部在卡达的“半岛”电视台工作,被捕前在阿富汗作战争报导。2001年,他被指控替车臣武装工作、协助“基地”组织,遭美军逮捕,后被移送到关塔那摩监狱。他在狱中写下了一首诗,名为《镣铐的羞辱》:
“当我听见林间鸽子的咕咕声
热泪淌满我的双颊
当云雀啁啾而鸣,我想起了
要给儿子捎去的信
……
压迫者们正在戏弄我
他们要我监视自己的同胞
还说这是一件好事
他们许诺我金钱和土地
还给我无处不能去的自由
他们的诱惑
像闪电一样抓住我的心
可他们的礼物却是一条饥饿的毒蛇
披着伪善外衣,就像它口中的毒液
他们拥有象徵自由的纪念碑
还有信念的自由,看起来不错
可我告诉他们
形式不代表正义
……”
相关影视
1992年的电影《义海雄风》(A Few Good Men)描绘了发生在关塔那摩湾一起事件的法庭审讯。
1995年的007电影《黄金眼》涉及了此地,不过是在波多黎各拍摄的。
福克斯广播公司的电视剧《24》中也有涉及。
影片《关塔纳摩之路》由英国导演麦可·温特博特姆和马特·怀特克罗斯执导的《关塔那摩之路》2006年2月14日在第56届柏林电影节上首次展映,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这部影片反映了3名未经审判的英国穆斯林在被送往美国关塔那摩监狱的路上以及在狱中受到的非人待遇。故事以纪实为主,3名曾经在该监狱被关押两年多的穆斯林既是故事的讲述者又作为演员出现在影片中。
2007年上映影片《反恐疑云》(Rendition)。由《断背山》主角杰克吉伦哈尔出演的这部惊悚影片中,任何“假设”对国民安全造成威胁的外裔公民,都会遭受秘密绑架,然后被带到隐蔽的海外监狱进行关押和审讯。“ 美国新闻中最热门的头版头条以如此快的速度就登上了大银幕,这种情况本来就是不多见的。而影片完全站在政治的立场上,传递了很多即时信息,同时又不缺乏电影的戏剧张力。”
2014年的美国电影《X射线营地》直接对关塔那摩监狱进行了描绘。
年轻的女孩可儿(克里斯汀·斯图尔特饰)为逃脱无聊小镇生活决定从军,她并没有如同自己构想般被送到伊拉克服役,她被安排在了关塔那摩湾拘押中心。在拘押中心,她被穆斯林犯人们仇视,然而她与一个被关押八年的穆斯林男子阿里逐渐发展了一段奇特的友谊。不过目睹好友被一再羞辱虐待、刑讯逼供之后,她的内心逐渐起了变化……
2014年美剧《末日孤舰》(The Last Ship)中。美国海军停靠在关塔那摩湾的美军基地寻找食物和医用补给,同时为内森-詹姆斯号补充燃油。Chandler派出三个小组分别执行这三项任务。当来到关塔那摩之后,他们立刻遭到从监狱中逃脱的囚犯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