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垂体功能减退

(2020-05-24 18:56:51) 百科综合
垂体功能减退

垂体功能减退

基本介绍

  • 患病部位:头部
  • 相关疾病:垂体瘤 成人全垂体功能减退 缺血性坏死 颅咽管瘤 低血压 老年人垂体瘤 垂体腺瘤
  • 相关症状:产后垂体坏死 闭经 抽搐 创伤 垂体功能减退 垂体切除术后昏迷 垂体危象 低血压 多尿 噁心 腹泻 高热 睪丸萎缩 昏睡 紧张 空腹低血糖 尿崩 皮肤苍白 皮肤乾燥 皮质功能减退 神志不清 嗜睡 衰弱 水中毒 水中毒性昏迷 水肿 停经 头痛 头晕 脱水 无力 心悸 性慾减退 休克 虚脱 眩晕 厌食 意识障碍 营养不良
  • 所属科室:内科 内分泌科
  • 相关检查:精氨酸 生长激素 GnRH兴奋试验 吡啶斯的明兴奋GH试验 精氨酸兴奋GH试验 灭吐灵(MCP)兴奋PRL试验 左旋多巴兴奋GH试验 CT检查 脑垂体CT检查

原因

任何引起垂体前叶或下丘脑破坏的损伤均可引起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产后垂体坏死(席汉综合徵,Sheehansyndrome)是本症最常见的原因。腺垂体在妊娠后期增生肥大,当分娩中或分娩后发生大出血,引起低血压,使垂体腺小动脉痉挛,垂体前旰发生缺血性坏死。一般当腺体坏死70%时,即出现临床症状。
另一常见的病因是垂体及垂体周围的肿瘤,特别是嫌色细胞瘤和颅咽管瘤,医源性的垂体前叶功能低下也较常见,多为外科手术或放射治疗损伤垂体与下丘脑所致。孤立性的个别垂体激素缺乏经常是由于下丘脑的缺陷,使释放激素的分泌缺乏,其中以促性腺激素(Gn)或生长激素(GH)最为常见。

检查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周围腺体功能
(一)肾上腺皮质功能
①24小时尿17-酮类固醇(17-KS),17-羟类固醇(17-OHCS)及尿游离皮质醇均低于正常值。
②ACTH兴奋试验:ACTH25溶于5%葡萄葡萄糖盐水500ml,静滴,维持8小时,本病患者呈延迟反应,即需连续静滴2~3天后,尿17-KS与17-OHCS才逐渐升高。
(二)甲状腺功能
①血清T3、T4及甲状腺摄131Ⅰ率低于政党。
②TSH兴奋试验TSH10肌注,一日一次,共3天。本病患者甲状131Ⅰ腺摄率及血清T3、T4可有增高,但不如正常人显着,呈延迟反应。
(三)性腺功能
男性血清睪酮,尿17-KS;女性血清雌二醇与尿雌激素(雌酮,雌二醇,雌三醇)水平低下。阴道细胞学涂片检查显着雌激素活性减退。
二、垂体前叶功能
(一)血清TSH、LH、FSH、ACTH及GH可低于正常值。
(二)ACTH分泌试验
①甲吡酮试验:甲吡酮为11-beta;羟化酶抑制剂,可阻断皮质醇的合成与分泌,反馈性刺激垂体前叶分泌ACTH。甲吡酮750mg,每4小时1次,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时,血浆ACTH不升高。
②胰岛素低血糖兴奋试验,胰岛素导致的低血糖可刺激垂体前叶分泌ACTH、GH与PRL。静脉注射胰岛素0.1u/kg,30分钟后抽血查ACTH。正常人ACTH应200pmol/L,平均为300pmol/L;本症的ACTH呈低下反应或缺乏。本试验有一定危险性,一般慎用。
(三)生长激素(GH)分泌试验
①胰岛素低血糖兴奋试验:正常反应峰值出现于静注胰岛素后30~60分钟,约为35plusmn;20g/L(35plusmn;20ng/ml);垂体病变时反应减低或无反应。
②左旋多巴兴奋试验:口服左旋多巴0.5g,服药后60~120分钟,血GH应7g/L(7ng/ml)。
③精氨酸兴奋试验:5%精氨酸500ml静滴。正常GH峰值见于滴注后60分钟,可达基础值的3倍;本病反应低下或缺乏。④胰高血糖素试验胰高血糖素1mg,肌注。正常人在2~3小时峰值,7g/L(7ng/ml)本病多无明显反应。
(四)泌乳素(PRL)分泌试验
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试验:静注TRH500g后15分钟,血PRL出现高峰,男性可增高3~5倍,女性可增高6~20倍。垂体前叶功能低下时,其基础值低,兴奋后亦不能上升。
②灭吐灵试验口服灭吐灵10mg,结果判断同TRH试验。
③胰岛素低血糖兴奋试验:正常血PRL于静注胰岛素1小时后达高峰,最高可至1.6~2.0nmol/L(40~50ng/ml),女性更高;本病基础值低,且反应差。
(五)促性腺激素(Gn)分泌试验
静注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HRH)100g后15~30分钟,LH与FSH峰值在女性为基础值的3倍以上,男性为2倍左右。无反应或低反应提示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峰值出现于60~90分钟为延迟反应,提示为下丘脑病变。
(六)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试验
静注TRH500ng后30分钟,血TSH出现峰值约为10~30mu/L;垂体病变时无反应。
根据病史、症状、体徵及垂体与靶腺的激素测定,并选择适当的功能试验,可确定本病的诊断。本病需与原发性性腺、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精神性厌食和营养不良等疾病相鉴别。诊断本病应力求查明病因。

鉴别诊断

因缺乏的垂体素素不同,本症的症状和体徵亦不相同。
一、促性腺激素(Gn或LH和FSH)缺乏:青春期前发病者表现为青春期延迟,青春期后发病则表现为继发性性腺功能低下。青春期延迟的患者往往身材偏高。指距身高,生殖器不发育,睪丸小而软,长径闭经。青春期后发病则患者阴腋毛脱落,皮肤出现细皱纹;性慾减退,睪丸萎缩,少精或无精;停经、阳痿不育。
二、生长激素(GH)缺乏:在儿童与青春期常致骨骼生长迟缓、身材矮小。在成人无明显特徵,但患者皮肤可变细,内脏变小,偶尔可有空腹低血糖。
三、泌乳素(PRL)缺乏:产后无乳,乳房萎缩,常为产后垂体坏死的首发症状。
四、促甲状激素素(TSH)缺乏:可导致不伴甲腺肿大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可有倦怠,怕冷,皮肤乾燥,跟腱反射延迟,但粘液性水肿不一定明显。如发生于儿童期,则生长发育迟缓,骨骺闭合延迟。GH的分泌可能因TSH的缺乏而受到抑制。
五、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缺乏:ACTH缺乏常常是部分性的,常见于垂体切除手术或垂体放疗后。起病隐匿,如无力,噁心、呕吐、位置性低血压,低血糖、衰弱和昏迷。乳晕浅淡,皮肤苍白,久晒不黑。盐皮质激素的分泌更多地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控制,因此在垂体性皮质功能低下时,极少引起电解质紊乱。
六、垂体危象:由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对于各种应激因素的反应能力低下,故于感染、腹泻、呕吐、脱水、饥饿、创伤、手术、麻醉、寒冷及安眠、镇静剂等均可诱使原有症状加重而出现危象,垂体危象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低血糖昏迷:最为多见。常于空腹时发生,心悸、出汗、头晕、意识障碍,有时可精神失常及抽搐或癫痫样发作,最后昏迷。
(二)感染性昏迷:抵抗力低,易发生感染,可伴高热;并发生神志不清,昏迷。
(三)低体温性昏迷:多见于严寒的冬季与患者保暖不善时。
(四)水中毒性昏迷:因皮质激素缺乏,对水代谢的调节能力减退,当过多输液与饮水后,易发生水中毒性昏迷。水中毒表现为噁心,呕吐,虚脱,精神错乱、抽搐与昏迷。
(五)垂体切除术后昏迷:术后神志不清,呈嗜睡、昏迷状态,可持续数日至数周,脉率和偏低,体温可低可高或正常,血钠、血糖正常或偏低。
(六)垂体卒中:由于垂体瘤内急性出血所致。起病急骤,头痛、眩晕、呕吐、视力下降、失明、甚至休克、昏迷。
(七)镇静与麻醉剂所致昏迷:本病患者对镇静剂、麻醉剂甚为敏感,有时常规剂量即可致昏睡或昏迷。而且持续时间延长。

缓解方法

注意休息,保持身心健康,儘量避免感染、过度劳累与精神激动等应激状态。多予高能量饮食,多食含高蛋白、多种维生素的食物,适当补充电解质。慎用或禁用巴比妥类安眠药,氯丙嗪等中枢神经抑制药,及胰岛素、降糖药、吗啡等麻醉剂。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