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大学生广告艺术节是由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指导,上海大学、上海市广告协会、品牌中国集团主办,携手海内外百余所着名高校共同参与,旨在通过大学生广告节这个创意平台,结合行业发展需求,把创新创业意识融入人才培养,让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脱颖而出。迄今为止已经举办14届。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上海国际大学生广告艺术节
- 外文名:SHANGHAI·INTERN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D & ARTFESTIVAL
- 主办方一:上海大学
- 主办方二:上海市广告协会
- 主办方三:品牌中国集团
採用国际化的赛制和规则
推进创意大赛
大广节提供了来自企业真实需求的创作命题。上汽通用汽车雪佛兰、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上海五角场集团、临港文化、九鹰科技、DQ冰雪皇后等众多品牌的大力支持,这些品牌根据自身的需求提出参赛命题,通过大广节面向海内外各大高校在读大学生徵集原创作品。
赛事期间,组委会採用网路作为唯一上传参赛作品的入口,不经过任何中间环节,不产生任何费用,由创作者自行上传。
评选入围作品採用专业评审和网路投票两个体系的综合排名,决赛採用现场陈述、现场打分、现场颁奖。一系列透明公开的赛制设定,是本届大广节一个重要的尝试,意在不断完善规则,与国际接轨,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意氛围和保障。
决赛现场,入围作品进行了现场陈述,共同角逐各大奖项,并于现场公布颁发。
在2015年第14届大广节上,主办方举办了首届创意产业与创新传播高峰论坛,以“广告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智力密集、特色突出的现代服务业是经济中心集聚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的重要载体”为课题,汇聚专家、学者围绕“十三五”上海全面提升“四个中心”整体水平,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和集聚人才等新目标、新任务开展研讨。
让年轻学子通过创意大赛
增强创新创业意识和才干
大广节组委会为了帮助大学生们充分理解大赛命题,把创意精準落地,在作品徵集期间分线上线下两条渠道,分命题分院校,展开对大学生们的针对性辅导。
线上上,大广节推出了 “大咖讲堂”。即由组委会邀请在平面设计、H5技术、文案策划、影视摄影、吉祥物设计领域等业界精英,以每一场一个主题一个独立微信群的互动方式,通过多渠道预热,对命题进行实际操作层面的讲解,吸引正在準备相关参赛作品的大学生或对这些领域感兴趣的大学生,得以通过他们熟悉的沟通方式,与业界精英面对面沟通。
线上下,大广节在各大高校展开了创意巡讲及创意巡展,举行了首届创意产业与创新传播高峰论坛和校园自媒体圆桌分会。在同济大学、华东师範大学、江苏师範大学、上海建桥学院、上海政法学院、上海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举行的创意巡讲上,命题企业通过和大赛命题相关的专业话题与大学生们互动;在创意巡展上,命题企业通过与命题相关的产品展示,帮助大学生们进一步理解命题内涵,从而更精确有效地把握命题,儘快落地自己的参赛作品。
通过与业界精英的面对面沟通,让大学生表示体验到了创意产业的包容性,看到了创意的力量,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
近200万人次通过校园社交平台
浏览“大广节”信息
为了让大广节在更大範围和更深层次内持续发酵,大广节组委会专门开设了官网和官方微信公众号,对大广节进行全程报导。同时,本届大广节还分别开通了微博、QQ平台,让大广节和大学生们的创意认知持续扩大。
大广节还与最流行的校园社交APP“11点11分”进行合作,充分发挥这一大学生社交平台的优势,在“11点11分”上开通大广节宣传入口和作品徵集入口,从而使双方的合作达到1+1>2的效果。为了提高大家参与的积极性,“11点11分”还与“大广节”合作举办了首次创意大赛,引导用户发帖和关注,吸引许多用户的参与和创作,通过网路平台对“大广节”进行宣传,短短一个多月内,有近200万人次通过“11点11分”浏览了“大广节”的广告,并有5万多人关注了双方合作的“创意集市”,且5000多人直接参与了创意集市的互动活动,使“大广节”更加深入大学生人群中。
组委会联合了30多所高校组成大广节信息站,同步在校园内推广大广节动态。各大高校在自有宣传平台上也不断发力,有的推出了“大广节”的参赛攻略,有的紧跟大广节动态新闻在平台上持续转载发布,有的把大咖讲堂全都放到自有平台内进行宣传。30多所高校的联合宣传,使上海海国际大学生广告节显现出精準的传播效应。
作为主办方,品牌中国集团其是注重高端广告人才后备队伍的扶持和崛起。努力把“大广节”打造成为具有影响力的一张名片,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标桿,推进“草根创业”的孵化器。
大广节自举办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凤凰资讯、中国日报、东方早报、新闻晨报等国内300多家媒体对本届大广节进行了多角度的报导。同时,在本届大广节期间,组委会还积极与校园自媒体进行合作,各地高校有近100个校园自媒体配合大广节进行宣传推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良好效果。通过媒体的传播,有效扩大了大广节主办方和品牌赞助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大广节充分运用品牌增值服务功能,着力展示大广节品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既使大广节产生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又使年轻学子通过“大广节”的舞台能够更好地对接社会需求,实现创意的价值,体现创意的力量。
产学研用深度结合
构筑“泛创意”高地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执行院长何小青先生表示,2016年大广节将更名“第十五届上海国际大学生广告艺术节”,由“广告节”更名“广告艺术节”,进一步发挥大学生文化创意平台的作用,致力于推动大学生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创意-创新-创业”的“三创”格局,成为面向全球高校大学生交流、实践、创业的“国际大学生泛创意平台”。
打造上海文创产业新名片
2015年12月25日,持续两个多月的第十四届上海国际大学生广告节在上海大学举行盛大的闭幕式。大广节不仅是大学生的节日,也是大学生展示创意和想法的舞台,活动共吸引了130所高校参赛、百万人关注及2918件优秀作品参加评比,众多知名品牌商热情参与并结合实际推出8大命题,一批着名创意大师开展校园巡讲与年轻学子分享创意思维,上百个校园自媒体和行业网站进行传播信息和扩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