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上海国际信託有限公司

(2019-10-01 15:48:45) 百科综合
上海国际信託有限公司

上海国际信託有限公司

上海国际信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国际信託”或“公司”)是由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控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1981年公司成立,1983年取得“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1992年公司实行股权结构多元化改制,此后历经四次增资扩股。2007年7月,按照信託新规的要求,经中国银监会批准由“上海国际信託投资有限公司”更名为“上海国际信託有限公司”,并换髮了新的金融许可证。现有股东总计3家,注册资本金达到人民币50亿元。

基本介绍

  • 公司名称:上海国际信託有限公司
  • 总部地点:九江路111号 
  • 成立时间:1981年
  • 经营範围:信託
  • 公司性质:股份制
  • 总部:上海

公司简介

上海国际信託有限公司(简称“上海信託”)成立于1981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信託公司之一,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50亿元,在金融领域具有较高的声望和地位...
依託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东背景和资金实力,上海信託一直位列行业第一梯队。旗下拥有全资子公司上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信资产旗下控股上信(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上海上信健康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浦耀信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并在2015年成功打造上信赢通财富管理有限公司、上信信託有限公司(香港)等平台公司....。
此外,上海信託还控股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上海国利货币经纪有限公司,参股上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託业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

业务模式

上海信託主要从事资产管理、投资银行业务和家族财富管理业务,为高净值客户提供专业的理财方案与服务,业务领域主要涵盖股权债权融资、证券投资、另类投资、工商受託、公益信託、投行服务、家族传承等範围,是目前国内信託行业业务品种最为齐全、产品服务体系最为完备的专业投资机构之一

信託业务

资产管理:以立体化的产品线和服务体系为基础,提供跨境、跨市场、跨领域的资产配置方案,量身定製投资组合,涵盖企业融资、证券投资、工商受託、兼併重组、财务顾问、另类投资、公益信託等各个领域,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探索发展基金化、投行化、股权化、国际化、公益化的转型道路,为客户持续创造财富和价值
家族及财富管理:以专家顾问团的形式,为中国家族提供更贴心的服务,如:资产配置、遗产规划、日常财务、企业管理、上市谘询等,这其中不仅拥有利于家族生意发展的金融服务,且更加注重对家族成员生活细节的专属服务。还通过新设立的海外平台和本身拥有的QDII业务模式,为客户构建全球资产配置的大平台

自营业务

股权投资:通过对股权投资结构、期限、规模的动态调整和最佳化,积极把握各类行业领域孕育的投资机会。
证券投资:追求适度风险条件下的绝对收益最大化,注重对巨观经济动向、重点行业发展趋势和相关个股的深入分析
固定收益:通过对固定收益市场和投资品种的深入研究,构建稳健的投资组合,主要包括货币市场投资、债券市场投资和贷款业务

经营理念

诚信:坦诚相待,竭诚服务,对客户负责、对股东负责、对社会负责;;。
稳健:着眼于未来长远发展;不断最佳化客户结构、资产结构,通过科学、严格地管理各种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把握速度、质量、效益的动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敢为人先、勇于创造,不断开拓财富视野,探索发掘潜在金融价值.

公司愿景

努力打造成为全球资产和财富管理服务提供商。.
成为最具领导力、拓展力和掌控力的行业领袖。.;;
为投资者勾画色彩斑斓、无限可能的财富世界

公司背景

长期以来,上海国际信託以江泽民同志的亲笔题词“勇于开拓、善于经营、严于管理,发展上海国际信託投资事业”为指导,规範经营,稳健发展,多年来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公司80年代末被国务院指定为全国对外融资十大视窗之一,1995年获地方金融机构最高信用评级(穆迪Baa2、标普BBB-),海外筹资累计约45亿美元,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在金融创新和国际化合作方面创下多个“第一”:1988年发起成立我国第一家股份制证券公司——上海万国证券公司;1993年发起并管理了上海第一个在境外注册和上市的共同基金——上海发展基金;1993年发起并管理了上海第一批人民币共同基金之一——金龙基金(现合併为安瑞基金);1998年发起和控股了国内首批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1995年首创信託公司财务顾问业务,获得秦山核电三期项目的独家财务顾问委託业务;2004年合资组建了上投摩根富林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全力打造中国基金业的旗舰品牌;2005年合资成立了全国首家货币经纪公司--上海国利货币经纪有限公司,开创了货币经纪业的先河
公司的综合实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始终在行业中名列前茅,品牌信誉卓着,创新意识敏锐,产品种类丰富,风控机制完备,投资回报丰厚。公司被指定为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中首家合规试点单位;作为主要筹备单位,发起设立中国第一家信託登记机构——上海信託登记中心,并被推选为理事长单位;被推举为中国会计学会信託投资分会会长单位;被推选为中国信託业协会理事单位和副会长单位。在《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21世纪经济报导》举办的信託机构评选中,多次获得最佳信託公司奖、最佳知名品牌、最佳风险控制奖、最佳单一信託计画、最佳证券信託计画以及最佳信託经理等奖项,获得行业内外的广泛好评。在业务开拓和产品创新方面,公司积极开拓创新业务,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在全国率先推出“优先劣后”受益权的结构化信託产品,在证券投资、房地产和基础设施领域,逐渐形成产品特色,打造了“蓝宝石”、“红宝石”、“白金”、“明珠”、“现金丰利”、“国瑞”等系列化、标準化产品品牌,成功推出私人股权投资信託计画,继续推进企业年金、QDII等创新业务产品,积极拓展银信合作业务,业务模式得到进一步深化,产品投资领域更为深化,资金运用方式更为多样,现已获得资产证券化业务、代客境外理财(QDII)、企业年金业务受託人资格。与此同时,公司不断最佳化自有资金配置,将投资集中于金融类公司股权投资和金融产品投资,拥有浦发银行、上投摩根、华安基金、上海证券、申银万国等公司的优质金融股权资产,着力提高公司整体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强化自有资金与信託业务的联动效应,有力地支持了信託主业创新和发展
2008年,上海国际信託完成了董事会换届,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公司积极适应市场化运作的需要,聘请国际知名谘询公司,实施了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和人力资源改革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公司的发展定位,为公司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今后的发展进程中,公司将继续坚持稳健经营、规範管理,严控风险,开拓创新,不断深化客户服务理念,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为信託业发展努力实践,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组织架构

遵循全面、审慎、有效、独立的原则,建立自控、互控、监控“三位一体”的机制
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分工明确、权责利相互制衡
决策层、执行层和监督层的风控架构,确保“事前防範、事中控制、事后监督”有效执行
通过新一代信託业务系统、入口网站、手机终端、微信平台、办公自动化平台、客服坐席、数据报送专网等信息化建设,保持各项信息的上通下达和信息反馈的灵敏快捷,切实有效地发挥了信息交流与反馈机制对公司业务的促进作用.

股东构成

序号
股东名称
公司性质
持股比例
1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国有企业
97.33%
2
上海新黄浦置业股份有限公司
--
0.67%
3
上海汽车集团股权投资有限公司
--
2%

大事记

2012年12月 作为首个满足信託行业发展需求的整体解决方案,上海信託“新一代业务系统”在2012年度上海市金融创新奖评选中荣获三等奖,代表了行业专家对新系统在功能创新、套用突破和示範效应等方面的高度认可。
2012年12月 在中国信託业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上海信託再次以高票当选信託业协会常务理事、副会长单位,充分体现了公司在行业内的良好口碑,也是行业对公司品牌形象、经营业绩、业务创新的充分肯定;;。
2012年11月 成功发行业内首单海外投资集合资金信託计画——“上海信託铂金系列·大中华债券投资集合资金信託计画”,且首次引入信用增信的风险管理模式,为国内首创的产品和运营管理模式
2012年10月 冠名赞助的“上海信託悦享年度顶级盛音德勒斯登国家管弦乐团上海音乐会”,在上海大剧院隆重上演.
2012年9月 在证券时报社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优秀信託公司评选中 ,成功蝉联三届“中国优秀信託公司”大奖,并摘得“优秀理财管理团队”奖,“上信·金铺系列之浦发置业股权投资集合资金信託计画”和“上信·信券系列专项债权投资集合资金信託计画”分获“最佳房地产投资信託计画”奖和“最佳另类投资信託计画”奖。
2012年6月 在上海证券报社主办的第六届“诚信託”评选中,再次荣获2011年度“诚信託-卓越公司奖”。同时,公司“上海香花石系列中国新绘画艺术品投资集合资金信託计画”获得“诚信託-价值信託产品奖”。
2012年6月 在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组织的“上海市银行业金融机构2011年度货币政策导向效果综合评估”中获得AAA评级。全市118家机构参加本次评级,共10家获得AAA级,上海信託是唯一获此殊荣的信託公司。
2011年11月 独家冠名举办具有世界顶级水準的柏林爱乐乐团音乐会。藉助此次跨界合作,上海信託进一步确立了公司品牌定位,极大地提升了公司品牌形象
2011年11月 在由《21世纪经济报导》主办的“2010-2011年度中国资产管理‘金贝奖’”评选中,成为唯一两家入选的信託公司之一,荣获“最佳风险控制信託公司”奖
2011年11月 上海信託总经理傅帆在由第一财经主办的“2011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评选中荣膺“年度信託人物”。
2011年9月 在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举行的上海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货币信贷评估评比中,上海信託荣获最高评级A级。
2011年8月 在由《证券时报》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优秀信託公司评选中荣获“中国优秀信託公司”奖项。
2011年7月 成功举办首届“上海信託‘财·智论坛’”,以“通胀下的投资新发现”为主题,展现了公司引领财富管理领域的决心和能力。
2011年6月 在由《上海证券报》主办的“第五届诚信託”奖评选中荣获“诚信託·卓越公司奖”,上海信託·钻石一号定向增发主题投资信託基金荣获“诚信託·价值信託产品奖”。
2011年5月 在成立三十年之际,上海信託举行“感恩三十年”大型纪念活动,并在纪念活动上首发公司企业宣传片。
2011年4月 中国银监会批覆同意上海信託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上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
2010年12月 在《金融时报》社、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金融机构金牌榜“金龙奖”中,上海信託荣获“年度最佳创新信託公司”奖。
2010年11月 召开新品牌发布会,正式启用全新品牌标识,宣布“信利正·睿见远”为公司新品牌口号。
2010年11月 在上海市政府主办的“2010年上海金融创新奖”的评选中,上海信託的“红宝石”安心进取伞形配置信託计画作为唯一一家信託公司创新产品入围,并获得上海金融创新奖二等奖。
2010年6月 在由《21世纪经济报导》主办的第三届“金贝奖”评选中荣获2009年度年度优秀信託理财品牌、年度最佳设计与创新团队两项大奖。
2010年6月 在上海证券报主办的第四届“诚信託”各奖项评选中,荣膺综合大奖“诚信託·卓越公司奖”,同时公司铂金系列·香港市场投资单一资金信託收穫2009年度“诚信託·价值信託产品奖”。
2010年6月 在《证券时报》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优秀信託公司评选活动”中,连续第三次荣膺“中国优秀信託公司”,同时公司“红宝石”安心进取系列伞形资产配置信託和“蓝宝石”系列结构化证券投资信託分获“最佳证券投资类信託计画”、“最具影响力品牌(产品)”大奖。
2009年 在《21世纪经济报导》联合西南财大信託与理财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二届“金贝奖”金融理财评选活动中,荣获“最优秀信託公司”; 在《上海证券报》主办的第三届“诚信託”信託机构评选中,荣获“诚信託——风险控制奖”、“诚信託——最佳信託经理奖”。
2008年6月 在《上海证券报》第二届最佳信託公司评选活动中,本公司以自身综合经营管理业绩的优势胜出业界,荣获本次评选活动唯一的综合奖“最佳信託公司奖”,上海证券报在其头版进行了报导,取得了较好的品牌提升效果。
2008年6月10日 公司召开股东会议,选举产生了第四届董事会,新一届由潘卫东、黄兴海、张建伟、周燕飞(女)、张广生、周卫中、陆敏等7名成员组成,潘龙清不再担任公司董事、董事长;沈若雷不再担任公司董事、副董事长;李惠珍(女)、陈铭锡、于康元不再担任公司董事。在同一天召开的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一、二次会议上,潘卫东被一致推选为公司董事长;黄兴海被推选为副董事长,并经潘董事长提名被任命为公司总经理,李惠珍(女)不再担任公司总经理。
2007年11月 经中国银监会初审推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向本公司核发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受託人)资格证书【证书编号0041(1-1)】,批准本公司开展企业年金受託人相关的业务。
2007年9月 在“证券时报第二届优秀信託公司评选活动”中,本公司与其他四家信託公司一起荣获“最优秀信託公司奖”以及一个“最佳信託经理奖(贾蕾)。
2007年8月30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中国银监会关于上海国际信託有限公司受託境外理财业务资格的批覆》(银监复[2007]368号)。本公司由此与中信信託一起成为全国首批获得受託境外理财资格的2家信託公司之一。
2007年7月12日 公司积极回响中国银监会关于颁发实施《信託公司管理办法》、《信託公司资金信託计画管理办法》(新“两规”)的通知,认真学习领会,调整思路,抓住发展机遇,採用“零过度”方式,按照“新两规”要求调整、开展业务,于2007年3月30日提出申请,并于同年7月12日获得中国银监会正式批覆,同意本公司变更公司名称、换领新的金融许可证。同时,这也意味着公司已符合监管部门优先支持开展创新类业务的先决条件。
2007年6月 在《上海证券报》举办的“诚信託”—2006“中国最佳信託公司”评选活动中,本公司与其他两家信託公司一起荣获“最佳信託公司奖”以及一个“最佳信託计画经理奖(顾安)。
2006年12月7日 中国银监会上海监管局下发《关于同意上海国际信託投资有限公司担任特定目的信託受託机构批覆》(沪银监复[2006]649号),批准本公司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
2006年8月 在“证券时报首届优秀信託公司评选活动”中,本公司与其他八家信託公司一起荣获“最知名品牌信託公司奖”,并获“最佳单一信託计画奖”(秦山三期现金管理信託)、“最佳证券信託计画”(“蓝宝石”系列结构化证券投资信託产品)、以及一个“最佳信託经理奖(王信举)。
2005年12月 与英国得利万邦公司合资成立上海国利货币经纪公司。
2004年5月 与摩根富林明资产管理(英国)公司合资组建上投摩根富林明基金管理公司。
2002年7月 推出国内首个房地产信託产品——新上海国际大厦项目资金信託计画,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2001年10月 公司成为全国首批获得《信託机构法人许可证》的信託公司之一。
2000年12月 公司更名为上海国际信託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5亿元人民币。
1999年 公司控股的华安基金管理公司开创沪市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同时管理多个证券投资基金的先河。“安信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在上市的同类基金中名列前茅。
1998年6月 公司发起成立华安基金管理公司。该公司发行的20亿元人民币安信证券投资基金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担任安信基金的发行协调人和上市推荐人。
1996年 公司积极拓展投资银行业务,受聘担任中国秦山核电公司三期工程财务顾问和上海久事公司债务重组财务顾问。
1995年 公司获美国穆迪公司和标準普尔公司资信评级,分别为Baa2和BBB-,这是当时我国地方金融机构所获的最高信用级别。
1994年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1994年中国500家最大服务企业及行业评价”中,公司自1994年起连续三年荣列“中国500家最大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第12位,在地方性信託投资机构中排名第一。
1993年12月 公司首次在新加坡发行7000万亚洲美元债。
1993年11月 公司与台湾光华国际有限公司组建成立香港沪光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发行的上海发展基金(公司型基金)在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上市,这是上海第一个在境外注册和上市的共同基金。
1993年9月 公司发行“上投金龙基金”,这是中国人民银行首批批准的人民币基金之一。
1992年12月 公司在日本东京发行200亿日元公募债券。
1992年5月 公司在日本东京发行150亿日元公募债券。
1993年1月 公司更名为“上海国际信託投资公司”。
1991年6月 公司和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法国兴业银行合资经营上海联合财务公司成立。这是上海建国以来最早的两家中外合资金融机构之一。
1991年3月 上投浦分公司成立。
1990年4月 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将公司列入跨国公司行列。
1989年4月 朱镕基市长访问日本时视察公司东京办事处。
1989年1月 江泽民同志来公司视察。
1988年10月 市领导黄菊和曾庆红分别主持公司东京办事处和汉堡办事处的开业仪式。
1988年6月 公司在英国伦敦发行150亿欧洲日元债券,这是上海首次进入欧洲金融市场。
1988年5月 上海市上投招标公司成立。
1987年12月 上海市上投实业公司、上海市上投国际谘询公司成立。
1987年6月 上海市上投进出口公司成立。
1986年1月 我公司首次在日本东京发行250亿日元公募债券。
1985年9月 汪道涵市长主持公司旧金山办事处的开业仪式。
1983年6月 上海市投资信託公司、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联合谘询事务所成立,这是上海首家中外合作谘询机构。
1981年3月 国家外国投资委员会批准设立上海市投资信託公司。
1979年12月 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设立上海市投资信託公司。

社会责任

上海信託一直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才培养,将人才战略作为企业实现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多重转型的重点。公司始终以“公正、包容、责任、诚信”为价值导向,坚持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的人才理念,在内部建立起学习型组织,帮助员工更好制定职业发展目标和规划,为员工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多层次、全覆盖的员工培训体系 为了实现公司长期经营目标,公司业已将人才培养提升至战略高度。目前,公司已经逐渐建立一套常态化、多层次、全覆盖的员工培训体系,内容包括新员工入职、信託业务、职称教育、工作技能、中高层管理技能等多个维度。为了更好地推动员工培训工作,公司由人力资源部整体统筹,根据公司战略布局、部门业务开展需要、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等制定了详细的员工培训计画,以此保证了员工培训的有序性、系统性。通过不断地加强对员工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全体员工的业务创新与拓展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为公司在长期实现业务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2012年公司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先后举办了新员工入职、商务礼仪、财富管理技能、信託业务实践、信託新政、法律合规、风险防範与化解等专题培训。通过加强公司员工培训,引导员工多方式、全方位、深层次地认同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此外,公司还先后多次组织中高层管理人员参加清华大学管理培训班、EMBA学历教育、海外业务培训与考察等,全年累计参与培训人次达562人次,较上年同比大幅上涨32.8%,经过培训,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部分业务骨干在战略意识、团队管理、业务拓展、风险控制等方面得到有效提升。整体来看,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扩大了培训的客群面,极大地提高了员工培训的有效性、针对性与可持续性,为公司信託业务的进一步拓展与创新提供了坚强的支持。
以支部为载体,加强员工职业道德建设 为了更好地开展信託业务、履行受託人责任,保持公司安全、高效、稳健地持续运营,建立起一支勤勉尽责、诚实守信、忠诚廉洁的业务团队显得尤为重要。公司一直对加强员工职业道德建设十分重视,制定了员工行为规範,将职业道德、职业操守作为员工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员工守法意识、职业道德的培养,不断增强员工的工作责任心,严格控制道德风险。具体实践上,公司以支部组织为载体,建立了定期化、常态化、员工职业道德建设体系,通过专题组织生活会、专题讲座、主题教育现场观摩会、图片展、自我教育等形式有效地推动了公司员工职业道德建设。
2012年,公司继续加大员工道德教育创新力度,积极倡导、严格奉行金融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提高公司员工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员工道德建设、宣传和教育活动。公司召开以创先争优为专题的组织生活会,总结交流创先争优经验,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从而调动广大党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党员在业务拓展中的模範带头作用。
为了提升公司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公司多次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加强党员干部对党的理论知识学习,通过观看宣教影片,广大党员干部和民众进一步深刻的认识到党的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并坚持在工作中时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组织全员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利用宣传栏、OA党务公开专栏等载体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员工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规範和职业道德规範,培养公司员工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优良品质,从而营造爱岗敬业、创先争优的企业氛围。
为了促进公司精神文明建设,工会在办公区设定了多个阅览区,放置各类图书和杂誌供员工取阅并进行定期更新,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次员工的阅读需求,也有效地推动了企业文化与学习型组织建设。
签订劳工契约,保障员工权益 公司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与所有在职员工签订了《劳动契约》,明确职工享有的权益与应履行的义务,员工可享受法定休假日、年休假、婚假、丧假、探亲假、产假、看护假等带薪假。公司稳步推进人事制度的市场化改革,逐步提高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按时足额缴纳各项社会保险,为全体员工增加办理团体门诊医疗保险,提高整体保障水平,让员工充分享受企业发展的成果,以此维持现有团队的稳定性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为公司的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
2012年,为了更好地保障员工权益,公司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新的《待岗培训暂行办法》,从而建立起一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有效地增强了公司内部员工之间的流动性;同时,为了树立先进典型,推进全员行销活动的开展,公司对部分全员行销活动中表现优异的个人与部门进行了表扬与奖励,大大提升了员工的行销积极性,也为公司未来做大、做强信託业务,提升产品直销能力、向财富管理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
关爱职工身心健康,提高员工健康质量 公司一直高度重视职工的身心健康,为员工提供了较为周全的、系统化的健康保障制度,建立了员工健康体检制度,通过定期健康体检制度、年休假制度和个性化健身活动计画等措施,进一步关心员工健康。
2012年,公司多次邀请中医专家前来公司为员工进行健康保健知识谘询服务,有效地培养了员工的健康生活理念,提升了员工的幸福感与归属感。公司工会先后组织成立了羽毛球、足球、篮球、棋牌桌游和瑜伽等兴趣小组,进一步丰富员工业余生活,激发员工对运动和健康生活的热爱。
公司继续分批组织全体员工参加“红色之旅”活动,先后参观了遵义会议旧址、红军烈士陵园等革命圣地,以及西江千户苗寨、黄果树瀑布等自然人文景观,有效地加强了员工队伍建设、增强员工之间的凝聚力,并推动了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
发扬内部民主,强化工会制度 为有效维护员工权益,发扬内部民主,公司不断强化工会制度,充分发挥工会在民主管理方面的作用,并建立了职工监事制度,保障员工在公司治理中享有充分的权利。此外,公司不断强化工会、团支部等基层组织在团队建设中的作用,工会定期组织员工参加上海市、黄浦区政府举办的市民运动会、沪市金融系统锦标赛、绿化“公益林”认养活动等,增进职工之间的交流与友谊,增强团队战斗力;团支部也积极组织青年团员开展“密室逃脱”等素质拓展活动,与兄弟公司青年员工开展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等,为员工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係提供了轻鬆愉悦的环境,也有利于前中后台员工相互熟悉、增强凝聚力,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