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2004-2005中国与世界

(2020-03-13 13:10:46) 百科综合
2004-2005中国与世界

2004-2005中国与世界

《2004-2005中国与世界》是2004年12月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

基本介绍

  • 书名:2004-2005中国与世界
  • 作者: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
  • ISBN:9787503745850
  • 页数:575
  • 定价:65.00元
  • 出版社:中国统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4-12
  • 副标题: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

内容简介

《2004-2005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内容简介:改革开放25年来,中国经济这艘航船,劈波斩浪,奋力前行,已成为世界经济船队中重要的一名成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回顾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中国的发展与世界息息相关、紧密相连,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促成了中国与世界的共赢。
一、中国经济发展成绩举世瞩目
中国自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在国际政治和经济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整体经济实力显着增强。200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6898亿元,比1978年增长8.4倍,年均增长9.4%。经济总量居世界第7位。2004年以来,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速度较快、活力较强、质量较高的良好态势。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5%,其中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增长9.8%和9.7%,没有出现大的起伏。1—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1%,处于可控範围。1一9月财政收入增长26.2%,收支相抵,结余超过3000亿元。企业生产经营活力仍较强,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39.8%。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增长36.7%。城乡居民收入有较大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0%。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展。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巨观调控的能力不断增强、技巧也日臻成熟。

图书目录

世界经济篇
2004年世界经济形势及2005年展望
2004年美国经济形势及2005年展望
2004年欧元区经济形势及2005年展望
2004年日本经济形势及2005年展望
2004年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形势及2005年展望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篇
中国经济崛起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摘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2004年春季)报告
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关键阶段需要特别关注
我国现阶段投资率究竟该有多高
我国单位产出能耗及钢耗的国际比较
1999—2001年世界主要国家(地区)信息化水平测算与比较研究
2004年我国国际竞争力位居第24位
我国工业竞争力水平两年前移七位
2003年我国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升至世界第四位
2001—2003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国际比较
2003年世界500家最大企业排名与比较分析
国际市场篇
2004年国际商品市场价格回顾及2005年展望
2004年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回顾及2005年展望
2004-年国际金融市场回顾与2005年展望
国际组织报告篇
世界经济成长步伐加快,但仍面临着重大风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2004年秋季)》报告摘编
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报告(21004)》摘编
外国直接投资转向服务业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世界投资报告(2004)》摘编
经济持续复甦已成定局巨观调控政策及时收缩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I)ECD)《经济展望》报告摘编
缩小数字鸿沟接人信息社会
——国际电信联盟《世界电信发展报告:信息社会接入指标(2003)》摘编
统计数据篇
主要统计指标排序
1.1 国土面积
1.2 人口
1.3 国内生产总值
1.4 人均国民总收入
1.5 货物进出口总额
1.6 货物进口额
1.7 货物出口额
1.8 外国直接投资(流人)
1.9 外国直接投资(流出)
1.10 外汇储备
1.11 人文发展指数
1.12 2004年世界60个国家和地区竞争力分值
1.13 2004年世界60个国家和地区政府效能竞争力排行榜
1.14 2004年世界60个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竞争力排行榜
1.15 2004年世界60个国家和地区企业效益竞争力排行榜
1.16 2004年世界60个国家和地区巨观经济运行竞争力排行榜
1.17 2000年155个国家和地区工业竞争力指数排名
1.18 2003年世界最大500家企业排序
1.19 2004年世界上市500强公司
1.202 003年世界:1000家银行排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秋季预测结果
2.1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2.2 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率
2.3 失业率
2.4 工资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5 已开发国家财政收支差额占GDP的比重
2.6 开发中国家中央财政收支差额占GDP的比重
2.7 广义货币供应量年增长率
2.8 已开发国家货物和服务贸易年增长率
2.9 开发中国家货物贸易年增长率
2.10 已开发国家经常项目收支差额
2.11 已开发国家经常项目收支差额占GDP比重
2.12 开发中国家经常项目收支差额
2.13 开发中国家经常项目收支差额占GDP比重
2.14 开发中国家债务率和偿债率
2.15 世界储蓄率和投资率
世界银行发展报告
3.1 2002年主要总量指标
3.2 主要社会指标
3.3 贫困情况
3.4 2002年主要经济活动
3.5 2002年贸易、援助和外债情况
国际市场
4.1.1 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及其预测值(年平均,现价美元)
4.1.2 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及其预测值(年平均,1990年价美元)
4.1.3 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月平均,现价美元)
4.1.4 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指数及其预测值(年平均)
4.1.5 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指数(月平均)
4.2.1 国际市场石油价格
4.2.2 国际市场石油总供应
4.2.3 国际市场石油总需求
4.2.4 OECD国家石油库存情况
4.3.1 股票价格指数
4.3.2 短期利率(年率)
4.3.3 长期利率(年率)
4.3.4 汇率
4.3.5 实际汇率指数
三大经济体主要经济进度指标
5.1.1 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增长率(环比)
5.1.2 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对经济成长的贡献
5.1.3 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增长率(同比)
5.1.4 美国工业生产指数
5.1.5 美国工业生产能力利用率
5.1.6 美国零售额及建筑业支出
5.1.7 美国劳动生产率指数
5.1.8 美国净增就业人口、失业人口及失业率
5.1.9 美国进出口贸易
5.1.10 美国外国直接投资
5.1.11 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
5.1.12 美国生产者价格指数
5.1.13 美国製造业订单
5.1.14 美国预警指标和景气指标
5.1.15 美国财政指标
5.1.16 美国货币供应量及其增长速度
5.1.17 美国联邦利率和贴现率
5.2.1 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增长率(环比)
5.2.2 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对经济成长的贡献
5.2.3 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增长率(同比)
5.2.4 欧元区工业生产指标
5.2.5 欧元区工商业销售情况
5.2.6 欧元区单位劳动生产成本及雇员报酬和劳动生产率
5.2.7 欧元区失业人口及失业率
5.2.8 欧元区进出口贸易
5.2.9 欧元区外国直接投资
5.2.10 欧元区价格指数
5.2.11 欧元区预警指标和景气指标
5.2.12 欧元区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
5.2.13 欧洲央行利率
5.3.1 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增长率(环比)
5.3.2 日本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对经济成长的贡献
5.3.3 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增长率(同比)
5.3.4 日本工业生产指数
5.3.5 日本製造业生产能力
5.3.6 日本製造业生产能力利用率
5.3.7 日本新开工建筑面积
5.3.8 日本零售额增长速度
5.3.9 日本新增工作岗位、就业人数和失业率
5.3.10 日本生产者价格指数
5.3.11 日本消费者价格指数
5.3.12 日本机械订单
5.3.13 日本进出口贸易
5.3.14 日本外国直接投资
5.3.15 日本景气指数
5.3.16 日本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
5.3.17 日本主要利率
专栏
欧元坚挺的内因和外因(1.3 —1)
欧盟东扩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1.3 —2)
200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七位(2.1 1)
油价上涨如何影响巨观经济?(4.1 —1)
全球通货膨胀率正在回升吗?(4.1 —2)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