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C设计混合信号积体电路设计指南》是2009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
基本介绍
- 书名:ASIC设计混合信号积体电路设计指南
- 作者:(美)Keith Barr 着
- 译者:孙伟锋 等译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1-1
基本信息
版 次:1
页 数:325
字 数:364000
印刷时间:2009-1-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030232922
包 装:平装
编辑推荐
本书涉及的内容非常全面,首先从半导体製备工艺入手,对代工厂进行分类,同时介绍基本的工艺流程;讨论了用于专用积体电路设计的CAD工具,良好的工具对设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紧接着介绍了标準单元及外围电路,这些都是专用积体电路设计的基本单元;第7,8两章重点讨论数字电路的设计,包括存储器设计、自动布局布线以及电路综合等;在数字电路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运算放大器、带隙基準电压源、锁相环以及ADC/DAC等模拟电路模组;最后讨论了晶片的封装和测试,同时还涉及一些感测器的知识。本书不但对专用积体电路设计者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对还未涉及专用积体电路设计的电子工程师更是一本有用的指导手册,它会一步一步引领读者成为一名出色的专用积体电路设计者。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介绍ASIC设计的各个环节。第1,2章对IC设计进行了概述,介绍电晶体及SPICE模型、晶片代工厂、製备工艺等知识;第3章阐述ASIC的经济成本问题,对ASIC设计中每一环节的成本进行有效的分析;第4章重点介绍ASIC设计所用的CAD工具;第5,6章分别介绍版图设计中的标準单元和外围电路,以及焊盘、保护电路、外围金属环等可靠性设计的内容;第7,8章重点分析数字电路中的特殊逻辑结构和存储器,以及逻辑、二进制数学与处理;第9~12章分别介绍常用的模拟电路知识,包括电流源、放大器、带隙基準源、振荡器、锁相环、转换器、开关电容技术等;第13章介绍封装和测试的相关知识;最后,作者依据自己多年的设计经验对ASIC设计进行总结。
本书是电子工程、积体电路设计等领域的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必备的参考书,也是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重要的学习用书。
作者简介
Keith Barr 12岁就为他做医生的叔叔设计了一套生物医学设备,这也是他第一款有销路的电子产品。后来,他通过大量的自学,在纽约罗切斯特创建了MXR Innovations公司,之后又在洛杉矶成立了Aesis studio Electronlcs公司。这些公司主要从事模拟及数字音频音效、合成以及其他音乐技术方面的开发,并主导了整个音乐产业。Keith研製的Alesis ADAT录音机已成为数字多声道录音的行业标準。在这期间,他还花了几年时间乘帆船漫游加勒比海,后来设计并市场化了一款辐射探测器,套用于实验室及其他相关领域。 他九年级时因为历史课程不及格而留级。16岁生日那天,在几乎选修了学校里所有的理科课程后,离开了学校。他先后做过技术员、工程师。在21岁时,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不寻常的经历造就了他对技术和科学方法的独特视角。 Keith获得了众多设计和技术专利。在他目前的公司中,Exelys公司主要研製医疗和体育运动技术领域的产品,Spin Semiconductor公司主要开发ASIC产品,採用OEM的销售模式。目前,他对香精香料的有机合成产生了浓厚兴趣。Keith与妻子和两个孩子居住在一起,在洛杉矶和台北两地都有他们的居所。
目录
第1章 沙盒
1.1 IC概述
1.2 在显微镜下观测
1.3 基本工艺
1.4 掩膜版
1.5 CMOS层次
1.6 工艺增强
1.7 完全不同的规模
1.8 MOS电晶体
1.9 SPICE模型
1.10 局限性
1.11 优点
第2章 代工厂和製备工艺
2.1 不同的代工厂,不同的使命
2.2 样片试验服务
2.2.1 MOSIS
2.2.2 Europractice
2.3 高技术、高成本
2.4 实用的沙盒技术
第3章 经济成本
3.1 晶片费用和良率
3.2 经济实例
3.3 测试和晶圆检测
3.4 小批量生产
3.5 MLM小结
3.6 晶圆定价
3.7 设计工具和时间
第4章 设计工具
4.1 原理图工具
4.2 版图工具
4.3 设计规则检查
4.4 提取
4.5 版图与原理图对比
4.6 SPICE工具
4.7 逻辑仿真器
4.8 布局和布线工具
4.9 逻辑综合工具
第5章 标準单元设计
5.1 沙盒规则集
5.2 设计规则的构建
5.3 绘製及导出的层次
5.4 简单单元
5.5 标準单元设计问题
5.6 将单元整合到一个恆定高度
5.7 自动布线
5.8 标準单元库
5.9 标準单元的传输延迟
5.10 Verilog模型
第6章 外围电路
6.1 体电阻和方块电阻
6.2 绝缘体的介电常数
6.3 半导体
6.4 二极体结
6.5 齐纳二极体
6.6 双极型电晶体
6.7 MOSFET
6.8 静电释放
6.9 焊盘及密封环
6.10 保护器件
6.11 闩锁效应
6.12 横向双极型器件
6.13 负阻现象
6.14 少数载流子注入衬底
6.15 电源箝位和电源线电导率
6.16 焊盘保护的设计
6.17 低频干扰的焊盘设计
第7章 特殊逻辑结构和存储器
7.1 定製存储器
7.2 存储器核心——SRAM
7.3 存储器的I/O部分
7.4 字线解码器
7.5 控制“边角”
7.6 唯读存储器
7.7 动态存储器
7.8 差分DRAM
7.8.1 读出放大器的统计偏移量
7.8.2 软错误
7.9 DRAM时序
7.10 其他存储器
7.11 实验的非易失性结构
第8章 逻辑、二进制数学与处理
8.1 逻辑入门
8.2 移位暂存器
8.3 同步时钟
8.4 计数器
8.5 二进制编码系统
8.6 饱和限制
8.7 超前进位产生
8.8 乘法器
8.9 数字滤波
8.10 FIR滤波器
8.11 IIR滤波器
8.12 处理器
8.13 二进制小数点
8.14 简化辅助处理电路
8.15 LOG和EXP
8.16 同 步
8.17 波形的生成
8.18 伪随机噪声
8.19 串列接口
8.20 调製编码
8.21 脉冲宽度调製输出电路
8.22 数字滞后
第9章 模拟电路和放大器
9.1 MOSFET的工作区域
9.2 体效应
9.3 MOS结构电容
9.4 温度效应
9.5 电流源和电流宿
9.6 偏置源
9.7 CMOS放大器
9.7.1 差分放大器
9.7.2 电流镜放大器
9.7.3 摺叠式级联放大器
9.8 根据电流密度确定器件尺寸
9.9 MOSFET的噪声
9.10 闭环稳定性
9.11 驱动电阻性负载
9.12 宽频带放大器
第10章 带隙基準源
10.1 带隙基準1——基础原理
10.2 带隙基準设计2
10.3 带隙基準设计3
10.4 带隙基準设计4
10.5 半带隙
10.6 带隙电源预调整
10.7 温度感应器
第11章 振荡器、锁相环和射频导论
11.1 LC振荡器
11.2 RC振荡器
11.3 锁相环
11.4 锁相环仿真注意事项
11.5 射频本地振荡器和预分频器
11.6 四象电路和混频器
第12章 转换器和开关电容技术
12.1 阶梯型DAC
12.2 ADC转换器
12.2.1 逐次逼近型ADC
12.2.2 闪烁型转换器
12.2.3 低速率ADC转换器
12.2.4 平均转换器
12.3 开关电容转换器
12.3.1 差分开关电容结构
12.3.2 高级别的△-∑转换器
12.3.3 开关电容噪声
12.3.4 过採样转换器的后处理
12.3.5 多相时钟
第13章 封装和测试
13.1 概述
13.2 首次流水的硅片和样品封装
13.3 产品测试
13.4 测试矢量
第14章 总结及补充
14.1 GND和VDD分布
14.2 中间电源
14.3 衬底连线和敏感电路
14.4 电源提升电路
14.5 施密特触发器
14.6 ASIC产品的测试
14.7 感测器
14.7.1 光学感测器
14.7.2 CMOS照相机
14.8 霍尔感测器和应变感测器
14.9 电源升压电路
14.10 我的电路,你的电路
14.11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