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鬼敢死队》是由伊万·雷特曼执导,比尔·默瑞、丹·艾克罗伊德等主演的奇幻冒险电影。
影片讲述了三位以科学技术研究鬼怪的大学教授在被学校开除后,成立以科学仪器进行捉鬼的公司为市民们提供捉鬼服务的故事。该片于1984年6月8日在美国上映。
基本介绍
- 导演:伊万·雷特曼
- 编剧:丹·艾克罗伊德、哈罗德·雷米斯
- 主演:比尔·默瑞,丹·艾克罗伊德
- 出品公司:哥伦比亚影片公司
- 对白语言:英语、国语
- 中文名:捉鬼敢死队
- 外文名:Ghost Busters
- 其它译名:魔鬼剋星(台湾)
- 出品时间:1984年
- 製片地区:美国
- 製片成本:$30,000,000 (estimated)
- 拍摄地点:美国
- 拍摄日期:1983年10月-1984年2月
- 类型:悬疑、奇幻、冒险
- 片长:105分钟
- 上映时间:1984年12月6日(香港)
- 票房:2.38亿美元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tt0087332
- 主要奖项:第42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电影类-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
第12届美国电影电视土星奖最佳奇幻电影
剧情简介
三个大学教授比尔墨瑞、丹艾克洛德、哈洛雷米斯专门研究鬼怪灵异之事,他们决定离开校园,自组一个“捉鬼大队”,以最新科学仪器对付在纽约市出没的猛鬼。他们的捉鬼行动相当成功,数以打计的大鬼小鬼再也无容身之地,但是,政府单位却将他们视为江湖骗术。直到有一天,一群恶鬼包围了纽约市,并附身在美女雪歌妮薇佛身上,準备在纽约市大举肆虐。此时,无计可施的政府只好召来了捉鬼大队,且看这群“魔鬼剋星”是如何让鬼魂无所遁形呢。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备注 |
---|---|---|
Dr. Peter Venkman | Bill Murray | ---- |
Dr. Raymond Stantz | Dan Aykroyd | ---- |
Dana Barrett | Sigourney Weaver | ---- |
Dr. Egon Spengler | Harold Ramis | ---- |
Louis Tully | Rick Moranis | ---- |
Janine Melnitz | Annie Potts | ---- |
Walter Peck | William Atherton | ---- |
Winston Zeddmore | Ernie Hudson | ---- |
Mayor | David Margulies | ---- |
Steven Tash | Male Student | ---- |
Female Student | Jennifer Runyon | ---- |
Gozer | Slavitza Jovan | ---- |
Hotel Manager | Michael Ensign | ---- |
Librarian | Alice Drummond | ---- |
Dean Yager | Jordan Charney | ---- |
职员表
导演 | 编剧 |
---|---|
伊万·雷特曼 | 丹·艾克罗伊德、哈罗德·雷米斯 |
(以上参考资料)
幕后花絮
·本片试映时有半数灵异特效尚未完成,可现场观众仍好评如潮。
·本片是1984年仅次于《比弗利山警探》的票房亚军,在1985年重映后,本片以2亿3860万美元的票房总额击败《比弗利山警探》,一举成为80年代最成功的喜剧片。
·保罗·雷宾斯曾是扮演Gozer的最初人选。
·桑德拉·伯恩哈德曾是扮演珍妮的最初人选。
·片中所有大学场景均出自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
·片中棉花糖人的服装每套造价将近两万美元,三套服装在拍摄期间全部被毁。
·比尔·默瑞出演本片的条件是哥伦比亚影业公司必须重拍1946年的《剃刀边缘》并由他主演。
·在1990年的《小鬼当家》上映之前,本片是影史上票房最高的喜剧片。
·本片是CNN主持人拉里·金的电影处女作。
本片在美国电影学会(American Film Institute)所选出的AFI百年百大喜剧电影(AFI's 100 Years... 100 Laughs),名列第28名。
(以上参考资料)
获奖记录
时间 | 奖项名称 | 提名/获奖 | 提名/获奖方 |
---|---|---|---|
1985年 | 第42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电影类-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 | 提名 | 《捉鬼敢死队》 |
第42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电影类-音乐喜剧类最佳男主角 | 提名 | 比尔·默瑞 | |
第42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原创歌曲 | 提名 | Ray Parker Jr. | |
第5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视觉效果 | 提名 | 理察·艾德兰德、John Bruno、Mark Vargo、Chuck Gaspar | |
第5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歌曲 | 提名 | Ray Parker Jr. | |
第38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电影奖-最佳原创歌曲 | 获奖 | Ray Parker Jr. | |
第38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电影奖-最佳特殊视觉效果 | 提名 | 理察·艾德兰德 | |
第12届美国电影电视土星奖最佳奇幻电影 | 获奖 | 《捉鬼敢死队》 |
(以上参考资料)
幕后製作
《捉鬼敢死队》的创作灵感源于丹·艾克罗伊德对灵异事件的深深痴迷,艾克罗伊德本想为自己和一起合作过《周六夜现场》的约翰·贝鲁西构思一部电影,在他完成的剧本初稿中,捉鬼队曾穿越时空缉拿鬼怪,而且穿着的服装酷似S.W.A.T.的作战服,用的是魔杖而不是质子包。艾克罗伊德将剧本交给导演兼製作人伊万·雷特曼,后者喜欢故事的大体构思,却发现投拍成本至少需要3亿美元,这在当时是任何好莱坞片商都无力承受的天价预算。在瑞特曼的建议下,艾克罗伊德和哈罗德·雷米斯用三周时间在玛莎葡萄园的防空洞中彻底重写了剧本。两人的剧本起初是为贝鲁西、艾迪·墨菲和约翰·坎迪而写,可贝鲁西在此期间死于吸毒过量,而墨菲和坎迪也都不愿出演本片,无奈之下,艾克罗伊德和雷米斯只得继续修改和完善剧本内容。

在艾克罗伊德的高概念前提下,雷米斯巧妙的将奇幻元素和现实背景融为一体,而比尔·默瑞的即兴表演也为影片增色不少。雷米斯原本无意担纲主演,只想帮助艾克罗伊德编写剧本,製片方曾考虑请切维·切斯、麦可·基顿、克里斯托弗·沃肯、约翰·利特高、克里斯托弗·洛伊德和杰夫·高布伦等知名演员扮演埃贡·斯彭格勒,不过在影片主创眼中,创造出这个角色的雷米斯始终是最佳人选。一向热衷于幕后工作的雷米斯最终接受了剧组上下的热切邀请。
影片拍摄期间,製片方发现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1975年曾播放过名为“The Ghost Busters”的电视剧,为避免侵权纠纷,哥伦比亚影业公司準备另选片名,可在拍摄片尾场景时,临时演员们异口同声的喊出“Ghostbusters”,在影片主创的坚持下,製片商只得买下片名着作权。
製作发行
製作公司 |
---|
Black Rhino Productions |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美国] |
Delphi Films [美国] |
发行公司 | |
---|---|
哥伦比亚影片公司 [美国] | 哥伦比亚三星 [巴西] |
Columbia-EMI-Warner [英国] | 标準收藏 [美国] |
C.E.I.A.D. [义大利] | LK-TEL Vídeo [巴西] |
Warner-Columbia Film | LK-TEL [阿根廷] |
美国广播公司 [美国] | Nordisk Film [瑞典] |
Columbia TriStar Films de Argentina [阿根廷] | RCA/Columbia Pictures Home Video [美国] |
Columbia TriStar Home Entertainment | RCA/Columbia Pictures International [义大利] |
哥伦比亚三星家庭视频公司 [义大利] | Sony Pictures Home Entertainment |
Columbia TriStar Home Video | Sony Pictures Home Entertainment [美国] |
哥伦比亚三星家庭视频公司 [美国] | Universal Pictures Nordic |
(以上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