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阳大学体育学院拥有一支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敬业精神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89人,其中教师75人,教辅及后勤管理人员13人。教师队伍中有教授4人、副教授48人;博士1人、硕士7人;客座教授2人。国际教练(健美操)2人、国家级教练3人、国家级裁判7人。
学院承担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体育教育(师範)、体育服务与管理等专业教学和学校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的公共体育教学任务以及继续教育工作。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瀋阳大学体育学院
- 外文名:The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of Shenyang University
- 性质:大学下属一级学院
- 领域:体育
学院简介
瀋阳大学体育学院成立于2005年4月,由原瀋阳大学师範学院体育系和瀋阳大学公共体育教学部合併组建而成。办学历史始于1984年,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体育人才。学院设有3个专业系、1个大学体育部,有体育经济研究所,学院先后被评为辽宁省学校体育先进单位,瀋阳市教科文卫系统巾帼先进集体,瀋阳大学三育人先进单位。
学院现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三个本科专业。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79人,专任教师71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53人,具有博士、硕士等研究生学历教师占28%;国家级裁判7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瀋阳大学教学名师2人,瀋阳大学青年骨干教师2人。
学院採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聘请北京体育大学、山东大学、瀋阳体育学院、瀋阳师範大学、辽宁师範大学等高校的知名教授、专家、博士生导师到学院举办学术讲座,开阔教师学术视野,浓厚学术氛围。2005年来,学院主持或主要参加国家和省级课题50余项,其他科研项目近40项;出版专着、教材80多部,发表论文100余篇。获辽宁省高校体育优秀课一等奖1门、三等奖2门,辽宁省教学改革成果三等奖1项,辽宁省教学改革课题2项,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项,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建设课程1门,瀋阳校级精品课3门。
学院十分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志愿者服务团队在社会上享有良好声誉并多次获得上级部门的奖励,学生先后获辽宁省高校优秀大学生、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获得国家、省政府及校长奖学金。
学院组织的学校体育代表队在参加国家、省、市体育比赛中屡创佳绩,啦啦操队、健美操队、街舞队、板球队、田径队多次获世界、洲际、国家、省、市比赛各类奖项。学院啦啦操代表队从2009年开始,连续四年在全国健美操舞蹈“啦啦操”锦标赛中获得冠军,并在世界啦啦操比赛中取得第八名的好成绩;街舞代表队连续两年获全国啦啦操锦标赛中获得冠军。健美操队在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有氧健身舞特等奖、民族器械健身舞特等奖和五级轻器械健身操一等奖。学校大学生散打队荣获辽宁省高校大学生散打擂台赛团体冠军。学校足球队获2008辽宁省高校足球比赛冠军及瀋阳市高校足球比赛冠军;2008年、2009年学校男女板球队均获得全国板球锦标赛(瀋阳赛区)亚军,体育专业有5名学生入选国家男女板球队并参加广州亚运会。我院田径队在辽宁省暨瀋阳市“地税杯”春季全民长跑比赛中获得大学生组男、女团体冠军;在瀋阳市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获得甲组团体冠军;校田径队获得省大学生运动会第3名。
近年来,学院各方面工作实现了较大的发展与进步。在未来的发展中,学院全体员工决心在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努力打造学科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显着、人文环境和谐的省内有一定影响的体育专业。
发展实力
学院组织的学校体育代表队在参加国家、省、市体育比赛中屡创佳绩。学校男女板球队均获全国板球锦标赛(瀋阳赛区)亚军,其中女队有三名队员入选国家女子板球队,到马来西亚进行亚洲杯比赛。健美操代表队在全国健美操锦标赛中获得第6名;在东北三省健美操比赛中荣获冠军;在全国万人健美操锻鍊标準大赛中获最佳团队奖;在辽宁省第9届运动会上获大学生专业组健美操冠军。
我院田径队在辽宁省暨瀋阳市“地税杯”春季全民长跑比赛中获得大学生组男、女团体冠军;在瀋阳市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获得甲组团体冠军;校田径队获得省大学生运动会第3名;校大学生散打队荣获辽宁省高校大学生散打擂台赛团体冠军。
学院现有公共体育、体育教育、社会(人文)体育3个系,设有学院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和场地管理中心4个办公室和9个教研室;并设有学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检测中心和体育教育专业解剖、生化、生物力学综合实验室。学院拥有可容纳3000名观众的文体馆1个、综合训练馆3个和国际标準田径场地1个。南、北、东运动场区各1块,包括网球场1块、篮球场21块、排球场17块、简易田径场2块、足球场2块。
近年来,学院各方面工作实现了较大的发展与进步。在未来的发展中学院全体员工决心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到2010年把体育学科建成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大学体育与高水平运动队协调发展,体育教育特色突出、学科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显着、人文环境和谐的省内有一定影响的体育专业。
获奖情况
序号 | 时 间 | 赛 事 名 称 | 获奖 情况 |
1 | 2005年1月 | “大愚杯”首届东北地区高校七人制橄榄球赛 | 体育道德风尚奖 |
2 | 2005年1月 | 辽宁省大学生健美操比赛健康活力健身操 | 最佳活力奖 |
3 | 2005年6月 | 瀋阳市第二届龙舟大奖赛院校学生组800米直道竞速 | 第三名 |
4 | 2005年6月 | 瀋阳市少林杯跆拳道比赛男子组70公斤级别 | 第三名 |
5 | 2005年6月 | 瀋阳市第二届龙舟大奖赛院校学生组500米直道竞速 | 第五名 |
6 | 2005年6月 | “海尔斯杯”瀋阳市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甲组团体 | 第六名 |
7 | 2005年6月 | “海尔斯杯”瀋阳市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甲组女子团体 | 第五名 |
8 | 2005年6月 | “海尔斯杯”瀋阳市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丙组团体总分 | 第二名 |
9 | 2005年6月 | “海尔斯杯”瀋阳市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丙组男子团体总分 | 第三名 |
10 | 2005年6月 | “海尔斯杯”瀋阳市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丙组女子团体总分 | 第一名 |
11 | 2005年6月 | “海尔斯”杯瀋阳市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男子总分 | 第六名 |
12 | 2006年6月 | “大愚杯”首届瀋阳市高校七人制橄榄球赛 | 第二名 |
13 | 2006年6月 | “大愚杯”首届瀋阳市高校七人制橄榄球赛 | 体育道德风尚奖 |
14 | 2006年7月 | 辽宁省第十届运动会暨“中房”杯健美操比赛 | 体育道德风尚奖 |
15 | 2006年7月 | “麦特杯”瀋阳市大学生健康活力健身操白金级 | 一等奖 |
16 | 2006年7月 | 辽宁省大学生“中房”杯健身性健美六人操比赛 | 一等奖 |
17 | 2006年7月 | 辽宁省第十届运动会暨省“百士可乐”杯第七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 | 体育道德风尚奖 |
18 | 2006年7月 | 辽宁省第十届运动会暨省“百士可乐”杯第七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丁组男子团体 | 第六名 |
19 | 2006年7月 | 辽宁省第十届运动会暨省“百士可乐”杯第七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女子团体 | 第五名 |
20 | 2006年7月 | 全国板球锦标赛瀋阳赛区 | 第二名 |
21 | 2007年7月 | 全国板球锦标赛瀋阳赛区 | 第二名 |
公共体育系
公共体育系,现有专任教师4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2人、讲师14人、助教1人;拥有国家级、国家一级裁判员20余人;承担着学校公共体育教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準》测试、民众性体育活动和竞技体育等工作任务。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档案指导下,全面贯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教学指导纲要》,深化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树立“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工作理念,改革体育课程内容,拓展体育教学项目,设定基础课、选项课、保健课和选修课等课程类型。开设长拳、太极拳、游泳、球类和健美操等教学内容,形成了“一基一选”的教学模式和“一拳一泳”的教学特色。公共体育系已有二门课程获得校级优秀课。公共体育系教师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主持参与教育教改课题二十余项,在各级各类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
体育表演专业
体育艺术表演方向简介
以适应市场需要为前提、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特色为生命线的办学指导思想。树立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坚持把课程的建设和质量与总体培养人才的目标联繫起来,把课程建设、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及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範化结合起来的原则,培养高质量套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系统地掌握表演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社会健身指导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具有从事表演、创编与组织和有经营与管理的能力,为适应社会体育和基础教育需求的套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
(1)、系统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良好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具有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
(2)、掌握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其它运动技能,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3)、具有一定的体育表演水平和相应的组织、创编、教学及指导能力。
(4)、掌握一定的学校体育教学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5)、具有一定的外语基础及计算机操作能力。
3.主要课程
表演基础理论、表演剧目、表演基本技能、音乐理论、艺术概论、健身健美操、高水平健美操、竞技健美操、器械健美、体育舞蹈、形体、瑜珈、文学修养、文艺作品鉴赏等40余门课程。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师资队伍
表演专业成立于2004年,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训练能力强,年龄和学历结构趋于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理论和术科两个教研室,共有教工17人,其中教师13人,教学干事1人,教务秘书1人,辅导员2人。目前有2003、2004、2005、2006级学生85人。
表演专业依据学校专业建设方案和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确定了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本着“四点一突出”的办学理念 。
1.育人为本是本专业办学的基本点;
2.质量先行是本专业办学的关键点;
3.特色办学是本专业办学的竞争点;
4.创新求变是本专业办学的发展点。
突出提高学生体育表演的组织、创编、教学和指导能力,以及个人表演能力。
体育教育专业(师範类)
简介
体育教育专业于1987年招收全日制专科生,1994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04年招收专升本学生,至今共培养体育教育毕业生2000多人。体育教育专业为瀋阳城乡及周边地区培养了大批中国小体育教师,为瀋阳地区基础教育中的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贡献。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体育教育专业已建设成为一个较成熟的本科专业。在教学中强化基础课程,突出套用课程,注重实践环节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瞄準社会对体育人才规格的需求,强化实践性,加强实用性,将课内实践、集中实践和课外实践紧密结合,形成课内外实践教学环节一体化,有效提高学生就业后主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
体育教育专业目前共有四个年级的在校学生195人。
体育教育专业的任课教师中教授3人、副教授22人、讲师4人、助教2人;其中在读博士1人,硕士3人、硕士在读4人。
专业教师在授课的同时,科研及专业社会实践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师参编教材5部,国家、省级课题20余项,发表各级论文80多篇。多人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区大型比赛的组织和裁判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教师曾参与组织和担任辽宁省、瀋阳市教师基本功大赛、说课大赛的评审工作;8人被聘为“十五”期间瀋阳市高中教师继续教育讲师团成员并授课;2人担任瀋阳市“十一五”高中教师继续教育网路课程指导教师。
现有国家级裁判3人,国家一级裁判15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8人。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省、市级各项比赛,均取得良好成绩。获得瀋阳市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丙组团体总分第二名,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名;全国健美操比赛第六名,多次获得辽宁省、瀋阳市大学生健美操比赛第一名。2007年获得全国板球锦标赛瀋阳赛区第二名,并有三名学生入选国家队代表中国参加亚洲比赛。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体育教育专业逐渐完善了教学设施,随着学校、学院“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将逐渐完善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设施,实践教学的条件更加完备,必将推动和促进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为专业培养目标的完成提供有力的保证。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体育教育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学校体育规律,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胜任中国小体育教学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套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
1. 领会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熟悉国家有关教育、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2. 掌握学校体育教学、健康教育教学、体育锻鍊、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较强的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3. 了解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以及体育科研的发展趋势;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并具有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4. 初步掌握一门外国语和一门计算机语言,达到高等学校外语套用能力(B级)水平,具有运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
5. 具有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6. 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感与能力
主要课程:
教育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体育保健学、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武术。
另外,开设若干选修课。
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教育学学士学位。
体育学院场馆设施简介
场馆管理中心
现有室内外体育运动场所面积73158.36平方米,其中室内体育场所12109.78平方米;生均运动场面积达到4.05平方米。现有田径(含足球场)运动场3个,标準篮球场21个,排球场12个,风雨操场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