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运动会共有来自我市24个县市(区)的近6000名运动员参加。在项目设定上突出了全民性。运动会共设田径、桌球、羽毛球、航模、檯球、拔河、健身秧歌等25个大项,其中非奥项目就占了21项。组别设定上分青少年组、成年组、老年组,实现了各年龄人群的全覆盖,突出全民性。竞赛奖励从金银铜牌变为一二三等奖,把竞赛重心向全民参与倾斜,突出健身性。
出席领导
体育在竞技,健身在全民。2011年8月8日晚,石家庄市第十四届全民运动会开幕式在河北省体育馆隆重举行。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瑞彬,市领导艾文礼、王华清、杨志辉、李屏东、张妹芝、刘晓军、朱增海出席了开幕式。省会各界民众6000余人观看了开幕式表演。副市长张妹芝主持开幕式。
孙瑞彬宣布:石家庄市第十四届全民运动会开幕。
领导致辞
市委副书记、市长艾文礼致开幕词。艾文礼说,市第十四届全民运动会是我市最高水平的体育盛会,对推动民众体育广泛深入开展,培养发现人才、提高竞技运动水平,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希望各代表团和全体运动员,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顽强拼搏,争取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努力把本届运动会办成凝聚人心、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的运动会。
文体表演
开幕式上进行了《荣耀之光》大型文体表演。《荣耀之光》由《希望之门》、《城市之门》、《和谐之门》、《激情之门》四个篇章组成,以“交流、参与、快乐、健康”为主题,展示石家庄体育事业取得的成就。战鼓、太极拳、拉花、健身操等具有我市特色的健身项目在节目中均有亮相,开幕式在本届运动会会歌《放飞梦想》中圆满结束。
举办背景
本届全民运动会由市运会转变而来,虽然看似一个简单的名称改变,其实这是一个从竞技体育向全民健身的华丽转身,旨在淡化金牌意识,重在全民健身。因此,运动会开幕式定在了全民健身日。四年一届的市运会是我市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民众基础最强、影响最深远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
举办内容
本届运动会共有来自我市24个县市(区)的近6000名运动员参加。在项目设定上突出了全民性。运动会共设田径、桌球、羽毛球、航模、檯球、拔河、健身秧歌等25个大项,其中非奥项目就占了21项。组别设定上分青少年组、成年组、老年组,实现了各年龄人群的全覆盖,突出全民性。竞赛奖励从金银铜牌变为一二三等奖,把竞赛重心向全民参与倾斜,突出健身性。
截至目前,市第十四届全民运动会已经圆满结束了青少年组的田径、成年组的檯球、老年组的檯球等大部分项目的比赛,开幕式后将进行青少年组的篮球、武术等项目的比赛,运动会将在8月17日闭幕。
闭幕式
2011年8月17日下午,石家庄市第十四届全民运动会在人民会堂隆重闭幕。市人大副主任李屏东、市政府副市长张妹芝、市政协副主席朱增海等领导出席了闭幕式。闭幕式上,大会分别为获得“优秀组织奖”、“最佳组织奖”和“体育道德风尚奖”的单位颁奖。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全国健身专家赵之心先生为现场观众进行了一堂生动的健身知识讲座——运动使生命更精彩。
本届全民运动会比赛从4月21日开赛历时百日,来自全市24个县(市)区的代表团,近6000名运动员分别参加了青少年组、成年组和老年组三个组别总计25个竞赛项目的角逐。各代表团在比赛中顽强拼搏,恪守体育道德,展现了石家庄市体育健儿的风采,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本届全民运动会由我市四年一届的市运会转变而来,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本届组委会始终把市运会作为动员、号召全民参与的平台,作为推广、普及大众健身知识,满足不同人群多元化、多层次体育需求的过程。全民运动会注重与全民健身活动、社区运动会和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紧密结合,与科学健身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家庭、进厂矿、进学校相结合,体现全民参与、全民快乐的新理念。二是改革竞赛机制,成为民众广泛参与、展示自我的平台。全民运动会在竞赛机制上进行了改革,取消了金、银、铜牌,设定了等级奖项,使整个竞赛活动参与人数多,参与面广,奖励面广,参赛运动员充分享受比赛过程,心情展示自我魅力。三是彰扬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奉献、服务、指导、引领”的积极作用。开幕式第一次出现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方队和向社会倡议活动,运动会过程突显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精湛的健身技能,进一步体现了他们在全民健身活动中作为民众体育的宣传者、健身运动的组织者、体育知识的普及者、场地设施的维护者的光荣使命。四是完善运行机制,探索社会参与的新思路。本届运动会在筹备过程中,採取组织引导、社会参与、大众互动的方式,共有20余家企事业单位参与市运会,体现了社会互动与联动的良好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