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徽墨

(2020-06-18 16:18:10) 百科综合
徽墨

徽墨

徽墨,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特产,国家地理标誌产品。

徽墨有落纸如漆,色泽黑润,经久不褪,纸笔不胶,香味浓郁,奉肌腻理等特点,素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

2015年12月,徽墨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誌保护产品称号。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徽墨
  • 外文名:Huizhou ink
  • 产地名称: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
  • 品质特点:落纸如漆,色泽黑润
  • 地理标誌: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誌产品 
  • 批准文号:2015年第162号
  • 批准时间:2015年12月31日

产品特点

徽墨品种繁多,主要有漆烟、油烟、松烟、全烟、净烟、减胶、加香等。高级漆烟墨,是用桐油烟、麝香、冰片、金箔、珍珠粉等10余种材料製成。徽墨集绘画、书法、雕刻、造型等艺术于一体,使墨本身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珍品。徽墨有落纸如漆,色泽黑润,经久不褪,纸笔不胶,香味浓郁,奉肌腻理等特点,素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
徽墨徽墨

历史渊源

唐代末期,由于安史之乱,大量北方墨工纷纷南迁,导致制墨中心南移。
徽墨徽墨
南唐,后主李煜得奚氏墨,视为珍宝。遂令其子廷为墨务官,全国制墨中心也南移到了歙州。
宋元时期墨工又在前人的基础上,添加药物成为药墨。使人们不但用墨也开始了藏墨,因而墨开始向工艺品方向发展。
明代中期以后,在整个徽州地区,出现了“徽人家传户习”的制墨景象,使得徽州成为全国制墨业的中心。
清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量激增。

产地环境

黄山市、宣城市地处北亚热带,属于湿润性季风气候,具有温和多雨,四季分明的特徵。年平均气温6℃-15℃,大部分地区冬无严寒,无霜期236天。平均年降水量1670毫米,最高达2708毫米。降水多集中于5-8月。中低山地大部分为黄壤,山地黄棕壤,土层较厚,石砾含量较高。丘陵地带多为红壤和紫色土,质地粘重,酸性,肥力很差。山麓盆地与平原谷地多砂壤土、溪河两岸多冲积土,适宜制墨材料松木、桐籽树的生长。

生产情况

截至2016年底,黄山市有徽墨从业人员近16000人,其中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107人、传承学习基地13处,徽墨生产企业和手工作坊近20家,拥有传统智慧财产权专利产品18项,年产徽墨278万吨,产量居全国之首,出口日本、韩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产品荣誉

1915年,徽墨获巴拿马世界博览会金奖。
2015年12月,徽墨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誌保护产品称号。

地理标誌

地域保护範围

徽墨产地範围为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休宁县、祁门县、黟县、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汤口镇、宣城市绩溪县共8个区县镇现辖行政区域。
环境环境

质量技术要求

分类
按原料分:油烟墨、松烟墨、炭黑墨三种。
按製作类型分:主要有漆烟、油烟、松烟、全烟、净烟、减胶、加香、硃砂等。
主要原料要求
松烟:产地範围内长于高山瘠地的松树,取其松枝下八尺主干烧制而成。
油烟:产地範围内的桐籽树、漆树果实榨油后炼製而成。
水:产地範围内的新安江和渐江等泉水。
辅料:金箔、麝香、冰片、中药材、香料、皮胶或骨胶等。
生产要求
生产流程:
选料→练烟→漂洗→和胶→杵捣→成型→晾墨→挫边→洗水→填金→包装。
工艺要求:
烟的细度为1200-1500目;
原料漂洗要达到3次以上;
杵捣要200次以上;
晾墨的温度控制在20-25℃;
其他质量要求以徽墨传统製作工艺配方为準。
理化指标
项目
要求
油烟墨
松烟墨
炭黑墨
感官
外观
表面平整、光滑、无破损、无裂痕
气味
天然麝香味
冰片香味
冰片香味
使用性能
发墨度/(g/min)≥
0.015
0.015
0.015
墨色(D) ≥
1.15
1.10
1.15
粘度/(Pa·s)
0.002~0.010
扩散率/(%)≥
70
耐水性(D)≤
0.4
纯洁度
无杂质
重量偏差/(%) ≤
±3
平整度/(㎜)
正面弯翘度 ≤
0.6
0.6
0.6
反面弯翘度 ≤
0.8
0.8
0.8

专用标誌使用

徽墨产地範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安徽省黄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誌产品专用标誌”的申请,经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徽墨的检测机构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