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子搬迁》是由美国Big Beach影业、焦点影业联合出品的98分钟家庭喜剧影片。该片由萨姆·门德斯执导,约翰·卡拉辛斯基、玛娅·鲁道夫、卡门·艾乔戈、凯瑟琳·欧哈拉、杰夫·丹尼尔斯等主演,于2009年6月5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改编自达·伊格斯所着小说,讲述了一对夫妇为了为了给予孩子一个稳定美好的生活环境,走遍了整个美国,设法落地生根的故事。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为子搬迁
- 外文名:Away We Go
- 其它译名:寻找安乐窝、房事告急、寻找快乐窝、这就上路
- 出品时间:2009年
- 製片地区:美国、英国
- 导演:萨姆·门德斯
- 编剧:戴夫·艾格斯、凡黛拉·维达
- 类型:喜剧、家庭
- 主演:约翰·卡拉辛斯基,玛娅·鲁道夫,卡门·艾乔戈,凯瑟琳·欧哈拉,杰夫·丹尼尔斯
- 片长:98分钟
- 上映时间:2009年6月5日
- 分级:R
- 对白语言:英语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tt1176740
剧情简介
一对恩爱的夫妻伯特·法兰德(约翰·卡拉辛斯基饰)和维罗纳·德·泰桑特(玛娅·鲁道夫饰)终于经过了浪漫的二人时期后,他们非常想拥有自己的爱情结晶——孩子。于是,这对三十几岁的夫妇开始了自己有条不紊的“造人”计画。但在他们的心目中,目前居住的乡野地方绝对不适合他们的宝宝。于是,两人在準母亲维罗纳已经有孕数月的情况下,开始了“为子搬迁”的工程。他们先是想到了伯特的家人,于是两人驱车来到美丽的科罗拉多州,希望自己的小家能和老人家们一起安定在这里。并能为未来的小生命打造一个稳定美好的生活环境。然而,不巧的是,老人家们居然也要迁居他处。
这对年轻的父母自然还要继续他们的寻亲探友之路。接下来,两人拖着沉重的身体,但却充满期待的心情,开始了横穿美国大陆的漫漫旅程:汽车、火车、轮船、飞机,他们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温馨故事,看到了种种亲情洋溢的场面。
最终,两人在这个“为子搬迁”的旅程中终于发现了一个人生真谛。在哪里定居不重要,在哪里抚养未来的希望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家人亲亲爱爱,共同分担,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
伯特·法兰德 | 约翰·卡拉辛斯基 | ---- |
维罗纳·德·泰桑特 | 玛娅·鲁道夫 | ---- |
杰瑞·法兰德 | 杰夫·丹尼尔斯 | ---- |
格雷斯·德·特莎特 | 卡门·艾乔戈 | ---- |
格洛里亚·法兰德 | 凯瑟琳·欧·哈拉 | ---- |
莉莉 | 艾莉森·珍妮 | ---- |
洛厄尔 | 吉姆·加菲根 | ---- |
阿什利 | Samantha Pryor | ---- |
泰勒 | Conor Carroll | ---- |
LN | 玛吉·吉伦哈尔 | ---- |
罗德里克 | 乔什·汉弥尔顿 | ---- |
沃菲 | Bailey Harkins | ---- |
Baby Neptune | Brendan Spitz | ---- |
Baby Neptune | Jaden Spitz | ---- |
Tom Garnett | 克里斯·梅西纳 | ---- |
Munch Garnett | 梅兰妮·林斯基 | ---- |
James | Colton Parsons | ---- |
Katya | Katherine Vaskevich | ---- |
Ibrahim | Jerome Stephens Jr. | ---- |
Cammie | Brianna Eunmi Kim | ---- |
Courtney Farlander | 保罗·施耐德 | ---- |
Annabelle | Isabelle Moon Alexander | ---- |
Professor Ruby | Finnerty Steeves | ---- |
Performance Mom | Stephanie Kurtzuba | ---- |
Beckett | Pete Wiggins | ---- |
Gwen | Audrey Amey | ---- |
Dana | Shirley Roeca | ---- |
Carrie | Tory Wood | ---- |
Dancer Guy #1 | Michael Breckley | ---- |
Dancer Guy #2 | Steve Lai | ---- |
Dancer Guy #3 | Randy Lee | ---- |
Dancer Guy #4 | Duane Sequira | ---- |
Dancer Girl #1 | Vivien Eng | ---- |
Dancer Girl #2 | Leah O'Donnell | ---- |
Valet | Hector Flores | ---- |
Star-Spangled Banner Singe | Alexandra Grace Henderson | ---- |
Army Sergeant | Samuel Wilson | ---- |
Tourist | 安东尼·科雷亚 | ---- |
SoBe Couple | Paul Aldane'e | ---- |
Greyhound Track Patron | Richard Anderson | ---- |
Pedestrain | 史蒂夫·安托努奇 | ---- |
Resort patron | Stan Babola | ---- |
Bartender at the Strip Club | Olivia Baseman | ---- |
Gentlemen's Club patron | Gail Bugeja | ---- |
Hotel Waiter | Bobby Burkey | ---- |
Greyhound Track Gambler | Douglas L. Cook | ---- |
Greyhound Track Patron | Brenton Covington | ---- |
French-Canadian Taxi Driver | François Duhamel | ---- |
Bus station patron | Maritza Fernandez | ---- |
Race Track Patron | JaMarlin Fowler | ---- |
Mom | Teri Frost | ---- |
College Student | Sari Gagnon | ---- |
Greyhound Track Patron | Ed Gary | ---- |
Dog Track Gambler | Marcus A. Huey | ---- |
Vietnam veteran in wheel chair | Bob Huff | ---- |
Track Owner | Greg Joseph | ---- |
Resort Patron | Dave McIlreath | ---- |
Resort Patron | Lisa Minzey | ---- |
Resort Patron | Brooke Murray | ---- |
Greyhound track patron | Ryan Patrick | ---- |
Resort Patron | Nathan Stipes | ---- |
Protester | 克里斯·威纳 | ---- |
Greyhound Track Patron | Melissa Wiehl | ---- |
Greyhound Track Patron | Nic Bartlett | ---- |
Airline Passenger | Angela Bryan | ---- |
Greyhound Track Patron | Steve Chavosky | ---- |
Resort Patron | George I. Cortright | ---- |
Train Passenger | Kimberly Dorsey | ---- |
Greyhound Track Patron | Rob Douglas | ---- |
Resort Patron | Rob Edwards | ---- |
Dog Track Gambler | Chris Irizarry | ---- |
Greyhound Track Patron | Joshua Lyle Johnson | ---- |
Greyhound Track Patron | Jason H. Karniol | ---- |
Track Parton | Kody Klein | ---- |
Bar Patron | Dave LaBrucherie | ---- |
Resort Patron | Michael Ortiz | ---- |
Pedestrian | Chris Shaw | ---- |
Race Track Fan | David Sotelo | ---- |
职员表
製作人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选角导演 | 艺术指导 | 美术设计 | 服装设计 | 视觉特效 | 布景师 |
---|---|---|---|---|---|---|---|---|---|---|---|---|
皮帕·哈里斯 萨姆·门德斯 皮特·萨拉夫 Edward Saxon Marc Turtletaub Corinne Golden Weber Mari-Jo Winkler | 萨姆·门德斯 | Timothy Bird David Catalano Scott Foster Keith Jones Matthew Mason Jennifer Truelove | 戴夫·艾格斯 凡黛拉·维达 | 艾伦·库拉斯 | Alexi Murdoch | Sarah Flack | 艾伦·刘易斯 Lori Wyman 黛布拉·赞恩 | 杰西·冈作 | Henry Dunn Rosa Palomo | 约翰·A·杜恩 | Dennis Berardi Eric J. Robertson | Lydia Marks |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演员介绍
- 伯特·法兰德演员:约翰·卡拉辛斯基三十几岁,维罗纳·德·泰桑特的丈夫,科罗拉多州人,和妻子生活在乡野地方。他和妻子经过了浪漫的二人时期,非常想拥有自己的孩子,而且于想要给宝宝一个稳定美好的生活环境。
- 维罗纳·德·泰桑特演员:玛娅·鲁道夫三十几岁,伯特·法兰德的妻子,準妈妈。她和丈夫为了给未来的小生命打造稳定美好的生活环境,在她已经有孕数月的情况下,开始了“为子搬迁”的工程。他们拖着沉重的身体,但却充满期待的心情,开始了横穿美国大陆的漫漫旅程。
注明:该片为公路片,主要角色较少,参考资料
音乐原声
![]() 创作者:Alexi Murdoch 发行时间:2009年6月23日 参考资料: | 1 All My Days2 Blue Mind 3 What Is Life-乔治·哈里森 4 Song for You 5 Golden Brown- The Stranglers 6 Towards the Sun 7 Meet Me in the Morning-鲍勃·迪伦 8 Breathe 9 Wait 10 The Ragged Sea 11 Oh! Sweet Nuthin'-地下丝绒乐队 12 Orange Sky 13 Crinan Wood |
幕后花絮
- 影片是导演萨姆·门德斯第一次把自己电影的剧本交给别人写,同时也是戴夫·艾格斯和凡黛拉·维达夫妇俩第一次合作为电影写剧本。
- 该片是第一部参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环保活动中的绿色电影。
- 为了环保,剧组使用了大量的可以回收的塑胶袋和易拉罐,此举使垃圾数量减少了一半。而且剧组没有使用一次性的餐具,而是用可以反覆使用的瓷器餐具代替,所有车辆都不使用汽油做燃料。
- 托妮·科莱特因为档期的原因放弃参演该片,玛吉·吉伦哈尔接替了她的角色。
- 在《为子搬迁》之前,影片用过两个其他的名字:《就是这里》(This Must Be the Place)和《遥远的地方》(Falanders)。
- 为了表达真实,剧组辗转了大半个美国进行实地取景。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方 | 获奖情况 | |
---|---|---|---|---|
2009年8月9日 | 第11届青少年选择奖 | 最佳夏日电影-爱情类 | 《为子搬迁》 | 提名 |
2009年12月21日 | 第6届圣路易斯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女主角 | 玛娅·鲁道夫 | 提名 |
最佳喜剧片 | 《为子搬迁》 | |||
2009年12月20日 | 第8届尤他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女主角 | 玛娅·鲁道夫 | 提名 |
製作发行
製作单位 | Big Beach影业、ESP、Neal Street |
---|---|
发行单位 | 焦点电影、环球影业(美国);A-Film(荷兰);BIM(义大利);E1娱乐(英国);Hollywood Classic(捷克);Mars影业(法国);山水国际(中国台湾);SF(瑞典);Tobis影业(德国);UIP(阿根廷);Ascot Elite(瑞士);FS影业(芬兰);Odeon(希腊);Prorom传媒(罗马尼亚) |
上映国家、地区 | 上映时间、细节 | 上映国家、地区 | 上映时间、细节 |
---|---|---|---|
美国 | 2009年6月5日(首映) | 加拿大 | 2009年6月12日(限定) |
英国 | 2009年6月17日(爱丁堡电影节) | 希腊 | 2009年6月25日 |
美国 | 2009年6月26日 | 捷克 | 2009年7月9日(卡罗维发利电影节) |
丹麦 | 2009年7月10日 | 捷克 | 2009年7月30日 |
波兰 | 2009年8月2日(两岸电影艺术节) | 以色列 | 2009年8月6日 |
荷兰 | 2009年8月13日 | 中国香港 | 2009年9月10日 |
英国 | 2009年9月18日 | 比利时 | 2009年9月23日 |
巴西 | 2009年9月25日(里约热内卢国际电影节) | ||
德国 | 2009年9月(汉堡电影节) | 挪威 | 2009年10月2日 |
芬兰 | 2009年10月2日 | 德国 | 2009年10月15日 |
巴西 | 2009年10月23日(圣保罗国际电影节) | 罗马尼亚 | 2009年10月30日 |
法国 | 2009年11月4日 | 阿根廷 | 2009年11月7日(马塔布拉塔电影节) |
纽西兰 | 2009年11月12日 | 墨西哥 | 2009年11月20日 |
西班牙 | 2009年11月20日 | 瑞典 | 2009年11月27日 |
澳大利亚 | 2009年12月10日 | 匈牙利 | 2009年12月24日 |
韩国 | 2010年2月4日 | 巴西 | 2010年2月15日(DVD发行) |
土耳其 | 2010年3月26日 | 葡萄牙 | 2010年4月1日 |
阿根廷 | 2010年4月14日(DVD发行) | 新加坡 | 2010年5月6日 |
斯洛维尼亚 | 2010年6月2日 | 巴拿马 | 2010年7月2日 |
义大利 | 2010年12月17日 | 影片上映参考资料 |
影片评价
萨姆·门德斯的招牌依旧是这部影片的最大看点。就电影本身而言,这部电影,完全说明了导演本身对这个真情故事的真切喜爱和独到眼光。这样一部温馨而又求上进的影片,是极其鼓舞北美人势气和打动人心灵的。(新浪娱乐评)
试图用艺术和人性来解释一对异想天开的情侣,场所推移却不见人内心的变化,除了常见的自恋之外再无可取之处。萨姆·门德斯试图在尝试开闢新的试验田,可惜对江郎才尽的他而言,这也不过是一片盐硷地而已。纵使男女主角的演技生机勃勃、毋庸置疑,剧本的生涩与导演的不作为仍足以毁灭一切。(新浪娱乐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