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上海交通大学振动、冲击、噪声研究所

(2019-09-23 01:35:54) 百科综合

上海交通大学振动、冲击、噪声研究所

振动、冲击、噪声研究所始建于1978年。并以此为基础于1995年9月正式建成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振动、冲击分析与控制;水声工程;信号处理及机械故障诊断;噪声机理和控制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上海交通大学振动、冲击、噪声研究所
  • 教授:9人
  • 副教授:7人
  • 高级工程师:3人

机构简介

其中孟光教授是“长江学者奖励计画”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华宏星任所长,蒋伟康、李鸿光教授任副所长。研究所目前在读博士研究生近50名,硕士研究生50余名。研究所曾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其中包括第三、第五届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各1名,上海市优秀毕业生2名等。
研究所通过合作研究、访问考察、主办或参加学术会议等多种形式,同国内外研究机构和学术界保持广泛的接触与合作交流。目前承担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1项,“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画重点项目1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其它基金项目4项,省部委级项目14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多项地方技术攻关项目与企业委託项目。
研究所实验室装备有HVT V/H-5电液伺服振动台、Optonor VibroMap-1000雷射全息振动测试与无损检测系统、V8-640T-LPT1220/SPA56K电磁振动台、半消声室、全消声室、Polytec OFV-3000光纤雷射测振仪、HP715C/64计算机系统及软体(LMS CADA-X)、HP715C/64计算机系统及软体(ANSYS)、Multipro多路瞬态分析系统、B&K4801激振器系统等一批先进的分析测试仪器。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所已经在振动、冲击、噪声理论和套用领域开拓了多个研究方向,具体见下表:
振动、冲击分析与控制
动力学建模、模态分析与参数识别
振动的主动、被动与智慧型控制
冲击隔离与非线性阻尼理论
非线性振动、分叉及混沌
船舶隔振、降噪与抗冲击的关键技术
旋转机械动力学
微机电系统的振动与控制
振动与冲击的实验与测试新方法和新技术
信号处理及机械故障诊断
现代信号处理、信息融合与数据挖掘
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基于计算机网路的远程管理与诊断技术
生产过程监测与控制
噪声机理和控制
环境噪声与机械噪声控制
声学测试与试验新技术
噪声的心理与生理作用
噪声原理、预测及控制

仪器设备

振动/声学系统数据採集分析仪
VXI汇流排多通道数据採集系统
模态、振动、噪声测试分析系统
NI数据採集仪
振动声学信号多功能分析系统
电磁振动测试系统
大惯量超精密气浮平台
动态信号分析系统
数模信号记录分析仪
JDSG5.5M声管装置
雷射全息振动测量与无损检测系
数据採集仪
振动与噪声测试系统
动态信号分析控制仪
BK电容传声器
BK加速度感测器
振动仪器
光纤雷射振动仪
数据採集记录仪
多路瞬态系统
磁带记录仪
电液伺服振动台
声和振动系统
声强探头
转子试验机
双通道动态信号分析仪
全消声室
半消声室
六自由度地震台
声级计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