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梧州临港经济区

(2020-07-20 10:49:04) 百科综合

梧州临港经济区

梧州临港经济区位于藤县塘步镇赤水圩作业区码头一带,用地面积约61.4平方公里,由梧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与藤县人民政府共建。梧州临港经济区是广西梧州高新区重要组成部分。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梧州临港经济区
  • 地址:广西梧州市
  • 用地面积:约61.4平方公里

项目详情

梧州市发改委副主任、西江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张远表示,近年来,梧州市积极推动东向发展战略,积极打造成综合性交通枢纽。下一步,梧州市将在现有的基础上,把梧州临港经济区向上申报列入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广西分园项目,带动南岸片区的发展。
梧州临港经济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时期是临港经济区建设发展的攻坚时期,力争到2020年,经济区入园项目达70个以上,投产企业达到40家以上,工业产值超百亿元,初步建成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临港新区。临港经济区启动建设两年来,全力推进征地拆迁、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夯实临港经济区建设发展基础。
临港经济区一期规划2万亩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目前正稳步推进,给水厂、污水处理厂、沿江大道西等重大项目已完成征地6782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经济区第一期开发建设主要抓“两厂三路”即给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进港铁路、机场路、桂梧高速孔良出口接港区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港口码头一期完成建设,赤水铁路专用线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预计到2020年全部建成。招商引资方面,梧州临港经济区目前已有越新码头公司、大港混凝土公司、新港铁路公司、新希望六和饲料等多家企业落户。

视察调研

2016年2月23日上午,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浩岭率队到梧州临港经济区调研,协调解决规划、发展、融资平台建设等问题。
2016年3月4日,市政协主席吴汉华率调研小组赴梧州临港经济区调研,了解经济区建设推进情况及存在困难,并就2016年政协重点提案《关于把梧州临港经济区争取列入自治区重点园区的建议》的办理进行沟通和协商。
2016年8月13日,市长朱学庆到梧州临港经济区就规划建设、产业开发等进行调研,要求各级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工作力度,抓好梧州临港经济区建设各项工作,将临港经济区建设成为梧州经济成长新引擎,进一步拓宽全市经济成长空间。
2017年3月16日,副市长姜云飞到位于藤县塘步镇的梧州临港经济区调研,详细了解经济区整体规划、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以及项目推进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姜云飞要求,临港经济区要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轻重缓急做好道路规划建设,同时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先引进几家具有引领性、龙头型的企业落户,起到引领作用。要超前、高定位做好资金的储备运作工作,着力解决临港经济区融资问题。

项目进展

据介绍,2017年,梧州临港经济区将着重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及产业项目建设两方面工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经济区2017年将加紧做好联运道路工程和给水、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计画总投资约20亿元,用于沿江大道项目、进港二路工程项目(疏港大道工程,约5公里)、进港大道延长线工程(国道321一级路接贵梧高速出口段,约8公里),实现上述项目全面动工,同时启动国道358临港经济区段规划及前期工作。配套及产业项目建设方面,年内开工建设梧州临港经济区码头二期项目(5个泊位)、理文集团梧州生活用纸生产配套码头(2个泊位)、中海油项目生产配套码头(1个泊位),启动临港经济区生态旅游小镇项目,加快推进重型起重机械及钢结构生产项目建设,力争在2017年内进入实质性开工。
2015年,梧州临港经济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新港铁路建设投资超额完成任务,新港铁路路基、涵洞、隧道和站房工程全部完工,项目累计完成施工产值3.92亿元,占总投资的75.4%。

发展优势

梧州临港经济区拥有河港、空港和铁路、高速公路等立体交通网路优势,具备成为梧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新载体和增长极的潜力,其开发建设对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背景

梧州临港经济区开发建设是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自治区“双核驱动”战略,统筹临港经济区、机场、进港铁路、赤水作业圩码头及即将建设的孔良货运枢纽和周边城镇化建设等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规划要求

梧州临港经济区概念总体规划要紧紧围绕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自治区“双核驱动”战略实施,保持与上位规划的衔接统一,并与梧州、藤县的“十三五”规划编制、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对接和吸纳各方的研究成果,促进各规划良性衔接。要充分发挥临港经济区自身优势,促进临港经济区与各产业园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进一步凸显临港经济区独特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打造特色临港产业开发区,推动梧州城市建设和藤县一体化发展。要坚持绿色生态发展,努力保护好临港经济区及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以保护环境为前提规划好产业发展布局,推动临港经济区更好地融入珠西江经济带建设,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