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大师讲坛(Master Distinguished Lecture)针对解答“钱学森之问”的时代使命,定期邀请全球着名科学家、学术大师等走进讲坛,以大师典範指引青年学子的人生与学术航向,为交大校园营造浓郁的科研学术氛围。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上海交通大学大师讲坛
- 外文名:Master Distinguished Lecture
- 邀请人:全球着名科学家、学术大师
- 举办地点:上海
讲坛理念
主题
研其精者,道其深;博其大者,致其远。
宗旨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口号
感知大师思想,启迪科学人生。
组织结构
大师讲坛学生组委会(Master Distinguished Lecture Student Committee)负责大师讲坛项目的前期宣传、现场指挥控制、后期整理等工作。大师讲坛学生组委会由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办公室、研究生院、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共同指导。
大师讲坛学生组委会採用项目组与职能中心交叉并行的组织结构,秘书长团下设有四个项目组和六个中心(技术支持中心、人力资源中心、信息文档中心、品牌推广与发展中心、主持人团),每一名干事都同时属于一个项目组和一个中心。
职位 | 姓名 | |
---|---|---|
指导老师 | 侯宗胜 | |
秘书长 | 张野 | |
副秘书长 | 徐乃李 张晨奕 张赟 | |
项目主管 | 丁志远 黄晶晶 王锐 张琯汝 | |
主持人团 | 团长 | 岳羽帆 郑泽媛 |
资深主持人 | 杨文博 张子澄 | |
品牌推广中心 | 主任 | 陈韵佳 |
副主任 | 杜柳君 潘浩泉 夏令怡 | |
人力资源中心 | 主任 | 沈若慈 |
副主任 | 李可 | |
文化与传媒中心 | 主任 | 冉运聪 |
副主任 | 蒋钰 谢辰逸 |
讲座目录
期数 | 日期 | 嘉宾 | 主题 |
---|---|---|---|
1 | 2012年4月11日 | 王振义 | 医学泰斗,教育丰碑 |
2 | 2012年4月17日 | Richard N Zare | If You Do Not Fail Often Enough, You Cannot Possibly Succeed |
3 | 2012年5月2日 | 童世骏 | 说好自己的人生故事 |
4 | 2012年5月7日 | Leroy Hood | Systems Approaches to Disease and the Emergence of Proactive P4 Medicine |
5 | 2012年5月16日 | 范绪箕 | 百年人生,科研心路 |
6 | 2012年5月23日 | 潘建伟 | 走进潘建伟院士 |
7 | 2012年6月6日 | 欧阳自远 | 直面挑战——中国的月球探测 |
8 | 2012年9月27日 | 路甬祥 | 关于物质与信息科学的思考 |
9 | 2012年10月9日 | Williams J. Lucas | Looking Back Over the Course of My Scientific Career: Lessons Learned for Junior Scientists |
10 | 2012年10月10日 | Andreas Dress | Too Early To Tell |
11 | 2012年10月16日 | Oliver Smithies (奥利弗·史密西斯) | New Chapter: From Gel to Gene |
12 | 2012年10月25日 | Theodor W. Hansch (特奥多尔·亨施) | Passion for Precision |
13 | 2012年10月29日 | Dr. Dave Wisler | How To Think Like An Expert |
14 | 2012年11月30日 | Jim Williams & Rod Boyer | Progress in Aero-propulsion The Role of Materials |
15 | 2012年12月4日 | Philip Green | How much of the human genome is functional? |
16 | 2013年3月28日 | 吴宏鑫 | 空间活动及其有关控制问题 |
17 | 2013年3月27日 | George Smoot (乔治·斯穆特) | Mapping the Universe and Its History |
18 | 2013年4月24日 | Anthony J. Leggett (安东尼·莱格特) | Arrow of Time |
19 | 2013年5月24日 | Carlos J.Bustamante | Biophysics One Molecule at a Time |
20 | 2012年5月30日 | J. David Embury | Can history inspire engineering students? |
21 | 2013年6月4日 | Christopher Neil Hunter | Solar Energy Collection for Photosynthesis |
22 | 2013年6月10日 | James O. Leckie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Water, Energy and Food |
23 | 2013年6月14日 | Sang Yup Lee | Sustainable Bio-based Production of Chemicals and Materials |
24 | 2013年6月26日 | Cedric Villani (赛德里克·维拉尼) & Vaughan F. R. Jones | Cedric Villani:Particles and Probabilities Vaughan F. R. Jones:Flatland, a great place to do algebra |
25 | 2013年9月12日 | 范维澄 | 公共安全技术 |
26 | 2013年9月30日 | Kenneth Chien | Developmental Paradigms in Disease |
27 | 2013年10月15日 | 钱煦 | 科学工程与医学之互动与远景 |
28 | 2013年10月15日 | 唐长红 | 大型飞机关键技术 |
29 | 2013年11月8日 | 毛河光 | High Pressure-A New Dimension in Physics, Chemistry, Earth and Materials Sciences |
30 | 2013年11月26日 | Louis J. Ptáček | Human Circadian Rhythm Genetics--Direct Ties to Metabolism |
31 | 2013年12月12日 | 吴思科 | 西亚北非大变局和中国外交 |
32 | 2013年12月23日 | 饭岛澄男 | Discovery of Carbon Nanotubes |
33 | 2014年1月6日 | 高华健 | 一维和二维纳米材料的细胞摄入机理 |
34 | 2014年1月8日 | 钟建华 | 中国在非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35 | 2014年3月2日 | Robert Desimone | Prefrontal Control of Attention |
36 | 2014年3月28日 | 钱易 |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
37 | 2014年3月28日 | 杨培东 | Semiconductor Nanowires for Energy Conversion |
38 | 2014年4月2日 | 林垂宙 | 科技创新与创业家文化 |
39 | 2014年4月9日 | 孙志宏 | World's Largest Superconducting Magnet ATLAS Barrel Toroid – Mechanical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ATLAS Barrel Toroid Structure |
40 | 2014年4月27日 | Serge Haroche (塞尔日·阿罗什) | Juggling with Photons in a Box to Explore the Quantum World |
41 | 2014年4月28日 | Francisco J.Ayala | Copernicus and Darwin: Two Scientific Revolutions |
42 | 2014年4月28日 | Pierre Léna | Exoplanets, the New Worlds to Image |
43 | 2014年5月5日 | 徐如人 | 立足国情应该重视的若干研究方向与化学科学问题 |
44 | 2014年7月4日 | 季卫东 | 中国法治之路 |
45 | 2014年7月6日 | 叶舒宪 | 玉石之路与丝绸之路 |
46 | 2014年7月15日 | 倪军 | Future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
47 | 2014年7月24日 | 毛军发 | 做学问先练眼 |
48 | 2014年9月19日 | 陈善广 | 航天人因工程研究与展望 |
49 | 2014年9月22日 | 张永和 | 建筑与建筑学 |
50 | 2014年9月27日 | Thomas E. Mallouk | Nanomaterials in One Dimension: Exploring Mesoscopic Phenomena with Template-Grown Nanowires |
51 | 2014年9月29日 | Norman R. Scott | Transitioning "Toward" a Sustainable World Role of Sustainability and Newly Emerging Technologies |
52 | 2014年10月9日 | 张恭庆 | 数学的价值 |
53 | 2014年10月24日 | 李世默 | 从全球政治学眼光看中国共产党与改革 |
54 | 2014年10月27日 | Jean-Marie Lehn | Towards Complex Matter: Chemistry? Chemistry! |
55 | 2014年11月6日 | 冯达旋 | 新丝绸之路与新文艺复兴 ——21世纪及之后的大学发展趋势 |
56 | 2014年12月22日 | 江雷 | 从头开始的科研与生活 |
57 | 2014年12月24日 | Akira Fujishima | How to Enjoy Science - in Case of Photocatalysis |
58 | 2015年3月3日 | Ian Walmsley | Building quantum machines out of light |
59 | 2015年3月24日 | 杨广中 | “消失的”机器人 |
60 | 2015年4月11日 | 毕奇 | 贝尔实验室的兴衰对成功之路的启示 |
61 | 2015年5月22日 | Bruce Mitchell | Implementation Challenges Related to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
62 | 2015年5月26日 | Thaddeus B.Massalski | Phase Diagrams: 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 |
63 | 2015年6月24日 | George Huntly Lorimer | Protein Machines, Pretty Good But Not Quite Perfect |
64 | 2015年6月24日 | Andrew P.Mcmahon | Development and Repair of the Kidney |
65 | 2015年6月25日 | Nigel Slater | From Curiosity to Innovation:Research Priorities in Healthcare Engineering at Cambridge |
66 | 2015年11月3日 | RichardN.Zare | HumanAlcoholysis:theChemistryBehindDrinkingtoExcess. |
67 | 2015年11月8日 | 叶军 | 世界最先进原子钟的製造 |
68 | 2015年11月25日 | 丘成桐 | 从黎曼,爱因斯坦到弦论 |
69 | 2015年12月10日 | 姚期智 | Quantum Computing: A Great Science in the Making |
70 | 2015年12月23日 | 陈和生 | 中国散裂中子源 |
71 | 2015年12月24日 | John E. Hopcroft | Some Exciting Computer Science Research Directions |
72 | 2016年1月6日 | Anthony J. Leggett | What Can We Do with a Quantum Liquid? |
73 | 2016年2月24日 | Ivan Sutherland | Six Years of Computing: A Personal Recollection |
74 | 2016年4月5日 | Paul D. Cleary | 美国医疗改革成果及借鉴意义 |
75 | 2016年4月6日 | 王振义 | 从医之路 |
76 | 2016年4月11日 | Lars Peter Hansen | The Economic Impact of Uncertainty in a Changing Environment |
77 | 2016年4月11日 | Cédric Villani | On Particles, Stars and Eternity: From the Stability of Solar System to Plasma Physics |
78 | 2016年4月15日 | Brian Cantor | Multicomponent and High-entropy Alloys |
79 | 2016年6月14日 | Michael Berry | Divergent Series: from Thomas Bayes’s Bewilderment to Today’s Resurgence via the Rainbow |
80 | 2016年6月24日 | Michael F. Ashby | Green Design in a Resource Constrained World——A Materials perspective |
大师遁迹
2012年暑期,上海交通大学大师讲坛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湖南长沙,开展“感知大师思想,寻访科学精神”大师循迹社会实践活动,访问了中南大学前校长、2005CCTV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黄伯云院士,湖南大学前校长、着名分析化学家俞汝勤院士,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2013年暑期,上海交通大学大师讲坛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福建厦门,开展了主题为“寻访大师共话科学,聆听智慧触碰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期间,实践团访问了全国政协常委、原厦门大学校长、杰出电化学家田昭武院士,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厦门大学物理化学教授郑兰荪院士,全国政协委员、厦门大学教授杨国桢教授。
2014年寒假,上海交通大学大师讲坛寒假社会实践团前往四川成都,开展“寻访大师感知思想,畅谈科学启迪人生”主题社会实践之大师循迹活动。活动期间,实践团走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数学学会原副理事长、四川大学教授刘应明院士,全国人大代表、宽频光纤传输与通信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李乐民院士,全国政协委员、电子科技大学原校长、杰出电磁学家刘盛纲院士等多位着名学者,并就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科研方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问题与嘉宾展开深入的访谈交流,近距离感受大师风采,聆听大师教诲,并邀请嘉宾做客上海交通大学大师讲坛。
2014年暑期,上海交通大学大师讲坛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京津地区,开展了主题为“寻访院士聆听智慧,共话科学启迪人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期间,大师讲坛社会实践团访问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木法教授和葛墨林教授。大师讲坛社会实践团成员从科学与人生、价值与思想、时代与梦想等多个主题出发,与院士们进行了深入的对话交流,零距离感受院士们的爱国热忱和科学精神,体悟他们对青年学子的深切期待,并邀请院士们做客上海交通大学大师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