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攀蜥,依据近期分类修订后应改名为宜宾龙蜥,为我国特有种,目前仅知一号模式标本(保存于美国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宜宾。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宜宾龙蜥
- 拉丁学名:Diploderma grahami
- 别称:宜宾攀蜥
- 界:动物界
- 目:蜥蜴目
- 亚目:蜥蜴亚目
- 科:鬣蜥科Agamidae
- 亚科:飞蜥亚科Draconinae
- 属:龙蜥属Diploderma
- 分布区域:四川宜宾
基本信息
英文名:Graham's japalure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Stejneger,1924
本种自模式标本採集后再无任何採集信息,其物种有效性存在争议。
其他信息
保护信息: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易危(VU)。
估计数量:目前仅知1号模式标本(标本号USNM 65500),现保存在美国华盛顿市美国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
现有保护措施:四川省已将宜宾龙蜥列为该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应进一步採取的保护措施:建议组织力量在宜宾市郊详细调查,确切弄清本种的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