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夜》是由徐克执导,钟镇涛、张艾嘉及叶倩文主演的喜剧电影。于1984年10月11日香港上映。
影片讲述了抗战时期的上海,小丑董国民与舞小姐阿舒在帮助邓仔的过程中产生感情的故事。
基本介绍
- 导演:徐克
- 编剧:徐克
- 主演:钟镇涛,张艾嘉,叶倩文,徐克,朱江
- 发行公司:Metropolitan Filmexport
- 对白语言:国语和粤语
- 中文名:上海之夜
- 出品时间:1984年
- 製片地区:香港
- 类型:剧情
- 上映时间:1984年10月11日
剧情简介
抗战年代,夜总会小丑董国民(钟镇涛饰)不堪忍受日寇对上海的肆意轰炸,毅然告别叔父投军,出发之前,董国民在苏州桥下与一名女子一见钟情,他们约定胜利后再见。时间一晃十年,董国民回到上海,自此时常在苏州桥下徘徊,渴望再遇当年人,然而物是人非,此时的桥下只有几个落魄的老兵露宿。董国民楼下的舞小姐阿舒(张艾嘉饰)收留了一名来沪女子邓仔(叶倩文饰),并给她生活上的帮助,二人以姐妹相称。董国民与邓仔在天台邂逅,虽然邓仔并非董国民所误会的当年人,但仍对这位青年产生了好感。不久阿舒亦介入了这段关係,但为成全邓仔,阿舒选择了退出。不久董国民终于发现阿舒正是桥下的当年人,而此刻,阿舒却与别人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备注 |
---|---|---|
董国民 | 钟镇涛 | ---- |
雪姐/阿舒 | 张艾嘉 | ---- |
邓仔 | 叶倩文 | ---- |
大傻 | 成奎安 | ---- |
小凤 | 李丽珍 | ---- |
路人 | 徐克 | ---- |
经理 | 胡枫 | ---- |
董国民叔叔 | 田青 | ---- |
出演 | 冯敬文 | ---- |
出演 | 冯克安 | ---- |
出演 | 龙刚 | ---- |
出演 | 马海伦 | ---- |
出演 | 西瓜刨 | ---- |
出演 | 丁羽 | ---- |
出演 | 朱江 | ---- |
职员表
製作人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剪辑 |
---|---|---|---|---|---|
徐克 | 徐克 | 柯星沛 | 司徒卓汉 杜国威 陈冠中 | 敖志君 黄仲标 钟志文 刘鸿泉 刘伟强 | 邹小森 |
[以上资料参考]
角色演员介绍
- 董国民演员:钟镇涛在剧团吹大喇叭的董国民不甘做无聊的小丑,决心参军抗日。在离开剧场的晚上,遭遇了倭寇的空炸,邂逅了美丽的雪姐,乱世里的爱情比较来的容易。漆黑的夜晚,两个人都没来得及看清楚对方的面目,就被汹涌的人潮挤得分散。幸运的是总算来得及定下后会之期:胜利之后就在失散的这个桥底下再见。抗日结束后,世道仍旧混乱不堪。从部队退伍的董国民还是得靠扮演小丑勉强度日,日常做一些歌曲,但是无人赏识。
- 雪姐演员:张艾嘉雪姐是林黛玉的代言人,在舞厅小有名气,唱歌跳舞,样样精通,是个不折不扣的才女,却怀才不遇,心机重重的大波妹让其光着屁股上演了一场尴尬的舞台秀,使得她怒气沖沖,感到人生不公。她既有职场失落,也有情场失意,这失意伴随她足足十年之长。心爱的男人从军抗日,抛下孤单的她日夜思念,两人相约十年后苏州桥底下再聚首。此间机缘巧合之下两人既有雨中漫步,也有争风吃醋。一直相处的男子竟然就是大望云霓的意中人,最终还是命中注定有情人终成眷属。
- 邓仔演员:叶倩文怪异的名字并没有表现出凳子的诡异,她的动作只是如同凳子般僵硬,她可爱保守、孤苦伶仃、流落街头、无家可归,和雪姐同病相怜。对青年作曲家董国民含情脉脉,陶醉在他的美妙琴声中。她把董国民视为英雄偶像、梦中情人,所以的她的喜怒哀乐都和他牵连在一起,但两人最终无缘无份。
音乐原声
名称 | 作词 | 作曲 | 演唱 | 备注 |
---|---|---|---|---|
《晚风》 | 黄沾 | 黄沾 | 叶倩文 | 主题曲 |
幕后花絮
- 该片是徐克与另一位最佳拍档黄沾之间的首度合作,当时徐克是在夜里来黄沾家,两人边喝酒边写曲,黄沾为影片创作了十二曲旋律。
- 在拍摄《上海之夜》前,徐克从未到过上海,为此他专程到上海一趟取灵感,回来后再以香港有限空间去创作上海感觉。
获奖记录
时间 | 奖项 | 获奖人/影片 | 获奖/提名 |
---|---|---|---|
1985年 | 第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演员 | 张艾嘉 | 提名 |
第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剪辑 | Siu Sum Chew | 提名 | |
第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 | 徐克 | 提名 | |
第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 | 李丽珍 | 提名 | |
第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 提名 | ||
第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 叶倩文 | 提名 | |
第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艺术指导 | Hing Yee Ah Yeung | 提名 | |
第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 | 徐克 | 提名 |
[以上资料参考]
製作发行
製作公司 | 发行公司 |
---|---|
电影工作室(中国香港) | 金公主娱乐有限公司(中国香港) |
发行日期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细节) |
---|---|
中国香港 | 1984年10月11日 |
加拿大 | 1985年9月11日 |
瑞典 | 1990年12月25日 |
芬兰 | 1991年3月1日 |
[以上资料参考]
影片评价
钟镇涛吹大喇叭、张艾嘉跳舞、叶倩文参选月曆皇后、三主角与一小贼在屋内捉迷藏、两女角抓老鼠抢床位。无一不被拍得妙趣横生,同时徐克更灵活地运用色彩构图及主题音乐,为影片“人景结合”及“人声结合”的喜剧场面,增添了更为独特的艺术效果,从而在商业及艺术的夹缝中找到了表现大时代悲欢离合的载体,儘管未能做到统筹兼顾,但对这一时期徐克的喜剧风格而言,无疑具有先锋意义。同时,徐克又结合《马路天使》及《十字街头》的素材,让两位女角在同一屋檐下相依为命,展现喜怒哀乐的人生,相比《我爱夜来香》中的“大女人主义”,《上海之夜》则多了一种源于生活的乐趣。(新浪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