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艺博物馆位于南投市建国路南投县文化局地下一楼,于1988年5月29日完工开幕,成为全台第一座启用的地方文物特色馆,更是全台第一座以竹为主题的地方博物馆;在竹艺博物馆里展览的竹子当中有一株的竹乾交叉成心形。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竹艺博物馆
- 类别:艺术类
- 地点:南投县
- 竣工时间:1988年5月
- 馆藏精品:竹艺製品
发展历史
中国竹艺博物馆位于南投市,于1988年5月29日完工开幕,成为全台第一座启用的地方文物特色馆,更是第一座以竹为主题的地方博物馆;在竹艺博物馆里展览的竹子当中有一株的竹乾交叉成心形。
竹艺博物馆介绍竹子的生态资源,展览各式竹类艺术品、工业用具、建筑用具以及家用摆饰等等,更介绍全世界约1200种的竹子,详细的说明加上照片的辅助让民众了解竹的世界;竹艺博物馆参观动线十分流畅,从入口之精美竹器、竹之简介至竹技大观等,包括竹器在生活中所使用的各类竹具、竹之产业、交通运输、建筑等,还有厨房炊具、礼器、竹艺景观、现代竹艺及竹雕刻等等的介绍,展览相当丰富;此外,竹艺博物馆展示一支稻草的编织,各种千变万化的工艺品供民众参观,也贩售稻草工艺相关产品,例如稻草风车、稻草人铅笔、钥匙圈、健康托鞋等等,让民众在参观之余满载而归。
中国竹艺博物馆汇集中华民族竹文化的上千种竹编艺术精品,堪称竹的艺术宫殿。博物馆分三个展厅,第一展厅“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国竹艺城情况,陈列有国家、省、市及县领导题词和中外贵宾留影,古代竹製用具,古、近、现代粗犷竹编。第二厅展出高档竹编工艺品。有从炎帝到未代皇帝溥仪头像、价值5万元一幅的"中国百帝图",以及百子图、隐形观音、九龙屏、八仙过海、十八罗汉、三圣图、松鹤图、乐山睡佛等高级竹编展品,享有民间艺术瑰宝殊誉。第三厅殿中档竹编、立体竹编系列、竹编包装系列、瓷胎竹编等。
竹艺博物馆介绍竹子的生态资源,展览各式竹类艺术品、工业用具、建筑用具以及家用摆饰等等,更介绍全世界约1200种的竹子,详细的说明加上照片的辅助让民众了解竹的世界;竹艺博物馆参观动线十分流畅,从入口之精美竹器、竹之简介至竹技大观等,包括竹器在生活中所使用的各类竹具、竹之产业、交通运输、建筑等,还有厨房炊具、礼器、竹艺景观、现代竹艺及竹雕刻等等的介绍,展览相当丰富;此外,竹艺博物馆展示一支稻草的编织,各种千变万化的工艺品供民众参观,也贩售稻草工艺相关产品,例如稻草风车、稻草人铅笔、钥匙圈、健康托鞋等等,让民众在参观之余满载而归。
中国竹艺博物馆汇集中华民族竹文化的上千种竹编艺术精品,堪称竹的艺术宫殿。博物馆分三个展厅,第一展厅“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国竹艺城情况,陈列有国家、省、市及县领导题词和中外贵宾留影,古代竹製用具,古、近、现代粗犷竹编。第二厅展出高档竹编工艺品。有从炎帝到未代皇帝溥仪头像、价值5万元一幅的"中国百帝图",以及百子图、隐形观音、九龙屏、八仙过海、十八罗汉、三圣图、松鹤图、乐山睡佛等高级竹编展品,享有民间艺术瑰宝殊誉。第三厅殿中档竹编、立体竹编系列、竹编包装系列、瓷胎竹编等。
馆藏文物
一、平面竹编精品:竹编画屏有《清明上河图》、《百帝图》、《隐形观音》、《九龙屏》、《百寿有鱼(余)》、《慈禧 · 平安富贵图》、《梅兰竹菊四君子》、《苏轼人物像》等; 书法名篇有《出师表》、《赤壁赋》、《满江红》等,约200余个品种。
二、瓷胎竹编类:有各式茶具、茶杯、花瓶(尤以大百子图花瓶为珍品)等,几十个品种。
三、竹珠包、竹果盘类:样式很多,美观实用。四、立体竹编动物:有飞禽、走兽,如雄鹰、雄鸡、孔雀、小鸟、马、牛、熊猫、鹿等,有20多个品种。
馆藏精品
中国竹艺博物馆的展品图册
1、《清明上河图》:2000年春节首次推出该作品,长540厘米,宽40厘米,质如绸缎,由张保珍、李永和、康明芬、王卉如、赵玉明、鲁智卉等6名高级工艺师历时半年,用100万余条细如髮丝的竹丝精心编织而成。画面上编有400多个人物、几十家房屋、几十头牲畜、16个民族的图腾,以及河流、船舶、车辆、拱桥,热闹的场景及文字说明等。画面精美、栩栩如生,技艺精湛,妙不可言,堪称20世纪世界竹编巨着。同年,该作品被中国邮电总局製成邮资名片册,世人争相收藏。2001年宜宾举办“中国第三届竹文化节”时,长宁博物馆用13.2万元买了一幅《清明上河图》去做镇馆之宝。
2、《百虎图》:长340厘米,宽43厘米,系2003年底首次面世。由张保珍、李永和、王卉如等3名技师历时一年,用细如髮丝的竹丝精心编织而成。画面上有山林、河流,100只神态各异的猛虎在其间或奔跑、或角斗、或坐卧、或张牙舞爪,栩栩如生。
3、《中国百帝》:长92厘米,宽25厘米,由两张各50个神态各异的帝王栩栩如生的像,合嵌在一个画框内(正反两面)。此幅精品由张保珍、康明芬两人合编于1989年,是青神竹编精品走向世界的第一张代表作,曾轰动一时,名扬海内外。
4、《毛泽东红军时代的头像》:由竹编工艺师张保珍于2004年3月开始,历时一个多月精心编制而成,形象逼真。这是竹艺城首创的竹编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