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七洞沟旅游景区

(2020-02-05 03:45:04) 百科综合
七洞沟旅游景区

七洞沟旅游景区

七洞沟旅游景区位于四川十大天府旅游名县——长宁县古河镇境内,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距离长宁县城和江安县城分别是16公里和17公里,距离成贵高铁长宁站(距宜宾高铁西站10分钟高铁车程)约15公里。景区规划建设面积20平方公里,目标是建成川南第一、中国着名的漂流旅游胜地。七洞沟旅游景区处在绵溪河大峡谷两岸,因景区内有七个洞崖墓群和七条美丽的溪沟,故而简称“七洞沟”。景区内现有9D云海玻璃桥(全长386米,垂直落差高188米)、绵溪河大峡谷生态漂流(全长3公里)、星空旱滑道(全长328米,高差188米)、胭脂湖水上运动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个洞崖墓群(东汉)、桫椤沟、洪谟沟、胭脂沟、时光索桥、百年金丝楠林、飞泉寺(东汉)等多个景点。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七洞沟旅游景区
  • 地理位置: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古河镇
  • 气候类型: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
  • 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
  • 开放时间:9:00——18:00
  • 景点级别: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 门票价格:29元
  • 着名景点:七个洞崖墓群(东汉)
    9D云海玻璃桥
    星空旱滑道
    绵溪河大峡谷生态漂流
    胭脂湖水上运动区
    洪谟沟
    桫椤沟
    胭脂沟
    飞泉寺
    时光索桥

地理环境

七洞沟旅游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6%以上,没有工业污染,原住居民少,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一座难得的天然氧吧。
绵溪河流域属于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冬暖、春早、夏长、秋凉,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雨热同季。充沛的雨水和宜人的气候适应各种亚热带植物生长,生物资源丰富。河流两岸及流域内,到处都生长着硬头黄竹、绵竹、苦竹、斑竹、楠竹等各种竹类和桢楠、润楠、山茶花、香樟等亚热带常绿阔叶树。
长宁县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30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4°44′22″~105°03′30″,北纬28°15′18″~28°47′48″。处在北纬28.5度这条线上的七洞沟,密集广布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含竹林),使得这里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极高。四川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10年11月30日对胭脂沱河边、胭脂沱瀑布等处进行了负氧离子测定。监测结果表明,胭脂沱河边、胭脂沱瀑布处的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分别达到了21000个和34000个。而在2011年4月30日,胭脂沱瀑布处的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含量竟达到了47000个。如果是在夏季监测,负氧离子含量还要更高。
绵溪河大峡谷绵溪河大峡谷
七洞沟处在一个长近100公里,宽10余公里的台地中部。这个台地东北至泸州市合江县和重庆江津区,西南截止于宜宾市长宁县开佛镇的佛来山,台地海拔600米左右,最高峰佛来山西明禅寺694米。台地上有较高的海拔,茂密的森林,于是,台地就成为了一个天然的大空调,是一个极好的天然避暑胜地。
绵溪河横切台地,形成绵溪河大峡谷。按照空气动力学原理,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绵溪河大峡谷的海拔虽然并不是很高,但是,海拔较高的方圆数百平方公里的台地上的冷空气,源源不断地下沉汇聚到绵溪河大峡谷内,使绵溪河大峡谷中一直保持着较低的温度,使之成为一个可以纳凉避暑的好地方。最能体现七洞沟成为避暑胜地的当为景区两个大门之间、横跨绵溪河的幸福大桥。幸福大桥处在绵溪河大峡谷的谷口位置,是冷空气冲出峡谷汇聚劲吹的地方。夏季时节,大桥上及附近温度只有20来度,极其凉爽。而大桥几百米开外,则是30多近40度的高温。每到夏季避暑季节,周围的农民、古河镇的市民、乃至长宁和江安县城的人们都相约到这里纳凉避暑。

历史文化

七个洞的7个崖墓凿在绵溪河东岸的红色砂岩峭壁上,从上往下排列四层,面积80多平方米。从下往上,古墓第一、二层各有1座,第三层有3座,第四层2座。其中两座墓穴内有双石棺,两座为一石棺。过去,当地人把七个洞称为“蛮子洞”,他们认为是古时候蛮夷的坟墓。后来,经考古专家考证,是东汉时期的7个洞穴崖墓群。崖墓的特点就是利用山崖开凿墓室。从东汉时期开始至之后的约500年间,崖墓是四川,特别是川南长江及其支流两岸地区典型的一种墓葬方式,在整箇中国都非常具有代表性。
七个洞七个洞
七个洞的崖墓葬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2000年来,崖墓里的尸骨、文物早已蕩然无存。目前,石壁上还有“延远元年”(122年)和“熹平元年”(172年)字样;墓门和峭壁上有风格迥异、栩栩如生的浮雕,如飞龙、舞女、杂技、灯笼、官员、花卉等图案189幅和29种类型的文字题记。

主要景点和项目

七洞沟景点分布图七洞沟景点分布图

9D云海玻璃桥

七洞沟9D云海玻璃桥横骑南屏山山脉与佛来山山脉峡谷之上,全长386米,宽3.3米,垂直落差188米,目前在中国西南部地区长、宽、高都名列第一,是长宁旅游大发展靓丽新画卷之一。玻璃桥採用最新9D技术,以仿真场景与感应设定模拟多种特殊效果、立体画面,将视觉、听觉、触觉和动感完美地融为一体,给游客带来惊心动魄的刺激感受。走在桥上,不仅可以俯瞰绵溪河,还可以饱览南屏山脉、佛来山脉等2座群山的英姿;晴天时,蓝天和白云的倒影铺满天桥,让人在对透明的脚下战战兢兢之余,更乐享于踏云而行的快感;而云雾天气时,玻璃桥则在雾中若隐若现,天上人间的美景更是让人惊叹不已。
玻璃桥桥面採用12+2.28+12+2.28+12三层超白钢化夹胶玻璃组成,每平方米荷载量约为3.5KN(千牛)(约等于378公斤),每块玻璃可承受1.4吨重量,同时具有抗弯曲、耐冲击、强度高等特点。玻璃桥基础部分由C40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桩基深度约12米左右,全部商玲约2200立方,主索採用单边7根(两边总计14根)直径46mm的强力镀锌钢丝绳做为受力件,桥樑荷载量可以同时承载3000人。为确保全全,景区还在玻璃桥上增设了风速测量仪和桥面人流实时监控等设施,将每次上桥人流将控制在800人。同时,全面开展玻璃桥防鏽防腐处理工作,制定了定期维护工作机制,确保全全。

星空旱滑道

旱滑道全长328米,高差188米,沿佛来山山脉盘旋而下,像一条飞腾的巨龙,美丽壮观。基础部分,採用钢筋混凝土浇筑,主体滑槽用高密度花岗岩构建而成,滑道上面用阳光板全部封闭,以备阴雨天安全滑行,此滑道每天可滑行人数约为8000人,在体验惊险刺激的同时,又起到了下山代步作用,是七洞沟广受游客欢迎的游乐项目之一。
旱滑道旱滑道

绵溪河大峡谷漂流

绵溪河大峡谷漂流河道全程3公里,有7个急滩,6个碧潭,採用无动力
漂流专用橡皮艇自助漂流。河道周边风景优美,山青水秀,丛林蔽日,森林覆盖率达96%以上,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炎炎夏日仍感清爽宜人。随着河道一路往下,时而在湍急的水流中激荡而下,时而在水流平缓处悠闲戏水,让游客在漂流中,感受到夏日难得的凉爽,更得到了心理的释放。

胭脂湖水上活动区

水上运动区设有竹筏、电动船、水上脚踏车、儿童泳池等游乐项目,是夏日避暑,进行亲子活动的不错去处。

七个洞崖墓群和时光索桥

位于绵溪河大峡谷东岸的七个洞崖墓群,建于距今约2000年的东汉,但保存完好,古墓内的壁画再现了东汉时期的民风民俗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具有重要的科考、探险、旅游价值。因为最早只发现7个崖墓洞穴,故名七个洞。沿着七个洞游步道往山上走大约三十米,有几个离地面较近的崖墓,通过台阶可以进入墓室内部。此外,附近崖壁上还有数个未完工的古崖墓,将两千年前的崖墓开凿过程完好地保留下来,也将崖墓开凿缘何突然停止的悬念留到了今天。在七个洞崖墓群最末端是整个墓群最神秘的崖墓,此处两个崖墓通过细部雕刻形成了一张人脸面具,因该处崖墓正好位于五虎上将雕像正上方不远处,该处崖墓的主人身份,以及和五虎上将雕像的关係也就成了整个崖墓群最大的谜团。
七个洞崖墓群1991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汉的七个洞崖墓群是宜宾这次入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历史最悠久的。在七个洞一侧,是60米长,横跨绵溪河的时光索桥,黄昏时分,崖墓和摇曳的索桥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下,千年时光也似乎在此刻停滞,别有一番韵味。
时光索桥时光索桥
 
桫椤沟
桫椤沟位于绵溪河大峡谷东岸,当地民众称之为两合河。它发源于古河镇保民村,全长3公里多。因沟谷中长满了有“活化石”之称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桫椤而得名桫椤沟。桫椤沟,集中分布有几十株桫椤树,是景区桫椤分布最集中的景点。从桫椤沟往上,溪流形成一条高100多米的3级瀑布。 桫椤沟景区规划建设面积5平方公里,环绕溪流瀑布建有长2公里多的观景和游览步行道,步行道和9D云海玻璃天桥上山栈道相连。
 
象鼻沟
象鼻沟位于绵溪河大峡谷东岸,此沟长3公里。相传,在东汉时期,
象鼻沟入口象鼻沟入口
象鼻沟上有一座寺庙,叫象鼻寺。寺庙里供奉有普贤菩萨。人们在晚上经常看到六牙白象这条溪沟里吸水,于是,人们就将此沟称之为象鼻沟。周洪谟在史家铺报恩寺读书时,经常在老师牟秉常先生的带领下,到象鼻寺向主持方丈学习。
 
胭脂沟
胭脂沟位于绵溪河大峡谷西岸,发源于古河镇兴隆村,全长近4公里。相传,每年七月初七,天上的七仙女都要下凡来到胭脂沟里来,惊动了诸路神仙,他们也纷纷出来迎接七仙女的到来。特别是螃蟹,这一晚溪沟里到处都是。仙女们在胭脂沟里沐浴、嬉戏。久而久之,这溪沟里的水,也浸满了仙女们身上的胭脂,溪水也发出淡淡的胭脂味道,因而得名胭脂沟。
其实,胭脂沟的溪水里有胭脂的感觉,是因为溪水中含有丰富的偏硅酸,用含有偏硅酸的溪水洗手、洗脸,就像抹了胭脂一样,因而称之为胭脂沟。胭脂沟是七条沟中溪水流量最大的一条沟。沟内有多姿多彩的瀑布群。胭脂沟汇入绵溪河处有高滩子电站。紧邻的是胭脂沱电站。
 
洪谟沟
洪谟沟位于绵溪河大峡谷东岸,总长3公里多,因明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为国名儒周洪谟小时候在此学习过而得名。洪谟在附近报恩寺念书时见此处岩石天然形成石屋,环境又清幽雅静,十分适合读书,因此常来此处静读,后来洪谟以四川的乡试第一名的身份进入全国会试,并在明英宗朱祁镇亲自主持的殿试策论中,深得赏识,英宗本想钦点他为状元(第一名),但因为他“身材不硕”,似乎有碍大明帝国的形象,只得让他委屈一下,做了榜眼(第二名)。直至今日,时有游客带着孩子来此处读书片刻,以求得好兆头。洪谟沟现有洪谟居、进士门等景点。
周洪谟以文起家,历任翰林院侍读学士、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左侍郎、礼部尚书,后加任加封太子少保、资政大夫,谥号“文安”,为官46年,历经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5朝4帝,经历土木堡之变、京师保卫战和夺门之变;他被明宪宗朱见深称为“为国名儒”,讚扬他“贯通经史,识达天文,具忠爱之诚,启沃两京,传我文明”;晚年退休后参与创建了翠屏书院(今宜宾市一中),洪谟以儒名世,一生着述甚丰,主修过《环宇通志》《英宗实录》《宪宗实录》;着有《箐斋集》五十卷、《群经辨疑录》三卷、《南皋子集》二十卷、《叙州志》二十二卷。蜀中及长宁留下了他的《翠屏山书院碑记》《箐斋说》《重修西明禅寺记》《眉山天下秀》等名篇。其中“峨眉天下秀”这句享誉世界的形象口号,就来自周洪谟的《眉山天下秀》。后人争相效仿,希望把孩子培养成周洪谟这样造福桑梓的有用之人,也经常把孩子带到这里学习了解汉学知识。为了纪念这些事儿,人们就把这条沟命名为洪谟沟。目前,洪谟沟中沿溪流而上,两边修建了环形游览步行道,单面最长384米,环线全长720米。
白马沟
白马沟位于绵溪河大峡谷东岸,沟长3公里多,是明代的“为国名儒”、礼部尚书、太子少保周洪谟读书和在京为官省亲时,经常拴白马的地方,故名白马沟。 相传,周洪谟爱骑白马,在报恩寺读书时,在经常骑白马到绵溪河大峡谷考察和研究汉文化。他骑的白马就经常拴在这里。
周洪谟是一个非常爱家的孩子,明朝正统十年(1445年)在他26岁时殿试高中榜眼,授翰林院编修以后,经常回家看望妻子。为了能按时进院不迟到,又能见到妻子,他就将家乡特有竹种——绵溪河大峡谷里的硬头黄竹点化成白马,骑着白马往返于老家和京城。回家看望妻子市时,为了不被别人发现,他大多都把白马又变回硬头黄竹,放在白马沟里。
白马沟是东汉岩墓群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在红色的砂岩石壁上,高高低低分布着20多个崖墓。有些矮的崖墓,游客还可以走进洞中考察或观赏。白马沟已经修建了760米长的游览步行道,将绵溪河边的游览步行道、七个洞东汉崖墓群和连成旅游环线。白马沟旅游环线又通过时光索桥,将峡谷对岸连线在一起,形成了七洞沟大的旅游环线之一。
在白马沟的山腰处,有5尊蜀国“五虎上将”的塑像,他们是汉寿亭侯关羽、万夫莫敌张飞、凉州骁将马超,一战成名黄忠、一身是胆赵云。 由于年代久远,塑像已经不成人样,如今只留下5尊石柱了。

飞泉寺

飞泉寺,位于七洞沟旅游景区绵溪河大峡谷的谷口东面山麓处。在汉代,因寺庙背后的山上有一条清泉飞流而下,故名飞泉寺。
飞泉寺飞泉寺
飞泉寺始建于汉代,后经历代和当代多次修葺,成为现在规模。飞泉寺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它背依丹霞台地,面临绵溪河谷,周围粗壮挺拔的桢楠环绕掩映,环境清幽,风景秀丽,让人流连忘返。
这里过去还是长宁县古河区飞泉乡政府的办公场地。长宁县1993年撤区并乡时,撤消古河区、古河乡和飞泉乡,合併设立了今天的古河镇。
2013年,七洞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修葺完善的飞泉寺,依然保持了当年的布局和风格,成为了七洞沟的主要景点之一。

百年楠木林

七洞沟自然然生长着数百株楠木,其中飞泉寺周围集中分布了近百株百年以上楠木,是四川唯一的“金丝楠”物种採种基因库,粗壮挺拔的桢楠环绕掩映,环境清幽,风景秀丽,让人流连忘返。

历史故事

在绵溪河中,耸立着许多大石头,成为绵溪河中一道独特的景观。
说起这些大石头,还很有来历的,那就是当年周洪谟吆的一群“猪儿”,被识破天机后“猪儿”停下来,留在这里成为了“猪儿阵”。
周洪谟天资聪慧,自幼读书上进,从小立志成就学业,也好助人为乐。当时,长宁县下长镇的长江村一带,由于地处长江的右岸,受地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岸长期受到洪水的沖刷,出现经常塌方等现象,农民的房屋和稻田也经常被毁坏。此时,周洪谟仅有10岁,在古家河报恩寺读书。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千方百计不让洪水再沖刷堤岸,保护民众的生命和财产。
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把一些无用的大石头,把它搬到江边去,修筑堤坝,这样,洪水就沖不垮堤岸了,河边也不会再垮塌了,农民的生命和财产也不再受到洪水的威胁了。他经常骑着竹马到处找大石头。找到石头后就把石头变成猪儿,把它吆到长江边。就这样,一堆堆、一块块大石头,变成了一条条猪儿,在他的竹鞭指导下,乖乖地走到长江边。
绵溪河大峡谷绵溪河大峡谷

开发建设

七洞沟旅游景区2014年5月26日试营业以来,已接待中外游客数十万人次以上,单日接待游客最多近万人次。景区的主要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有:云海9D玻璃桥、星空旱滑道、绵溪河大峡谷漂流、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汉七个洞崖墓群、有“活化石”之称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桫椤群落、四川省唯一的“金丝楠”物种採种基因库百年桢楠林,以及洪谟沟、白马沟、桫椤沟、象鼻沟、红岩沟、沙仙沟和胭脂沟七条溪沟和东汉古寺飞泉寺、时光索桥,以及胭脂湖和绵溪湖的竹筏、电动船等。七洞沟旅游景区设计每日最大游客容量为6000人次,其中漂流4000人次,每年可以接待中外游客100多万人次。

旅游指南

旅游住宿

景区内配套有七洞沟大酒店,能满足餐饮、住宿、棋牌、会议等多种功能。

门票信息

成人票:58元/人(暂按半价执行)
学生票:29元/人
漂流全程:168元/人
漂流半程:100元/人

旅游交通

往返观光车:30元/人
单程观光车:15元/人
旺季时可在长宁县城汽车站乘坐8路旅游公交直达景区,票价3元,淡季时需乘坐8路公交到古河镇国土所转乘7路公交到景区。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