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黄昏的恋歌》是一篇描述乡村市井生活为主题的叙事散文。作者于润泽以自己生活中的经历,通过笔下流畅的文字,刻画出一幅幅真实、自然而又温暖的瞬间。这篇文章表达了90后群体对美好爱情的期待和嚮往,同事也抒发了对老人美好爱情的敬佩之情。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唱响黄昏的恋歌
- 创作年代:2013年
- 文学体裁:叙事散文
- 作者:于润泽
- 笔名:荒竹
作品简介
《唱响黄昏的恋歌》是一篇描述乡村市井生活为主题的叙事散文。作者于润泽以自己生活中的经历,通过笔下流畅的文字,刻画出一幅幅真实、自然而又温暖的瞬间。这篇文章表达了90后群体对美好爱情的期待和嚮往,同事也抒发了对老人美好的爱情的敬佩之情。
写作背景
黄昏的小镇,作者于润泽从家里出来,像往常一样去菜市场买菜。想到网上曝出王菲与李亚鹏离婚的讯息中,看到网上有些人甚至纷纷吐槽不再相信爱情。作者通过菜市场一路上的的所见所感,为不相信爱情的人们,找到了一份坚守下去的理由。
作者简介
于润泽,笔名鱼润泽、荒竹等。90后青春作者,新锐作家、文学派签约写手、合肥莫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签约作家。现为杂誌采编记者,作品散见于《疯狂阅读》、《做人与处世》、《金陵晚报》、《内蒙古日报》《河源日报》、《泉州晚报》、《蚌埠日报》、《石河子日报》、《苍梧晚报》、《钦州日报》、《拂晓报》、《皖北晨刊》等。
作品内容
黄昏的小镇,街道并没有市区灯红酒绿,霓虹飘飞的味道。夕阳西下,余晖在池塘里零星的斑驳,远方的天空,颇有老照片的感觉。我从家里出来,伸了个懒腰,像往常一样去菜市场买菜。思绪还滞留在刚刚在网上看到的王菲与李亚鹏离婚的讯息中,看到网上一片譁然,有些人甚至纷纷吐槽不再相信爱情。耳塞里传来了王菲在春晚复出时唱的那首《因为爱情》,想到李亚鹏的那句“我要的只是一个简单的家庭,而她注定是个传奇。手机突然收到好友一条简讯,内容是自己最近出现了感情问题,感觉不会再爱了。”我边走也边思索,朋友问我的到底什幺才是爱情?一时间竟然没回过神来。
“小于,小于“,我压根就没听到赵大爷在喊我。他气喘吁吁地跑到我面前时,我才知道他在我身后喊了半天了。赵大爷是我的邻居,是镇上中学的老师,本已经退休后的他却怎幺也闲不住,多方申请,也就留在了学校传达室发挥余热。”赵大爷,怎幺了?”。“我今晚要值夜班,小于,你经过公园的时候,麻烦你帮我把这个钥匙给你大妈。告诉她晚饭已经做好了,在锅里。热水也烧好了。
公园虽然不大,游人倒不少,看到了很多年轻人和孩子身影,帮完赵大爷送完钥匙,就在我转身要离开的时候。一对老人从我身旁走过。正对面,一个老头神情安详地躺在轮椅上,眼睛似睁似闭。一张毯子严实地裹在老人身上,咋看上去,我更愿意相信他是一个在襁褓里沉睡的婴儿,因为在那张黝黑布满邹纹的面孔上分明写满了饱经风霜后的恬淡从容,就像一个孩童般只剩下无忧无虑。我揣度着,那一刻,他是在回忆过往走过的坎坷不平的人生,还是在畅想余生? 而后面,那个缓慢推着轮椅的依旧是一位年迈的老人,应该是他的妻子吧。棕色的格子围巾包裹,更衬托出妻子那温情慈祥的面容。腰有点弯了,身体略显佝偻,一阵风过,落了几片树叶,她的几缕银髮从耳边垂下,她并没有顾及,只是望了望眼前安详的老伴,凑着他的脸颊,替他将毯子铺好,每一个角落都铺得严严实实,似乎不容许一丁点的寒风侵袭。
我呆呆地站在原地,安静的目送了他们远去的背影,好像没有看见他们之间有什幺话语,他们只是互看着对方的眼睛,可老伴那双满含温情的眼眸,在这个黄昏的晚霞里,传递着浓浓的爱意。这几天几乎每次途径公园,我都能看到这对不离不弃的老人。在别人的口中得知,原来轮椅上的老头得了老年痴呆,所以他们很少用语言交流。如果不是亲眼看到,真的很难想像,在每一个个晨曦和黄昏里,无需言语,他们只是通过一双温情的眼眸,以心交流,便可感知老伴的需求和冷暖。
夕阳继续泛着醉人的酡红。我拎着一大包蔬菜瓜果正往回走,耳旁,不知哪个店家的音响如此悠扬:“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的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就着歌声,我再次想到了那对相濡以沫的老人,眼前零星洒落的余晖,在脑海与那席漫步的背影开始交叠。那一刻,我好像有点想明白了。
是啊,面对物慾横流,人心浮躁的社会。 有的人可能已经麻木了,加上受了外界的一些影响,有的可能已经开始怀疑爱情,甚至像我朋友一样感觉不会再爱了。而在那个黄昏,当我看到了温馨浪漫的画面,感受到了最深刻最真挚的感动,恍惚间才明白过来,原来爱人,就是到老到死都爱着你的那个人。原来真爱,其实就是穿透时空的爱啊。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相扶到老的人们用“一辈子”那样沉甸甸的行动不就是为此做的简单有力的证明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他们用各自的坚贞不渝的真情,共同的唱响了整个黄昏的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