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本身是指至高无上统治者,在基督教等引入中国后,作为同义词,将其用作犹太教、基督教信仰的创造宇宙的神。被视为宗教信徒至高无上的信仰,在基督教中,上帝是永恆的存在,创造和治理世界。
上帝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有。
上帝是宇宙的支撑和创造者。自然神论说,上帝是宇宙的创造者。泛神论则认为,上帝是宇宙的本身。
基督教相信上帝既超然(完全独立、天谴、存在于宇宙)又内在(存在于世界)。
目前世界人口约70亿,其中基督徒高达30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42.8%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上帝
- 外文名:God
- 上帝类别:三位一体(基督教)
- 别名:耶和华
- 存在来源:自有永有
- 成就:宇宙的创造者,宇宙的主宰者
词源
中文“上帝”一词来自于昊天上帝,太平天国的传教士翻译圣经时被广泛使用。上帝是儒教信仰的核心教义之一,《通典·礼典》:“所谓昊天上帝者,盖元气广大则称昊天,远视苍苍即称苍天,人之所尊,莫过于帝,託之于天,故称上帝。”
由于圣经的翻译者,认为GOD与中国儒教中的上帝,意义相同,因而把GOD翻译成了“上帝”。最早把GOD翻译成上帝的是利玛窦,他在1595年编写的《交友论》中,开始使用“上帝”这个概念来指称造物主。利玛窦以基督教的目光阅读和研究中国典籍时,他在中国经典中发现了““上帝”概念,利玛窦认为这个概念完全可以与拉丁文的“Deus”对应,可以用“上帝”这箇中国概念来直接翻译拉丁概念“Deus”。
“上帝”本是中国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及二十四史中至上神的概念。古代中国人与古代犹太人一样,认识到宇宙万物和人类命运之上有一个至高无上的创造和主宰的力量,中国人用“上帝”这个概念来指称这个至高神圣的力量。
含义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是圣经《新约·约翰福音》开篇的第一句话。但是这个“道”与中国道家的“道”显然是有区别的。
「上帝」是传教士利玛窦对造物主的翻译。
【希伯来文】יהוה (词源הוה,罗马字havah,意思是“变成”)
【亚兰语】Alaha
【罗马字转写】YHWH/YHVH (读音是“哈多那以adonay/ʔadoˈnaj/”,就是“主”的意思)
【英语读法】传统读法是“耶和华”
【希腊语】θεός (用于新约原文,指的既是公神也是母神)
【希腊文&罗马字】theos (读作“色奥斯”)
【拉丁文】deus (词源是印欧词根里的*deywós,意为“天上的”)
【英译】God (词源是印欧词根里的* ghau(ə),意思是呼喊to call)
因为犹太人亡国后忘记了希伯来语,YHWH就只有辅音,没有元音,无法读出了,所以《约翰福音》第一章第一节说:“Ἐν ἀρχῇ ἦν ὁ λόγος, καὶ ὁ λόγος ἦν πρὸς τὸν θεόν, καὶθεὸςἦν ὁ λόγος.”。 ”就连十诫里也规定“不可妄称adonai之名”(出埃及记20:7)。犹太人不敢直接念神圣的耶神名号YHWH,只记录下了辅音而无元音,避讳改以另一字Adonay(吾主)来读YHWH。经书上是把Adonay的元音a-o-a注在YHWH之下,读时绝不与YHWH合念,而是逕改读之为Adonay。公元前三世纪~前一世纪时,希腊文七十士译本LXX把YHWH依犹太避讳传统,直接改写作kurio (LORD),日后之众译本亦随此传统。新约中引旧约经文是根据七十士译本,故整部新约只见以主kurio称YHWH名,不见任何YHWH之音译或意译称名。
英文中的god和德文里的Gutt都源自基督教盛行前的印欧语系中的古哥特语guth,原意是指“受祈求者”或“所祭祀者”,词根是“铸造”指铸造而成的神像。
YHWH原本只“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唯一的神。《圣经·旧约》中有YHWH和Elohim、El三个称谓,YHWH本来是古希伯来信仰中的类似巴力那样的雨神、风暴神(《诗篇》第29首)。西元前6世纪,以色列王国覆灭,犹大王国约西亚烧毁了耶和华殿中亚舍拉和巴力的神像。犹太教礼拜的恭听篇这样引用《希伯来圣经·申命记》:“听啊,以色列人!耶和华是我们的上帝,耶和华是我们唯一的上帝!”
YHWH是最高统一神,“以我为始,以我为终。除我之外无神灵存在。”是“全知”“全能”“全善”的创造者和救世主。居鲁士释放巴比伦的犹太精英以后,尼希米和以斯拉受到启示,强调了启示传统,预言弥赛亚(即耶稣)再次降临拯救以色列人,重建以色列王国。由于历经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的异族统治,犹太人对旧约理解和政治立场产生差异,分化为不同教派,包括强调律法传统的法利赛人和以祭司长为中心的撒都该人,以及拒绝耶路撒冷祭司权威的异见者在旷野组成的艾赛尼教派。受琐罗亚斯德教的影响,艾赛尼教派强调启示,期待弥赛亚的降临和世界末日。在基督教信仰中,耶稣是救世主,是神子,是三位一体的神的圣子位格道成肉身。信耶稣得永生,耶稣用血与人类立了新约,旧约也就因此成全。神是良善的,出于对人类的爱而为了人类的原罪被钉十字架,用他的血洗清了人类的原罪,通过信仰耶稣是神子以及耶稣死而复活,人类就能进入天国,重新与神在一起。因为神让耶稣复活了,所以信靠耶稣的人死后也能复活。犹太教不承认耶稣是神子,不承认三位一体,即犹太教只承认耶和华是一个本体,不承认耶和华有三个位格,因为犹太人在圣经《塔木德》记录下耶稣只是一个私生子,是冒充神的罪人,就像巴兰一样。公元1世纪,承认三位一体和耶稣是神子的犹太人和大量外邦人皈信基督教,造成了犹太教和基督宗教的分野。
区别
基督教中的上帝
1、唐朝景教的唯一神译为真主阿罗诃。天主教利玛窦把唯一神翻译成“天主”。基督教(新教)在清朝末年将“雅威”由"天主"改译为“上帝”。
2、意为全知、全能、全智、全视、全权、全爱、全造的永远至高并永生者,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有。
3、是万有的创造者、宇宙的统管者、真理的启示者、选民的拯救者和罪恶的审判者。
而希伯来语“上帝”(Elohim)这个词是“神明”这个词的众数形式——希伯来语单词分单数、双数和众数三种形式——顾名思义,上帝是“创造诸神明的众多大神们”。圣经认为,上帝是万有的创造者、宇宙的统管者、真理的启示者、选民的拯救者和罪恶的审判者。这也是《圣经》的解释,所以《圣经》不承认在万物创造以前,除了耶和华还有别的上帝存在。
上帝就是有能量有位格有灵魂的信息。根据《创世记》中的典故,上帝先在黑暗和混沌中创造了光,接着创造了天地、生物和人。《圣经》说上帝是独一无二的和全能以及世间万物的唯一创造者。
注:基督教的上帝被主要认为是西方宗教中上帝的代表,因为基督教中的上帝较比其他宗教中的上帝要更为完美。
伊斯兰教的安拉
安拉(真主)是伊斯兰教所信仰的创造宇宙万物的独一主宰的名称。音译安拉。通用汉语的穆斯林因其为唯一真实的主宰而称真主。通用突厥语,波斯语和乌尔都语的穆斯林称“胡达””(意为“自有者”)。至于安拉一词的来源,一说是古代闪米特人对造物主的尊称;一说是由阿拉伯语中意为神的Ilah加冠词a1组合而成的。表示专门受到崇拜的至尊的美名。根据《古兰经》记述,伊斯兰教兴起前,一部分阿拉伯人和“有经人”(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都用安拉一词称呼所信奉的最高神,他们相信安拉是“天地的创造者,日月星辰的支配者”,是“人类生计的赐予者,灾难的解救者”。但他们在信仰和崇拜安拉的同时,还为安拉树立了名目不同的配神,并加以崇拜。 伊斯兰教认为:正确的宗教信仰来自于宇宙最高的实在--造物主(真主)的启示。所以摒弃众多芜杂无用的虚无神灵,独尊真主为天地间唯一的最高主宰。安拉有99个尊名。
《古兰经》简明概述是:真主是最高的实在,唯一的真宰,最高的养育者、盟誓和契约的监督者、万物的创造主,他自有自在,无始无终,永恆,无形无相,至仁至慈,赏善罚恶,本然自立,无所不能,超绝时空而又无所不在 ,绝对彻底独一,无偶,全知全能,同时又威严无比,善恶必报,清算神速。
伊斯兰教否定基督教对上帝三位一体和道成肉身的解释。 伊斯兰教承认基督教的先知,但以色列人和基督徒“篡改经文,并抛弃自己所受的一部分劝戒。”而《古兰经》则是从真主降临的“一部明确的经典”,因受真主的护佑而丝毫未被篡改。“信我们所受的启示,与易卜拉欣、伊斯玛仪、伊斯哈格、叶尔孤白和各支派所受的启示,与穆萨和尔撒受赐的经典,与众先知受主所赐的经典;我们对他们中任何一个,都不加以歧视,我们只顺真主。”
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唯一神及其使者:
伊斯兰教承认所有基督教的先知,但认为穆罕默德是唯一神最后的先知。同时,认为耶稣不是神子,只是先知。
古兰经 | 新旧约全书 | |
唯一神(音译) | 安拉 | 阿罗诃、以罗伊、以利 |
唯一神(意译) | 真主 | 主 |
人祖 | 阿丹 | 亚当 |
人类的母亲 | 哈娃 | 夏娃 |
先知 | 努哈 | 诺亚 |
先知 | 易卜拉欣 | 亚伯拉罕 |
先知 | 易斯玛仪 | 以实玛利 |
先知 | 易斯哈格 | 以撒 |
先知 | 叶尔孤白 | 雅各 |
先知 | 优素福 | 约瑟 |
先知 | 安优卜 | 约伯 |
先知 | 穆萨 | 摩西 |
先知 | 哈伦 | 亚伦 |
先知 | 达五德 | 大卫 |
先知 | 素莱曼 | 所罗门 |
先知 | 易勒雅斯 | 以利亚 |
先知 | 艾勒·叶赛 | 以利沙 |
先知 | 优努斯 | 约拿 |
先知 | 宰凯里雅 | 撒迦利亚 |
先知 | 叶哈雅 | 施洗约翰 |
先知 | 尔撒(麦西哈) | 耶稣(弥赛亚) |
尔萨之母 | 麦尔彦 | 玛利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