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国中语文阅读扩充训练

(2020-04-27 03:28:00) 百科综合

国中语文阅读扩充训练

《国中语文阅读扩充训练》内容主要包括:国中现代文阅读、阅读知识要点、中考阅读回顾、阅读要点指津、关于记叙文的阅读、把握记叙的中心、理清记叙的顺序、分析记叙的要素、指出记叙的特色、关于说明文的阅读、抓住事物的特点、理清说明的顺序、辨析说明的方法、领会说明的语言关于议论文的阅读和分清论证的层次结构等等。

基本介绍

  • 书名:国中语文阅读扩充训练
  • 出版社:杭州出版社
  • 页数:210页
  • 开本:16
  • 定价:14.00
  • 作者:葛美刚 陆秀峻
  • 出版日期:2002年2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806333770

内容简介

《国中语文阅读扩充训练》是由杭州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目录

国中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知识要点
二、中考阅读回顾
三、阅读要点指津
(一)关于记叙文的阅读
1.把握记叙的中心
2.理清记叙的顺序
3.分析记叙的要素
4.指出记叙的特色
(二)关于说明文的阅读
1.抓住事物的特点
2.理清说明的顺序
3.辨析说明的方法
4.领会说明的语言
(三)关于议论文的阅读
1.分清论证的层次结构
2.把握中心论点
3.判断并概括论据
4.辨析论证方法
5.领会议论的语言
(四)理解重要词语、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五)能根据要求準确地从文章中筛选相关的语句
四、阅读典例评析
(一)2001年杭州市区国中毕业考试记叙文阅读题
(二)2001年杭州市区国中毕业考试说明文阅读题
(三)2001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考试记叙文阅读题
(四)2001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考试说明文阅读题
五、阅读训练举隅
(一)记叙文阅读
练习一
练习二
练习三
练习四
练习五
练习六
练习七
练习八
练习九
练习十
练习十
练习十二
练习十三
练习十四
练习十五
练习十六
练习十七
练习十八
练习十九
练习二十
附录:
(一)杭州市1998年重点高中及国中中专招生考试加试卷阅读题
(二)杭州市1997年重点高中及国中中专招生考试加试卷阅读题
(三)杭州市区1996年重点高中及国中中专招生考试加试卷阅读题
(四)杭州市区1995年重点高中招生考试加试卷阅读题
(五)杭州市区1994年重点高中和国中中专招生考试试卷阅读题
(六)杭州市区1992年重点高中和国中中专招生考试加试卷阅读题
(二)说明文阅读
练习一
练习二
练习三
练习四
练习五
练习六
练习七
练习八
练习九
练习十
练习十
练习十二
练习十三
练习十四
练习十五
练习十六
练习十七
练习十八
练习十九
练习二十
练习二十
练习二十二
附录:
(一)2000年杭州市高中招生考试加试卷阅读题
(二)杭州市区1998年国中毕业及升学考试阅读题
(三)杭州市区1997年国中毕业及升学考试阅读题
(四)杭州市区1995年国中毕业及升学考试阅读题
(五)杭州市区1994年国中毕业及升学考试阅读题
(六)杭州市区1993年重点高中和国中中专招生考试阅读题
(七)杭州市区1991年重点高中招生考试阅读题
(三)议论文阅读
练习一
练习二
练习三
练习四
练习五
练习六
练习七
练习八
练习九
练习十
练习十
练习十二
练习十三
练习十四
练习十五
练习十六
练习十七
练习十八
练习十九
练习二十
练习二十
附录
(一)杭州市区1996年国中毕业及升学考试卷阅读题
(二)杭州市区1993年国中毕业及升学考试卷阅读题
(三)杭州市区1991年国中毕业及升学考试卷阅读题
(四)杭州市区1991年重点高中招生考试卷阅读题
国中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知识要点
二、中考阅读回顾
三、阅读要点指津
(一)文言实词
1.一词多义
2.古今异义
3.词类活用
4.通假手法
5.单音词与複音词的辨析
(二)文言虚词
1.之
2.其
3.以
4.而
5.然
6.为
7.于
8.或
9.焉
10.则
11.且
……

文摘

2.把握中心论点一篇议论文要表明的主要见解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中心论点的提出一般在文首或篇末,也有在题目上或文中提出的。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为了论述上的条理和充分,文章可以分成几部分,每一个部分各论述一个问题,这些问题叫“分论点”,分论点都是为阐发中心论点服务的。如:
例文:
①就读书而言,泛读浏览是必不可少的,但读书要取得理想的效果,还必须选择一部分最重要的着作加以精读和背诵。
②这是被古今中外许多人的成功经验证明了的。
③宋朝欧阳修的散文继承了韩愈等散文大家的风格,语言平易清新,更富于抒情色彩和诗的素质。他的后人说他小时候是在背诵了古人许多优秀诗文后才开始写诗的。稍大后,靠借书来读,对有些书则是边抄边读,细细咀嚼,如此,书未抄完,已能成诵。毛泽东曾介绍他五读《红楼梦》的经验:“先当故事读,后当历史读。”并且告诉身边的同志说:“《红楼梦》要读五遍才有发言权。”列宁曾指出:“应该有系统地学习一些东西,否则像这样泛泛地‘读书’是没有什幺益处的。”又说:“第一次阅读时不明白的地方,下次再读的时候,或者后来从另一方面来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明白的。”前人的这些实践和论述都深刻地阐明了精读背诵在读书中的重要地位。具体而言,精读和背诵有助于你透彻地理解着作的内容从而丰富你的学识。
④我自己在几十年的实践中深深感到,对于有些重要着作,必须反覆阅读,甚至达到“背诵如流、烂熟于心”的程度,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其中的观点解决教学与研究中的实际问题。我曾多次有过这样的体验:想用某本书中某一观点说明某一问题时发现那个观点在自己的记忆中并不清晰,又没有做下笔记,那感受就像要开门又找不到钥匙一样。我后来下决心精读背诵了一批重要着作,这种“找不到钥匙”的现象才大大地减少了。
⑤精读和背诵典範着作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有显着的效果。第一,可以吸取典範作品的先进思想和关学思想,充实自己写作的内容。第二,可以积累丰富的辞彙和多样的句式,使自己笔下消去简陋,增添文采。第三,可以学习谋篇布局的技巧,加强自己作品的表现力。古人将这个规律总结为:多下苦功夫读些书,作文时就会从容不迫。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