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上大将军

(2019-12-13 18:37:00) 百科综合
上大将军

上大将军

此职最早见于三国时吴国,乃孙权于黄龙元年置。“上大将军”之职并非汉制,而是其独创。“吴于大将军之上复置上大将军”。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上大将军
  • 见于:三国时吴国
  • 创建者:孙权
  • 时间:黄龙元年
  • 职位:将军
  • 作用:凸显身份地位的尊贵

词语简介

这是为了表彰陆逊的功绩并进一步提高他的官职而新设的。上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除陆逊外,吕岱、施绩曾任此职(孙权赤乌九年九月,吕岱迁上大将军。孙亮即位后,建兴元年,吕岱拜大司马。元兴元年八月,上大将军施绩迁左大司马)。后世亦有相似之例,如北周亦设此职,如或唐高祖李渊因李世民平定天下,立下殊功,故封其为“天策上将”。
汉末三国时期: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傅、大司马、大将军为上公,位在三公之上。其中太傅和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一般为虚职,大司马和大将军掌实权。吴设丞相、大司马(另有左、右大司马)、上大将军,其中上大将军位在大将军之上,大司马之下。
吴国将军名号:上大将军(陆逊、吕岱、施绩)、大将军(诸葛瑾、诸葛恪、孙峻、孙綝、丁奉、孙震)

史书记载

《文献通考》卷五十九·职官考十三:“魏黄国中,又有上大将军,以曹真为之(吴亦以陆逊为上大将军,诸葛恪为大将军)。”

吴志三公宰辅表

三公宰辅年表
黄龙元年:上大将军:陆逊(以辅国将军兼大都督迁)。大将军:诸葛谨(以左将军迁)。
赤乌七年:丞相:陆逊(正月,以上大将军迁)。
九年:上大将军:吕岱(九月,以镇南迁)。左大司马:朱然(九月,以车骑将军迁)。右大司马:全琮(九月,以卫将军迁)。大将军:诸葛恪(九月,以威北迁)。
建兴元年:大司马:吕岱(四月,以上大将军迁)。
太平元年:大司马:滕胤(九月,以卫将军迁)。大将军:孙綝(十一月,以武卫将军迁)。
永安元年:上大将军:施绩(以骠骑将军迁)。大将军:丁奉(以左将军迁)。
元兴元年:左大司马:施绩(八月,以上大将军迁)。右大司马:丁奉(八月,以大将军迁)。
三年:大司马:丁奉(正月卒)。
凤皇二年:大司马:陆抗(三月,以镇军大将军迁)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