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仪器校準

(2020-04-13 17:35:44) 百科综合
仪器校準

仪器校準

仪器校验(Instrument Calibration):将量测仪器或标準件加以测试与调整以了解其準确度之行为,称为仪器校验。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仪器校验
  • 外文名:instrument calibration

仪器校準

中文名称:仪器校準
别名:仪器检定 仪器检测
定义1:将仪器的回响示值与其启动信号或与通过其他方法测得的真实值相联繫的过程。
定义2: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仪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準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係的一组操作。其目的是通过与标準比较确定测量装置的示值。

定义

校準指校对机器、仪器等使準确。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準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係的一组操作。校準可能包括以下步骤:检验、矫正、报告、或透过调整来消除被比较的测量装置在準确度方面的任何偏差。

校準範围

A 类仪器设备是指计量保证器具、列入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对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器具等。对 A类器具应制订严格的管理办法和周检计画,检定时要严格执行检定规程,校準时也要明确周期。
B 类仪器设备是指通用的、有準确度要求的、对产品质量有明确影响的仪器设备等。此类仪器设备的检定周期原则上不应超过检定规程规定的最长周期,如工作需要对其可适当减少检定项目或只作部分检定,可使用校準,经评估测试后可延长校準周期。
C 类仪器设备是指国家规定进行一次性检定和国家暂无要求的仪器设备等。对此类仪器设备可在入库验收检定后投入使用,使用过程可进功能检查。尤其是附在设备上的仪表。
细分
又可分为:无线电类仪器、电磁类仪器、时间频率类仪器、长度类仪器、力学类仪器、热工类和理化类仪器

校準要求

仪器校準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如下:
(1) 环境条件 校準如在检定(校準)室进行,则环境条件应满足实验室要求的温度、湿度等规定。校準如在现场进行,则环境条件以能满足仪表现场使用的条件为準。
(2) 仪器 作为校準用的标準仪器其误差限应是被校表误差限的1/3~1/10。
(3) 人员 校準虽不同于检定,但进行校準的人员也应经有效的考核,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只有持证人员方可出具校準证书和校準报告,也只有这种证书和报告才认为是有效的。

採用校準

按照有关术语定义和实际内涵,我认为检定应主要用于有法制要求的场合,对无法制要求的场合可根据条件自由选用;校準主要用于準确度要求较高,或受条件限制,必须使用较低準确度计量器具进行较高测量要求的地方;校验主要用于无检定规程场合的新产品、专用计量器具,或準确度相对要求较低的计量检测仪器及用于检验的试验硬体或软体。新产品、专用计量器具也可用于虽有检定规程,但不需或不可能完全满足规程要求但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场合。
在按ISO9000系列标準进行质量认证和计量检测体系确认及日常计量工作中,对这三种方式的理解和要求十分混乱,主要有三种错误倾向:一是将新形势下的要求笼统地套成检定和依法管理;二是不顾国情,机械地套用ISO有关标準词句,无法与现实对应;三是无视检定、校準、校验的区别,相互代用混用。
我认为,在与国际接轨中,既要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又要敢于坚持自己的长处。具体地说,对国家规定强检的,应依法实施强制检定,对强检方法、範围,国家也应根据发展及时调整;对强检以外的,应允许企业根据不同需要和条件採取检定、校準、校验、测试、比对等形式。在一般情况下,应首先选用检定和校準,以利过渡。当必须採用其它形式时,也应儘量利用已有检定的成果和经验,在已有检定规程时,儘量在原规程基础上裁剪和/或修改,只有在无规程时才需单独制定有关档案。要注意这些形式应按一定规範有步骤地逐步实行。
此外,实际中还应特别注意,在使用有关术语时,应儘量保持与有关定义标準规定的或普遍约定的术语、含义以及客观实际相一致,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混乱。
要做到这些,应首先取得对有关术语理解和套用的一致性。而要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则不仅需要广大计量人员的努力,更需要政府计量部门及时研究和调整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进行巨观规範和指导。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