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技术标準化》是2005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淑梅。
基本介绍
- 书名:欧洲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技术标準化
- 作者:陈淑梅 着
- 页数:225
- 出版时间:2005-9-1
图书信息
作 者:陈淑梅 着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2005-9-1
版 次:1
页 数:225
字 数:300000
印刷时间:2005-9-1
开 本:纸 张:胶版纸
I S B N:9787564101527
内容简介
作为世界上一体化最成功的典範,欧洲经济一体化已由最初的关税同盟发展到今日的经济与货币联盟。在这一进程中,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形成了合力推动了一体化的步步深化,其中一个一直未受到学术界重视的重要推动力量就是技术标準化。通过考察技术标準化在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不同阶段呈现出来的不同形式,本书试图探究它与经济一体化的关係,分析它在半个世纪的一体化进程中彰显出来的特徵,釐清它与技术性贸易壁垒千丝万缕的联繫。该书试图将标準化与一体化结合起来,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尝试,目的是为标準化在一体化理论中争得一席之地,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在标準化进程中的追根溯源。
本书的读者对象为标準化工作者、国际贸易从业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经贸专业师生。
图书目录
绪论
1 微协调阶段(1958-1968年)
1.1 欧共体成员国国家技术标準化的领先
1.2 欧共体关税同盟对欧洲标準化的要求
1.3 欧共体技术标準化的滞后与影响
1.4 欧共体对国家标準化的初步协调
2 旧方法阶段(1969-1984年)
2.1 欧共体技术标準化的肇始与实施
2.2 欧共体技术标準化的必要性
2.3 经济一体化停滞对标準化的影响
2.4 旧方法的弊端
3 新方法的启动(1985-1988年)
3.1 欧洲单一市场计画委以标準化的重任
3.2 欧共体技术协调与标準的新方法
3.3 欧共体技术标準化的改革成效
3.4 新方法的残留问题
4 新方法的完善(1989-1992年)
4.1 欧洲单一市场建成对新方法的完善要求
4.2 合格评定的全标方法
4.3 完善全球方法的CE标誌
4.4 欧洲标準化组织的明确分工
4.5 新方法的实施效果
5 三轨并列(1993-至今)
5.1 欧洲联盟对多形式标準化的要求
5.2 欧盟技术标準化的三轨并列之态
5.3 三轨制对差异一体化的贡献
5.4 欧盟技术标準化的未来展望
6 欧共体技术标準化的特徵
6.1 国际化的目标
6.2 差别性的待遇
6.3 内生性的动力
6.4 外推性的作用
7 欧共体技术标準化与一体化
7.1 欧共体技术标準化的地位
7.2 欧共体技术标準化的功效
7.3 欧盟技术标準化的尚待解决的问题
8 欧共体技术标準化与贸易壁垒
8.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界定
8.2 应对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方式
附录1 欧洲标準化组织
附录2 1969年总纲领中消除壁垒的阶段目标
附录3 新方法出台的主要档案汇总
附录4 新方法指令
附录5 1992年完成内部市场的时间表
附录6 全球方法的档案汇总
附录7 合格评定程式流程
附录8 1989模式与1990模式要求对比
附录9 EN45000标準与合格评定程式
附录10 涉及电磁兼容性指令的产品在欧共体市场销售的程式
附录11 合格声明样本
附录12 欧洲标準化主要档案汇总
附录13 非关税壁垒措施的主要类型
附录14 欧共体技术标準化进程大事年表
附录15 术语对照表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