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陕西福锦米业有限公司

(2020-05-31 02:17:06) 百科综合

陕西福锦米业有限公司

陕西福锦米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专业化大米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化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现已被陕西省粮食局确定为重点扶持的粮食企业,纳入陕西省大米储备的企业行列。承储着陕西省10000吨稻穀省级储备以及西安市1000吨成品应急市级储备、榆林市200吨成品应急市级储备任务。

基本介绍

  • 公司名称:陕西福锦米业有限公司
  • 成立时间:1996年08月06日
  • 总部地点: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迎宾大道薛家寨
  • 公司性质: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简介

陕西福锦米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注册资本1118万元人民币,是一家专业化大米、杂粮加工、销售、储存于一体大型企业。公司地处西安市未央区辛王路北1号,占地40余亩,公司拥有7座仓储库房,仓容量达到2.2万吨。常年与黑龙江优质 水稻生产基地、陕西汉中水稻生产基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稻研究院、陕西省粮食科学研究所、西安市粮食研究院等科研单位密切合作,使公司的大米生产、加工技术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是目前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专业化大米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化的重点,现已被陕西省粮食局确定为重点扶持的粮食销售企业,纳入陕西省大米储备的企业行列。承储着陕西省10000吨稻穀省级储备以及西安市1000吨成品应急市级储备、榆林市200吨成品应急市级储备任务。公司建有完备的化验室,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发展现状

公司拥有完善的销售网路,直销粮店、粮油销售网点3800多家,超市490多家,覆盖省内各大中型超市,遍及西安及周边各居民小区、大专院校、酒店、部队等单位。达到省内销售网路全面覆盖,并在宝鸡、榆林、设立办事处。省外辐射到周边五大省,已形成以西安为中心,覆盖陕西,辐射周边省份的销售格局。公司拥有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拥有ERP计算机管理系统,对用户资料实现了完整统计,保证了产品及时配送到位,第一时间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福锦米销量在陕西大米市场中连续多年遥遥领先, 2011年实现销售额2亿元。
公司现有员工200多人,中高级管理人员20名,具有专业资质证书8人。福锦米业坚持“以人为本,诚信为金”的经营理念,以“创一流品牌,做百年企业”为发展目标,从种植、收购、运输、存储到加工、包装、检测、销售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福锦牌系列大米主要採用黑龙江省五常市万亩水稻生产基地的优质水稻品种,引进先进大米加工设备生产,精益求精,严把质量关,始终保持福锦大米“绿色、新鲜、营养、健康”的卓越品质。为消费者提供“放心、安全”粮食产品。
“福锦”是陕西地区知名品牌,公司拥有“福锦”、“金福锦”、“金银珠”三大品牌,60多个品种。2003年公司在黑龙江五常——中国优质水稻之乡建立了有机种植基地,已经形成了福锦米从田间到餐桌的整个产业链,其优质的产品质量及优良的售后服务得到了市场及广大消费者的普遍认可。

所获荣誉

2012年8月福锦米业杨凌福锦粮油项目建成投入运营,该项目占地100亩,拥有粮食储备库仓容8万吨,平房仓4栋,立筒仓15个,日加工处理240吨稻穀生产线2条(含营养米等精製大米生产)。目前生产加工能力处于西北领先。杨凌项目的投产标誌着福锦米业将迈入一个全新的高速发展阶段。成立至今先后荣获国内多项殊荣与称号。
◆ 2001年首批获得中国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生产许可证
◆ 首批荣获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放心米”称号
◆ 企业多次荣获市消协“消费者信得过产品”、““消费者科学消费首选单位和商品”等荣誉称号,是““西安市粮食局放心粮油企业”
◆ 2005年“福锦”牌大米获得“西安市名牌产品”
◆ 2006年被认定为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 2007年荣获““陕西省名牌产品”,是省大米行业唯一荣获省名牌产品的企业
◆ 2009年荣获陕西省粮食行业协会颁发的“放心米”称号,并取得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证书
◆ 2010年“福锦”牌商标被认定为陕西省着名商标
◆ 2011年被认定为第五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同时获得大米、杂粮有机转换产品认证证书,并获2011年度西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浐灞分局“消费维权示範单位”
◆ 2012年荣获中国百佳粮油企业称号
◆ 2019年12月16日,入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企业文化

福锦米与薛新茂的创业史b]]敬业 b]敬业是创造价值的基础一个无限热爱自己工作的人,不管在哪里都可以获得成功 ]忠诚 b]忠诚是信赖的前提如果,你想成为团队中的最优秀的一员,那幺你就必须对你的组织忠诚 ]自信 b]自信是成长的基点我们无论如何也离不开一个主体,这个主体就是我们自己只有每个团队成员都是优秀的,我们的团队才能最优秀 ]奉献b]奉献是超越人生的境界我们相信:每一种权利都包含着一种责任,每一个机会都包含着一个义务,每一份拥有也都包含一份奉献创业,是很多年轻人心中涌动的梦想。但是,创业之路绝非一帆风顺。西安市市长陈宝根说,“未来的西安是一座创业型城市”,西安这座城市为广大有创业梦想的年轻人提供了宽广的舞台。在西安,一个普通的创业者怎样走向成功之路?在令人羡慕的业绩背后,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每个创业者不仅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更要面对随时不可预测的风暴和暗礁,一个企业经历了狂风暴雨般的锤鍊,才会逐渐走向成熟,而这个过程,非常考验创业者的恆心、耐力。记者专访陕西福锦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薛新茂时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创业心经”。决心 改变命运的关键是不抱怨“家里有四个孩子,我是老三,小时候一直都吃苞谷面,吃白面馍,那是逢年过节才有的奢侈品。”薛新茂说,在童年的记忆里他家的经济状况一直都入不敷出,每年都要向生产队借钱借粮过日子,一年辛苦劳作下来,所有的辛苦劳动都不够给生产队还债。薛新茂1968年6月出生于陕西大荔县一个普通庄户人家,中学毕业后,他跟着哥哥来到西安打工。那时候,哥哥开了一家饭店,薛新茂就在店里做勤杂工。家境贫困这个现状是现实存在的,但在薛新茂看来,这一切都没有啥好抱怨的,“命运给咱安排了啥,咱就接受啥,你得看清楚现实,再寻找改变的方法。”薛新茂说,在他人生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就是接受现实,不抱怨。因为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是为自己的不如意寻找藉口而已。1987年,陕西省的市场经济开始出现萌动,议价粮油店的出现就是一个标誌。城市居民可以根据市场价格来自由购买大米、麵粉、食用油,这对在计画经济体制下生活了几十年的居民们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薛新茂的哥哥顺势而为,开起了一家议价粮油店。回忆起往事,薛新茂至今记忆犹新:“那时候,一袋50斤的大米七块五毛钱,一袋富强粉是十一块七毛五,菜子油是八毛二分钱一斤。”在粮油店里,薛新茂看到了粮食市场的蓬勃发展,他觉得开粮油店将在粮油店里,薛新茂看到了粮食市场的蓬勃发展,他觉得开粮油店将是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他认为自己也能从粮油市场中赚取到利润。在哥哥的粮油店打工了四年多之后,1991年,薛新茂在胡家庙开起了一家小粮油店。他的创业之路由此展开,而他没有想到的是,他所经历的磨难才刚刚开始。恆心 吃苦是创业的必修课1991年对薛新茂来说是不普通的一年。这一年,他先是结了婚,而后创业。开粮油店就是把外地的米麵油批发回来,然后转手以市场价格卖出去。在这样近乎原始的商业运作模式下,薛新茂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人人都看到当老闆好,很少有人看到在成为老闆之前的付出。”薛新茂说,自己在开粮油店的初期,为了节省成本,一个人连运输、装卸、送货的活都干了,那种劳累和辛苦,不是现在的年轻人所能够体会的。“创业初期,钱都是省出来的。”为了省钱,薛新茂蹬着三轮车把满满一车食用油从鱼化寨拉到红旗厂,每天两趟;再把一车700斤的大米从胡家庙拉到红旗厂。“每当遇到上坡的时候,我都得给自己鼓劲,不能鬆劲,一定得上去,撑不住那就完了,因为咱没有后路!”薛新茂说,当年为了省3块钱,他自己去卸一车的麵粉。还是为了省钱,他一个人把一卡车的食用油卸下来,一桶油400斤,一车有60桶,每一桶油都是要把它小心翼翼从车上卸下来,然后放倒在地滚动几十米,再自己把它竖起来。不管颳风下雨,薛新茂每天都在这条上百里的道路上卖力地蹬着三轮车。创业期间的艰辛,由此可见一斑。“小企业是赚得起、赔不起。”薛新茂说,为了降低赔钱的机率,自己只能是缩衣节食、亲历亲为。他向记者讲起1994年到东北降低赔钱的机率,自己只能是缩衣节食、亲历亲为。他向记者讲起1994年到东北去批发大米的经历,他说,那年买不到座票,他硬是从西安一路站到了北京,实在是扛不住了,下了火车就在北京火车站的站台上铺了几张报纸睡了几个小时。从北京到哈尔滨也没有座位,他就不管三七二十一躺在了硬座车厢的座位底下,虽然旁边都坐满了人,但是他很快就睡熟了。在哈尔滨监督把大米往火车上装的时候,薛新茂说自己几乎抵挡不住东北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严寒天气。“那寒风不是钻进来的,是直接灌到你的身上。”“现在回头想起那时候的辛苦程度,真是不知道自己怎幺坚持下来的。”薛新茂说,他从自身的经历得出,人的潜力、潜能有无限可能,只要你去坚持,一切皆有可能。耐心 享受从小做大的过程做企业不可能一帆风顺,这是每个正在成长中的企业必然会遇到的问题。1994年,薛新茂辛辛苦苦从东北採购到了优质的大米,这些大米也顺利运抵到了西安。但是,由于没有仓储经验,这些含水量偏高的大米在第二年5月突然都发霉了。一次赔了几十万,这对任何一个中小企业来说都不是小事。薛新茂麻利地把入库存放费用交清,把这些发霉的大米以低价卖给了一家养殖厂,当做养猪的饲料用。这期间,薛新茂经历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人生危机”,生意赔了还要不要做下去?如此劳而无功,自己的努力到底还有什幺意义?经过短暂的迷茫,薛新茂再一次找到了自己做好生意的关键点:标準化。他很快按照工业化食品加工的流程,设计了日产100吨的加工大米生产线,从而改写了陕西大米没有质量标準的历史。1996年春,薛新茂一次到广州出差,他发现当地市场上有许多小袋米销售。这一意外的发现让他非常欣喜,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信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袋米将逐渐推出市民阶层销售市场,以家庭为主体的消费群体,将会对大米有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精细要求。1996年8月,薛新茂在陕西工商局注册了陕西福锦米业有限公司,同时注册了“福锦”牌大米商标。为了搞好确保大米加工的质量和数量,薛新茂坐了一天两夜的火车来到广东湛江,高薪邀请当地安装加工大幕设备的工程师来加盟。经过他的诚心邀请,工程师来到西安为福锦米业安装了一条生产线,当时,这代表了西安乃至整个西北地区大米加工的先进技术。自此,福锦米业进入了稳定发展期。精心 从种植源头开展“订单农业”进入2000年之后,薛新茂发现,仅仅是简单的加工,已经无法满足市民对粮食精细化的要求。在福锦米业採访时,记者了解到了他们加工大米的流程。记者没有想到,平时吃的一碗普通的大米,居然有着如此複杂的加工过程:原粮细粮称重风选刮板输送入仓电磁接料输送初清清杂一次去石除尘磁选脱壳谷糙分离二次去石磁选存糙箱头道碾米二道碾米白米分级长度分级白米去石存米箱抛光风筛处理色选存料称重打包入成品仓。这种精细化的程度,的确超出了人的想像。薛新茂说,大多数国人对日本不太“感冒”,但是日本人敬业的态度绝对值得我们学习。日本工业对精细化的严格要求,才促生了一个个享誉世界的日本产业品牌。在工业化大举发展的中国和陕西,也应该树立“精心做好自己的产品就是报国”的理念,让你的产品成为人人放心、人人乐于接受的产品,也就实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为了保证大米的质量稳定,杜绝农药化肥的污染,薛新茂联合汉中水稻研究所、黑龙江水稻研究所研製优质稻种,在黑龙江五常市、建三江农场和陕西汉中建立了3万亩的水稻种植基地。由福锦米业提供优质稻种,由农业专业提供施肥标準,严格杜绝喷洒农药,以免农药残留物造成食品安全隐患,从种子、育秧、插秧、收穫、加工、运输、销售整个过程实现了公司化运作。这种“订单农业”从源头上保证了大米的优质、稳定供应,良好的产品质量也赢得了良好的口碑。2005年,陕西福锦米业被西安市农业局认定为“西安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06年,被评为“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07年,福锦米荣获陕西省名牌产品称号。2010年荣获陕西省着名商标。诚心 福锦米每一袋都多出一两“民以食为天”。薛新茂说,做生意做到一定的阶段,赚钱就不再是首要目的。现在,对他来说,如何把福锦米业做成享誉全国的大米知名品牌,才是最重要的课题。为此,福锦米业在杨凌农业示範区建立了140亩的科研生产基地,对大米的精细加工投入了更多的资金。“品牌就是口碑,就是声誉。我们培养员工的一个重要标準是,让他们意识到声誉和生命一样重要。失去诚信,企业就没有了明天。”薛新茂说,粮食零售行业很容易有缺斤短两的现象,但是在福锦米业确实每袋米都多出一两来,不管是五斤装、十斤装,还是几十斤装的袋装米,福锦米业每袋米都会超出所标的净重量。“这幺做,就是体现了企业对社会的感恩。”薛新茂说,“做好每一粒大米是我们的企业文化,意思也就是所有看似伟大的事都要从平凡做起,都要从最细微的小事做起,日积月累,也就从平凡中创造出了奇蹟。” 记者 李福民 (本文来源:西安晚报 )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