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上升计画

(2019-11-27 12:56:07) 百科综合
上升计画

上升计画

上升计画又称上升号宇宙飞船 (英语:Voskhod Spacecraft 俄语:Восхо́д))是苏联的第二代载人飞船,1964年到1965年间共发射了2艘。

上升计画的主要目的,是试验载2人的飞船系统,继续考察航天员在太空中的工作能力,以及考察航天员之间相互配合的能力。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上升计画
  • 外文名:Voskhod programme
  • 别称:上升号宇宙飞船计画
  • 目的:试验载2人的飞船系统
  • 国家:苏联

发展历史

1963 年底,一家美国刊物透露,美国将在 1964 年春进行两次不载人的 发射——“双子星座”和“阿波罗”飞船。这使苏联总理兼党的第一书记赫鲁雪夫感到着急,于是命令苏联宇宙飞船总设计师科罗廖夫在下一个革命 节,即 1964 年11 月7 日前把三位太空人同时送上天,压倒美国。这使科罗廖夫大感为难:设计新飞船时间上来不及,仍用“东方号”又容不下3名宇 航员,最后的解决办法只能是“冒险”,在“东方号”的基础上改装。原先的 1 张座椅改为3张,并排放不下,改为三角形置放。由于运载火箭的最大载荷不过 5300多公斤,所以苏联进口了新的无线电设备和仪器,取代原先“东方号”上笨重的设备。为把重量降到最小限度,科学家们将不必要的螺栓等 拆卸下来,尽力减轻每 1 克多余的重量。最后连 3 位太空人的食物也只局限于水果、蔬菜和肉类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终于过了“重量关”。与此 同时,苏联科学家还解决了太空人的着陆问题。“上升号”舱内挤塞了3名太空人后当然不能再使用弹射座椅,熔接密封的座舱决定了他们必须和飞船 一起着陆。经过反覆试验,最后制出了用卡普隆合成材料做成的降落伞。这 种降落伞能使飞船座舱整个地安全着陆。 继加加林之后,东方号又进行了5次载人轨道飞行,为苏联争取了太空竞赛中一个又一个第一。这里面包括比耶科夫斯基驾驶东方-5号飞船创造了留空119小时的纪录,以及世界第一个女航天员瓦伦蒂娜·捷列什科娃乘坐东方-6号升空。就载人航天技术来说,整个东方号计画在医学实验上特别是人在轨道飞行期间的反应和适应性方面,取得了伟大的成果,但由于飞船的限制和其他原因,东方号飞船的太空飞行在其它方面并没有取得太多的研究成果。
在东方号发射成功之后没多久,科罗廖夫已经开始考虑新的航天计画,经过大量的研究和规划,初步形成了两项计画,即东方-ZH飞船和联盟複合体。但这些计画都是长期性计画,不可能马上看到成果,可对于不懂什幺技术的赫鲁雪夫来说,更需要的是新的第一。在这种压力之下,科罗廖夫被迫改变了自己的计画,因此就有了上升(Voskhod)号飞船计画。 因为时间紧迫,上升号飞船的形状和东方号没多大差别,只是在下降舱的侧部加装了可伸缩的气密舱,用作航天员进入太空的通道。另外由于上升号飞船的飞行轨道有所提高,处于200~300千米之间,如果反推火箭出现故障,极稀薄的大气不足以产生足够的阻力令飞船在半个月内降低轨道,因此在返回舱的顶部安装了备份的固体反推火箭。除此以外,由于技术的成熟,上升号取消了弹射座椅,代之为两个座椅。在回收时利用减速伞降低飞船速度,并在接近地面时利用主伞下端两个小固体火箭,进一步减小飞船的着陆速度。
上升号的第一次飞行对所有的技术人员来说,简直是一次冒险。因为在飞船即将完工的时候,赫鲁雪夫下达命令,要在1964年革命节(11月7日)前实现同时3人的太空飞行计画。设计人员只好对飞船採取了极其冒险的改装,拆除了许多科学仪器,舱内的生命保障系统降到最低限度。由于座舱空间太过狭小,进入座舱的三名航天员都没有穿航天服,所幸的是这次飞行没有出现任何意外。这之后赫鲁雪夫下台,上升号就再也没有进行过这样具有挑战性的飞行。
1965年3月18日,上升2号载着两名航天员——列昂诺夫和贝里亚耶夫,又完成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创举:太空行走。太空行走是由列昂诺夫完成的,他通过气密舱进入太空,靠一根5米长的绳子与飞船连在一起。返回飞船时由于航天服在真空中膨胀起来,列昂诺夫怎幺也无法通过舱口,经过了8分钟的挣扎他才回到飞船中。

飞船性能

上升号宇宙飞船 上升号宇宙飞船重5.32吨,球形乘员舱直径与东方号飞船大体相同,改进之处是提高了舱体的密封性和可靠性。太空人在座舱内可以不穿太空衣,返回时不再採用弹射方式,而是随乘员舱一起软着陆。上升 1号载三名太空人,在太空飞行 24小时17分钟;上升2号载两名太空人,在太空飞行26小时2分钟

具体任务

上升号宇宙飞船一共进行了两次发射。1964 年10月12 日发射的上升1 号宇宙飞船在轨道上飞行了24小时17分钟,3 位太空人完全处于自由状态, 不管工作、饮食、休息,都不扎上皮带,以充分体验失重状态对人体机能的影响。1965 年3月 18日发射的上升2 号宇宙飞船中两名太空人中的一位,穿上了特製的宇宙服,在宇宙空间自由飘动,最远飘离飞船5公尺。对于“东方号”和“上升号”飞船的上天,苏联的舆论工具曾作了大量的宣传,充分讚扬了苏联宇航方面的成就。
1964 年10月12日,“上升1 号”準时发射,在环绕地球的轨道上飞行了17 圈。在飞行中,太空人按照惯例用无线电电话和在黑海别墅的赫鲁雪夫通了话,但整个航行没有获得任何具有科学价值的成果。10月13日,“上 升号”飞船安全返回地面。
“上升2 号”飞船的飞行,也是美苏太空竞赛的一种表现方式。苏联早就得到讯息,美国双子星座载人飞船上的太空人要试验空间“行走”, 后来更得到了确切的发射日期:1965 年 3 月 23 日。为了抢时间,赶在美国前头实现太空人宇宙“行走”,苏联于 3 月 18 日发射了“上升 2 号”飞船, 再一次获得了一个“第一”。美国太空人到宇宙中“行走”,计画是降低座 舱压力,打开舱口出入的。苏联採用了一个简便办法,在舱口安装了一个轻 便的出入管道。进入宇宙的太空人先进入这个管道,由另一名太空人从后面 封闭管道口,然后那位太空人就能打开舱口进入宇宙。“上升2 号”比“双子星座3 号”早飞了五天,太空人阿列克塞·里昂诺夫在宇宙中“行走”了9 分钟。谁知当他奉命重新返回宇宙飞船时,他的宇宙服如同气球似地膨胀 起来,怎幺也不能从轻便管道口进入飞船座舱。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想了 许多办法,一共用了 8 分钟才挤进座舱。当“上升 2 号”飞船绕地飞行 17 圈即将返回地面时,突然遥控装置失灵,制动发动机停止工作。于是按照地 面指挥中心的指令,这两位苏联太空人不得不多飞 1 圈并且改用手动操纵装 置启动制动发动机。这样才得以安全返回。由于这个故障,“上升 2 号”飞 船的实际飞行时间是 26 小时,而不是原定的 24 小时。飞船的降落地点也不 是原定的苏联南半部地区,而是在北部的彼尔姆附近一个积雪很深而树木稀疏的林区。那天还布置了驻扎在远北和北极地区的苏军所有空军部队随时準备救援。 上升号计画作为过渡性的计画只是实现了几个第一,比东方号并没有多大的发展。对于这种情况,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是因为赫鲁雪夫坚持要有绝俗的太空表现,当然这必然牺牲了技术进步和工程进展。到上升号飞船计画结束,苏联在航天技术上的优势已经在基本消失,而1966年科罗廖夫病逝,无疑对苏联的航天事业造成了进一步的打击。

使用情况

飞行记录

上升1号1964.10.12~1964.10.13科马洛夫弗科蒂斯托夫耶格罗夫 首次3座太空飞行器飞行
上升2号1965.3.18~1965.3.19列昂诺夫别利亚耶夫 首次航天员出舱活动

两次航行

苏联的上升号飞船计画是了解到美国的双子星座计画后,匆忙制定的载两人飞行的航天计画。最初构想,上升号飞船也如美国的双子星座飞船一样,完成载两人的航天飞行,完成太空人太空行走等任务。由于计画提出较晚,为同美国竞争并争取抢在双子星座计画之前完成首次飞行,总设计师科罗廖夫决定不研製新的飞船,而是在东方号飞船基础上挖崛潜力,争取能够载两名太空人。为投赫鲁雪夫所好,上升号飞船计画只进行3次飞行:第一次,载两名太空人进行持续一天的轨道飞行,争取抢在美国人前面;第二次,载两名太空人进行轨道飞行,并首次完成太空行走,也争取抢在美国人前面;第三次,载两名太空人进行创纪录飞行,在轨飞行时间达到两星期。上升号飞船长约5米,最大直径2.43米,总重5.32吨,只比东方号高出360千克。上升号飞船载两人已嫌太小,但当改装近乎完成后,赫鲁雪夫又命令装上3人,要求在1964年革命节(11月7日)前必须把3人同时送入地球轨道。无奈,设计人员只好绞尽脑汁,去掉许多科学仪器设备,甚至把维持舱内生命活动的保障系统也减到最低限度。而最疯狂的办法是让3名太空人脱掉宇宙服挤进上升号飞船。最后,3个座椅呈品字形紧凑地布置在座舱中,问题终于“解决了”。1964年10月12日,联盟号运载火箭把上升1号飞船送入轨道,里面乘坐的是工程师弗科蒂斯托夫、太空人科马罗夫和医学博士耶格罗夫,他们都只穿着轻便服装。他们乘坐上升1号飞船在轨道上停留了一天,最后返回地面。这次冒险活动结束了,所幸没有发生事故。

成果意义——人类首次太空行走

人类首次太空行走
1965年3月18日,苏联发射上升2号飞船。这次只载有两名太空人列昂诺夫和贝里亚耶夫。他们此行的目的主要是完成史无前例的创举:太空行走。在飞船进入轨道1个半小时后,列昂诺夫尝试第一次太空行走。他通过长约2.5米,内径1米气闸舱缓冲段,缓慢地进入开放空间,一根长5米的绳索把他与飞船连在一起。可是这次伟绩并不那幺壮观,也不十分顺利。首先他一出舱外便遇到了旋转的麻烦,靠自身的能力没有办法消除。在舱外停留约12分钟后,他按指令返回座舱,但又碰到另一个几乎致命的问题:在真空条件下太空衣膨胀起来,原来狭小的通道容不下、挤不进。经过几分钟的挣扎,列昂诺夫最后总算硬塞着返回了上升2号飞船。这次飞行除完成人类首次太空行走外,还进行一些有价值的研究。他们在轨道上停留了1天零2小时,于3月19日返回地面。

和东方号载人飞船比的变化

·为了能容纳3名航天员,去掉了弹射座椅,换上了3个带有减震器的座椅,但即使这样3个人穿航天服也挤不进去,为此把航天服改成了普通的飞行服。
·去掉弹射座椅后,着陆方式改为座舱整体着陆,主伞由两具面积为574m2的伞组成。座舱增加了着陆缓冲器,当飞船距地面1m时,由触桿式触地开关控制缓冲火箭点火,实现软着陆。
·为了实现出舱活动,增加了一个可伸缩气闸舱。气闸舱收缩后高度为0.7m,伸长后高度为2.5m,内经1m。有两个闸门,一个和飞船相连,一个与外界相通,出舱活动完成后,将它抛掉。
·将生保系统的10天储备减为3天。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